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祥道:“三爷,翠缕姐姐来我们院子,托我们帮采购几个花锄还有小铲子。”
“花锄和小铲子?她们要干什么?”
翠缕要买花锄,定是史湘云的主意,不知她们又要闹什么?
小吉祥笑着道:“三爷,刚才您有没有吃宴席上的冬笋?好不好吃?那是林姑娘挖的呢?”
今晚,宴席上的斋菜,清汤寡水的,哪会好吃?
贾环自然没和小吉祥说这些,含糊过去。
黛玉每日早上起床散步,围着大观园走两圈,如今身体很好了。
昨日,看见潇湘馆后面的竹林,小王氏带着几个粗妇,在修砍多的竹子,还挖冬笋。
黛玉兴趣来了,也拿出自己的小花锄,挖了几颗冬笋。(黛玉葬花,黛玉自己有个小花锄。)
大观园内的竹林(竹笋),院子里的池子莲藕与鱼,稻花香里面的果蔬种植,还有桃林的桃子都有妇人分包,每年的出产上缴一部分给府里,多的部分,归承包的人。
(大观园种的竹子,根据原文描写,宝玉在暮雪时节“三月至四月”,看见粗使婆子在竹林砍竹子,挖竹笋。
还有宝玉大病初愈厨房又特意准备了火腿鲜竹笋。竹笋挖采跨度长,有冬笋与春笋。)
大观园内种的竹子,是贾府派人从南方特意育苗来的,猜测是毛竹和淡竹。
毛竹和淡竹都是双季产笋的竹子,冬季有冬笋,春季有春笋。
以淡竹为例,春节产春笋多一些,冬季产冬笋的量要少一些。
昨日,黛玉挖的三颗冬笋,和粗使婆子挖的笋,也一起交给后厨做了菜。
给老太太和贾政送去的笋,是府里的高汤与火腿炒制的鲜笋,味道极为鲜美,贾政用过之后,夸赞不已。
给贾环、许竺这桌上的是纯素的竹笋,没有肉味与荤肉搭配,自然寡淡无味。
见这道鲜笋得到贾母与贾政的喜爱,史湘云与姑娘们想明日也去竹林挖几颗笋,给后日贾政生辰宴席,添一道菜,也算孝敬长辈的孝心。
其实,姑娘们是静极思动,想趁机体验一下园林之乐。
这才有史湘云派翠缕,来请贾环院里帮忙买几把花锄和铲子。
贾环了解了,点头答应下来,明日让贾芸买了花锄,送到角门给小吉祥。
招待许竺的宴席,还继续,许竺告诉贾环,宫里派人去天津,让他进京读书,二来也让许家的船队配合楚王,开春后,从南方多运粮食与种地的工具来直隶。
朝廷许下承诺,直隶的部分土地种植新庄稼,如若担心种出来的红薯、土豆没商贾采购,朝廷会兜底。
朝廷许诺可用一斤粗米换两斤红薯或者土豆,让种地的人可以安心种植。
所以,需要许家从南方大量采购粗米去直隶。
……………
翌日,平时喜欢睡懒觉的史湘云,早早梳洗打扮好了,吃着鲜肉粥,半碗小馄饨,嘴上还关心的道:“翠缕,环哥儿院里,有没有送花锄过来?”
翠缕笑道:“姑娘,还没有送来,宁荣长街的铺子,没开门这么早,还要等一会吧?”
等史湘云吃饱了,黛玉也走了两圈大观园回来了。
等黛玉也吃完早点,宝钗、宝琴、探春、惜春、李棠、巧姐也来了。
巧姐是王熙凤送过来的,她满脸笑容,嘴里还不停地说道:“瞧瞧,哪怕是再怎么懒的人,一提到玩耍,也会变得积极了。平日里,一个个都懒洋洋的,不爱动,可今天呢,居然都早早地来潇湘馆了。”
史湘云道:“二嫂子,我们可不是要玩耍,是帮婆子挖笋,她们这两日,是砍竹子,没空挖笋,我们挖一些笋出来,好孝敬老太太和二老爷。”
粗使婆子倒是先砍多出来的竹子,修砍好了,再去挖笋的。
王熙凤笑着和巧姐道:“女儿,跟着你宝姨和林姑姑,在竹林外面挖就行了,别往竹林里面钻,可不能学你云姑姑。”
史湘云急了,道:“二嫂子,怎么就不能跟我了,别瞧不起人,前几日,在林姐姐家里,巧姐都是跟我玩的多,我还教她烤肉来着。”
黛玉、探春忍着笑,史湘云为人率真,做事充满热情,只是稍显粗心大意,是霁月光风般的天真疏阔,自带一种不做作的鲜活赤子心。
可是,她烤的肉,实在不敢恭维。
想起史湘云那烤的半焦半生的烤肉,巧姐抿嘴直笑。
惜春听史湘云说起烤肉,忍不住咽了口水,好几日没吃肉了,挖完笋,也该去环三哥的院里,去学绘画了。
此时,小吉祥、小如意、彩云、彩霞抱着花锄和铲子,送到潇湘馆了。
…………
初冬的寒风,吹不散潇湘馆后面那片翠绿,青竹亭亭如盖,地下的冬笋在悄悄攒劲,欲将肥嫩的笋尖往松湿的泥土钻。
小王氏带着几个粗使婆子,在竹林里面修砍长歪老竹子。
冬笋,是竹子冬季在地下根茎上的小芽,隐藏在土层里,大多数还没冒头。
有的冬笋,在接近地面的最高处,土面形成一个微小的凸起,经验丰富的挖笋人,能很快的找到。
史湘云自信满满,道:“林姐姐都能挖到三颗冬笋,我肯定也行的,今日,我要带………?”
史湘云回头望,李棠与巧姐两位小丫头,已经分别跟在宝钗和黛玉的后面。
“我带惜春,最少要挖十颗大大的冬笋,让你们瞧瞧。”
史湘云则和惜春两人在竹林里胡乱走,走到哪里,就挖到哪里,小花锄到处挖。
黛玉昨日挖过了,是在粗使婆子的传授下,知道了一些挖笋的小窍门,黛玉带着巧姐,找到了一处地面有小裂痕。
黛玉和巧姐蹲下身子,拿小铲子轻轻刮去一层土,露出冬笋的小芽尖。
巧姐兴奋的叫道:“云姑姑,笋尖,这里有笋了。”
旁边的宝钗和李棠也凑过来看。
黛玉将小花锄递给巧姐,道:“这笋尖很大,底下的笋可不小,巧姐,你来挖吧,别伤了笋,松四周的土就行了。”
“林姑姑,我知道了。”
巧姐兴奋接过小花锄,巧姐今年九岁了,有一些力气了。
…………
不知不觉中,快到午时了,竹林里面的笑声此起彼伏。
“林姑姑,你看,我找到一株更大的竹笋。”
“我这里也发现一株大笋。”李棠那边也喊道。
也是小王氏懂事,看姑娘们挖了一会,怕她们辛苦,让粗使婆子停下手里砍竹子的活,今日全力配合姑娘们挖笋。
今日,姑娘们收获满满,带来的三个小竹篮都装满了竹笋。
鸳鸯来了,看到竹篮满是带着泥土的竹笋,笑道:“姑娘们,挖得差不多就回去吧,老太太都担心了,怕你们累着,让我来请你们回去了。”
史湘云指着三个竹篮,问道:“这些笋,我们要抬回去吗?”
小王氏忙道:“姑娘们真厉害,才小半天,就挖了这么多笋,比我们平日挖一日都多,这些笋留在这里就行了,待会我们会送去后厨。”
众人说说笑笑,往回走,巧姐与李棠两个小丫头,蹦蹦跳跳的走在最前面。
今日是阴天,雾蒙蒙的天,寒风依旧吹着,却吹不散这满园的温馨与暖意,姑娘们的笑声飘出竹林,在大观园里久久回荡。
(写的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