就在杨行密斩获宣州大捷的同时,孙儒也动手了。直接攻打杨行密的根据地庐州,蔡俦不战而降,庐州沦陷。
十月,杨行密派大将田頵进攻常州(江苏常州)。田頵安排部分士卒佯装攻城,其他人则从城外向城内挖掘地道,一个月后地道挖通。
当天半夜,众多旌旗、甲兵,突然从常州制置使杜棱的寝室钻出,杜棱在目瞪口呆之下被生擒活捉。田頵遂率三万士卒戍守常州。
十二月二十一日,孙儒从扬州引军渡过长江。二十五日,攻向常州,田頵力战不敌只得弃城而逃。孙儒派刘建锋戍守常州,自行返回扬州。刘建锋又乘胜夺占润州(江苏镇江市润州区),刺史成及逃遁。
江淮一带的藩镇,战斗力普遍不强,基本上只能满足戍防需要,很少参与朝廷组织的机动支援作战。这也是之前裘甫、庞勋、黄巢等贼寇一旦挺进南方,往往势如破竹的原因所在。
田?位列南吴“三十六英雄”,是杨行密麾下猛将,遇到孙儒这些从北方来的悍将,却连招架之功都没有!
大顺元年(890年)正月,剿灭黄巢残部秦宗权的朱全忠,指派大将庞师古以救援杨行密为名,从颍上(安徽阜阳辖县)出发直奔淮南。
庞师古所部对外号称十万,渡过淮河后,一举攻克天长(安徽滁州市天长)。
庞师古来自忠武军,是当年威震关中的“忠武八都”之一,与秦宗权、孙儒、刘建锋,以及占据西川建立前蜀的王建,都是曾经的同事。
正月二十日,庞师古进占高邮,逼近扬州。
二月十三日,孙儒与庞师古在陵亭(江苏泰州兴化南三十里)大战,庞师古战败,率军退出淮南。
庞师古这种浅尝辄止的试探性打法,很可能是在为朱全忠下步经营淮南做准备,但却在客观上帮了杨行密的大忙。
杨行密没有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派将领马敬言率军五千,重新夺回润州(江苏镇江市润州区);李友率军两万屯驻青城,进逼常州;安仁义、刘威、田?三将合力于武进(江苏镇江东南十八里),击败刘建锋。
马敬言、安仁义、刘威屯驻于润州,刘建锋退出常州。
八月十三日,孙儒再攻润州,马敬言等据城死战;杨行密所部将领李友,进占苏州。
十月,杨行密派将领张行周为常州制置使。刘建锋第二次攻占常州,并出兵包围苏州,张行周战死。
十二月,孙儒攻陷苏州,杀死李友。马敬言、安仁义等闻讯大感恐慌,焚毁润州民舍,趁夜逃遁。孙儒派沈粲驻守苏州,归传道驻守润州。
孙儒、杨行密像一对拳击手般,在苏、常、润三州之间的舞台上殊死角逐。经过近一年较量,孙儒略占上风,保持着主动进攻的势头;而杨行密则步步为营,虽落下风却也并未崩盘。
大顺二年(891年)正月,孙儒集结全部主力渡江,从润州向南转战而前。
田頵、安仁义屡败,杨行密沿途所属各城池、营寨、堡垒均望风溃散。
正月二十二日,孙儒前锋将领李从立,孤军深入至宣州城东的宛溪。杨行密守备未竣,军中上下惶恐异常。
夜晚,杨行密派大将台蒙,率五百人屯驻宛溪西侧。台蒙让部众冒充军队行军,不停大声呼喊传令。李从立误以为是大军将至,引兵退去。
孙儒一部抵达溧水(江苏南京溧水区),杨行密将领李神福佯装畏怯向后退却,趁其松懈连夜发兵袭击,俘斩千余人。
四月,杨行密派大将刘威、朱延寿率兵三万在黄池(安徽当涂县境)设防阻击,被孙儒打得大败,黄池失守。
五月,黄池爆发水灾。大水浩荡而下,冲垮了孙儒营寨,孙儒只得退守扬州。临行前,派将领康暀、安景思分别戍守和州(安徽省和县)、滁州,杨行密随即派李神福一举收复了和、滁二州。
七月,朱全忠派使者过来与杨行密约好合攻孙儒。
孙儒仗恃兵力强盛,计划先灭杨行密,再与朱全忠角逐。于是通告天下藩镇,列举杨行密、朱全忠罪状,并声称:“待我平定杨行密、朱全忠二贼,再率军入朝,诛除君王身边小人。”
为了体现背水一战的决心,孙儒放火焚毁扬州,驱赶城内壮丁、妇女渡江,老弱残幼全部杀掉充做口粮。
杨行密待他们离开扬州,秘密派将领张训、李德诚进入城内灭掉余火,抢救出数十万斛还没烧毁的粮食赈济饥民。
七月十八日,孙儒自苏州出发,在距宣州一百四十余里的广德(安徽广德县)扎下营盘。杨行密率军迎战,被孙儒包围,幸得将领李简率百余精锐拼死力战,攻破孙儒阵营,这才逃出生天。
十二月,疯狂的孙儒又将富庶的苏、常二州付之一炬,进逼宣州(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旌旗招展绵亘百余里。
杨行密屡败之下不得不向镇海军(治所位浙江杭州)节度使钱镠求援。
钱镠也是乱世英豪,后来当上了吴越国的开国君主,与杨行密惺惺相惜。他自然不愿让孙儒这个杀人狂占据江淮,趁孙儒放弃苏州出兵进占,支援杨行密拒敌。
景福元年(892年)正月,杨行密在孙儒大军逼迫下,想要弃守宣州,退守铜官(安徽铜陵市西)。
将领刘威、李神福劝道:“孙儒远道而来毫无基础,必想速战速决。我当凭借险要坚壁清野,待其师老兵疲,用骑兵断其后路,让他求战不得,求退不能,必可将他斩于淮南。”
戴友规也进言:“孙儒与我们相持数年,胜负参半。现今集中全部主力与我决死一战,我如望风而退,就中了他的计策。淮南士民随您来到宣州,以及从孙儒军中投降而来的人有很多,您应先派军队将他们送回故土,让他们各复其业。如此以来,孙儒军中的淮南人士必有思乡之情。人心既散,他又怎能不败。”
杨行密听了他们的意见非常高兴,立即让他们分头落实。
正月十二日,孙儒率军包围宣州。为彻底弄死杨行密,孙儒让驻守常州的铁哥们刘建锋一同攻城,刘建锋临行前留下将领陈可言率千余人驻守常州。
杨行密将领张训自扬州突袭常州,陈可言仓促应战,被张训亲手杀死,占据常州。杨行密又派将领夺占润州,孙儒在淮南所占地盘尽失,只剩下宣州城外一座大营。
四月,形势开始逆转。杨行密屡胜孙儒,攻破了他的广德大营(安徽宣城市广德县)。
张训又屯驻安吉(浙江省湖州市),切断了孙儒粮道。孙儒所部既无粮可食,又遇到瘟疫爆发,伤亡惨重。
六月初六,杨行密率众向孙儒发起总攻。战斗发起时天降大雨,彪悍凶残的孙儒部众早已无心恋战,各自溃亡。
安仁义率骑兵踏破孙儒营寨五十余座,田頵在阵中生擒骑马逃遁的孙儒,将他就地斩首。
孙儒部众大多归降杨行密,其他七千余人则跟着刘建锋、马殷向南逃往洪州(江西南昌)。
马殷后来统一了湖南全境,做了南楚王。
六月二十五日,杨行密率众自宣州出发,重返扬州。
扬州富庶甲天下,当时人称扬州第一、益州(四川成都)第二。这次惨遭秦彦、毕师铎、孙儒、杨行密兵火荼毒,江淮之地,东西千里毫无所留。
八月,朝廷任命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自此成为淮南一带的合法统治者。
从孙儒那里投降过来的士卒,大多是蔡州人(河南驻马店汝阳县),勇悍善战。杨行密从中选拔了五千名体格尤为健壮的士卒另组一军,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和赏赐,让他们用黑衣蒙甲,号称“黑云都”。
每次作战,都把他们当成锋锐的尖刀,派在最前面冲锋陷阵,淮南四境之敌极为畏惧。
杨行密因经费紧张,想用茶、盐换取民众布帛。掌书记高勖提议:“现在战争刚刚结束,坊间十室九空,如果再去抢夺民众财物,那是逼他们造反!不如拿我们有的,去邻近藩镇交换我们没有的,完全可以保障军队所需。同时,选拔贤良爱民的官员鼓励民众耕植,这样不出数年仓库就能丰实起来。”
杨行密听从了他的意见,田?闻讯赞叹:“这才是利在长远的事情!”
杨行密的骑射、武技都不算高明,但他为人宽和质朴,有大智慧,善于统驭将士,肯与他们同甘共苦。能够推心置腹的待人接物,从不猜忌他人。
一天早上,随从将他坐骑上的镶金马络头拿去卖了。他知道后并未过问,第二天马络头原封不动的归还回来,人们都佩服他的度量。
淮南罹患战火六年,士民们或避难他乡,或死于非命。杨行密刚任职时,赏赐给有功将吏的物资,不过数百文、几尺布。
他本人勤俭节约,招抚流民,轻徭薄役,不及数年,淮南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富庶,成为乱世中的“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