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上了马车之后,一手搂过来一个。
“走吧。”
马车慢慢动了起来。
斐禾站在原地目送殿下的马车离开,和转头的秦小四对视一眼后,很快就消失在了原地。
带着人匆匆赶来的方玉丞没能找到薛挽,不死心的在酒楼门口守着。
也就是斐禾离开的够快,若是再晚上一会儿,见到这一幕,梁崇月今晚又有热闹看了。
梁崇月的马车在定国公府门前停下,门口等着的人和今早比起也差不太多了。
“臣携家眷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梁崇月下了马车,笑着将大舅舅搀扶起来。
瞧着大舅舅眉眼比早上稍微舒展了些,看样子母皇的心理工作做得还不错。
“都起来吧。”
梁崇月没有在人群里看到母后,和向筝的两个孩子。
想必母后现在已经被向家的孩子给包围住了。
“陛下,太后娘娘正在前厅,家宴已经备好,陛下这边请。”
梁崇月来定国公府已经熟门熟路了,也无需旁人带路,自己便找了过去。
过去一看母后身边果真围着一群孩子。
“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今日玩得可好?”
向华月在定国公府里自然一切都好,除非刚到的时候,和大哥聊天时候的不愉快。
但在看到陛下身后跟着的向筝时,这点不愉快就都消失了。
“都好,我这一切都好,我今晚准备在定国公府小住一晚,好好好陪陪这个小皮猴子,陛下晚上若是有事要忙,就不必管我了。”
母后口中的小皮猴子就是向昱,现在正趴在母后怀里,拽着母后的手玩。
别的不说,向筝的这对儿女长得都好。
“只要母后不觉得劳烦,朕都可以。”
梁崇月一转头就看见向筝在给向昱使眼色,奈何小小的人,视角和大人的不一样高。
向昱趴在母后怀里,穿的一身红彤彤的,像个喜庆的糯米丸子。
“怎么会,这几个孩子我都喜欢着,定国公府比宫里头热闹。”
梁崇月感觉母后这话,话里有话,她不理会,又说了两句就就坐了。
定国公府的家宴,梁崇月都吃习惯了。
唯一有点意思的就是,今日吃饭的时候,向筝和梁崇月坐在了同一桌。
换做以往,定国公府还是男人当家的时候。
向筝还是只能坐在后院女子那一桌的。
如今向筝就坐在梁崇月手边,从前这里是小舅舅的位置。
这一桌就少了向筝的夫君柴烁,他抱着孩子去了旁边那桌。
将位置空出来给了向筝。
梁崇月瞧着这一幕,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在饭桌上推杯换盏之间,不忘给向筝多夹了几次菜。
向筝在接收到陛下好意之后,笑意盈盈的吃着。
完全无视了父亲示意她给陛下夹菜的眼神。
搞笑,陛下的洁癖都已经严重到连明朗都嫌弃的地步了。
今天能坐在这里和国公府里的人一起吃饭。
那都是看在太后娘娘的面子上的。
没看见陛下只喝酒,菜都很少吃的吗?
“晚些去我那里,再搓一顿。”
向筝在陛下酒杯放下之后,将脑袋凑到陛下耳边,小声说着。
奈何这一桌都是练过武的,耳力就算是不如梁崇月,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还坐在同一桌,向筝这句话一字不落的全都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向筝并不觉得有什么。
父亲有点脑子就该明白,陛下可是天子,除非天子自己愿意,否则哪里有天子和臣子同坐一桌推杯换盏的道理。
从前陛下刚登基的时候,根基不稳,或许还要借着定国公府的势力稳住朝堂。
现在的陛下,早就不是从前的陛下了。
向家再继续挟恩图报,不做改进的话。
定国公的招牌迟早会掉。
这顿饭总体吃的还算其乐融融,梁崇月看着母后吃的挺开心的。
她本来就是来做做样子,陪一场的。
只要母后吃的开心,在定国公府过得舒心。
她怎么样都能接受。
“昇儿过来。”
梁崇月晚上多喝了几杯,饭桌上的酒味又有些大了。
梁崇月起身朝着外面走,准备透透气。
忽得听到了有人在叫向昇。
梁崇月从未自诩自己是什么正人君子,直接站在假山后面开始看热闹了。
“婷表姐有什么事吗?”
向昇对这个表姐的印象不是太好,人前不喜欢说话。
人后又一直拉着她说话,还让她帮着传话。
可明明之前大人们都站在跟前,表姐就是一句话都不说。
还要她跑这一趟。
向昇命人帮过几次之后,就不愿意了。
“听闻你母亲和陛下关系很好,我母亲让我找机会和陛下说说话,你能帮帮我吗?”
向昇很无语,早知道她就不出来透气了。
“方才前厅有很多孩子,凑到陛下跟前的,陛下都有过问,婷表姐方才也在前厅不是吗?”
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抓不住,现在要她帮忙创造机会了。
向昇也算是明白母亲为何会说,定国公府只是面上看着辉煌。
实际上早就青黄不接了。
“我不敢......”
向昇没有在理会,只是在回去之前留下一句:
“如果机会在面前,你都没能力抓住它,那它再出现在你面前几百次,你也一样抓不住。”
梁崇月就站在假山后面的阴影中,看着向昇离开的背影。
小小的人,说话做事已经有点向筝的影子了。
不能去深想,向筝在被家族蒙尘的这些年来,一直将所有的心血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她如今不再过着自己的清闲日子,开始插手向家内部的一些事情。
也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定国公府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荣耀,所以不论家中的男儿有多差。
定国公府都会尽力托举。
可若是向昇不够努力,叫所有人都看到她的完美和才能。
定国公府的众人是不敢把宝压在她身上的。
到头来,说不定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向筝一直防备的就是这一点。
所以她从前才为向昇树立从商的倾向。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向家这么快就青黄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