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几人,都是楚王系的心腹嫡系,这一两年来,楚王无论在朝堂臣子心里,还是民间百姓的口碑,都不如以前。
楚王与燕王,在朝中的影响力,以前是并驾齐驱的,如今,已经明显落后蜀王了。
汪文静他们深知,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如若楚王无法改变朝堂上的衰败局势,无法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并迎头赶上,那么,他想要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恐怕就只能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了。
暗中保石光珠在京城掌兵权,此举显然是在为未来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
汪文静虽然没明说,王子腾、贾雨村、莫信心中已了然。
书房内几人都知,从站队楚王,谋求从龙之功那日起,便没有回头路。
朝廷政治如爬山登顶,一旦选了道,哪怕走一半知道是歧路,骑虎难下,也只能继续往前走。
身家性命已经捆绑上了楚王府的战车,要么顺着车辙登云上天,要么陪着车架坠入深渊。
汪文静嘱咐几人,自己不能出面,想办法,从自家的关系,寻找支持石光珠谋京城领军的机会。
商议完石光珠的事,汪文静问起王子腾,王子胜在福建买卖做得如何。
背后势力庞大,王子胜在福建做生意,自然是顺风顺水。
一年下来,赚了大几十万两银子,还从南方运送三艘船的洋货物回京,几日后,就能到通州。
都是欧罗巴运来的舶来品,欧罗巴的纺织品,多罗尼、羽纱、羽缎等毛织品。
还有各种钟表,欧罗巴的钟表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功能多样,深受大雍朝的尊贵、富人们喜爱,大量的西洋钟表从福建和广州进口大雍。
玻璃制品也很吃香,欧罗巴的玻璃,透亮、光洁、色彩绚丽。
珐琅器,当时欧罗巴画珐琅是一种很杰出的工艺,后来大雍还推动内务府造办设立了珐琅处,学习与推动了本国珐琅器的制作工艺。
谈起这些炙手可热的赚钱买卖,书房的气氛变得轻松一些,众人脸上露出笑意,莫信出声提议,这批洋货物进京,让刘鸿与贾敛两人负责售卖。
汪文静、王子腾、贾雨村都同意了。
一开始,汪文静是让刘鸿通过贾敛,去拉拢贾珍的。
贾珍是毕竟东府承爵人,当时还是贾氏一族的族长,只是没想到贾珍病情严重,不想掺和朝堂的事。
贾环这两年破坏了楚王府的不少买卖,让楚王系损失惨重,几人一直想找机会收拾贾环,只是没觅到良机。
…………
第二日,王子腾派王柏来请贾政。
贾政去到王家,王子腾摆宴请贾政饮酒,说是要庆祝贾政升官。
酒过三巡,王子腾言辞恳切的请求贾政,希望能借用贾家军中的故交关系,在朝堂讨论石光珠补缺授兵权的时候,积极附议,使其能够通过。
贾政借口喝多了,当晚没答应王子腾,说需要考虑考虑。
回到贾府,在书房,贾政找来陆九筹、萧望、贾环三人,告知王子腾的请求。
贾环立刻反对,萧望、陆九筹也不同意。
两位幕僚的意见很直接,皇上春秋鼎盛,此时,没必要参与皇子谋求兵权的事,太过凶险,以贾家如今蒸蒸日上的势头,完全没必要瞎掺和。
贾环则提议,让贾政上密折,将此事禀报给皇上。
贾政念及亲戚情分,有些难以抉择,这样做,等于将王家出卖了。
陆九筹、萧望互视一眼,小心翼翼的劝诫了贾政几句,语中暗示道,皇上一向注重谍报与监察百官,王子腾他们谋求石光珠补缺谋兵权的事,瞒不了多久,皇上迟早会知道。
贾政心中一惊,现在隐瞒不报,等皇上知道了,自己就算没有同流合污,也是知情不报。
没有再犹豫,当下贾政写了折子,详细禀报了王子腾的谋划,准备明日上了密折给皇上。
贾环问道:“父亲,今日王家二舅请您赴宴,您是怎么回他的?”
贾政告诉贾环,当时没给王子腾答案,只推托要考虑两日。
贾环道:“儿子担心,王家二舅在您这里得不到支持,说不得,会转头派人去请大伯帮忙?”
贾政道:“环哥儿,你大伯不是爱多事的人,他现在管着家族的事务,已经很少掺和朝廷的政务了。”
贾环摇摇头,道:“父亲,大伯是不爱管事,但是,儿子担心王子腾他们给大伯送银子。”
贾赦本性贪财,是很可能被王子腾收买了。
贾政很无奈,只能求助的望向两位幕僚。
陆九筹微笑的道:“政公,此事,可以先告知琏二爷。”
往常,王家要找贾赦,都会通过贾琏。
…………
还有两日,就是贾政生辰了,晚上贾环就去林家,接了黛玉、史湘云、探春、巧姐回来。
几架马车到角门,贾琏与王熙凤已经在等候了,黛玉笑着让巧姐先下马车。
几日没见,王熙凤快步上前,一把拉过巧姐搂在怀里,嘴上道:“我的傻女儿,想死娘了。”
巧姐扭着身子,不依的道:“娘,女儿才不傻?”
贾琏望着她们母女俩,笑着道:“巧姐在家里的时候,你老是嫌她太闷了,说她碍你眼睛,她才出门四五日,你又牵挂得不行,老话讲,母女前世是冤家,可真没说错。”
王熙凤放开巧姐,看着她精神奕奕的样子,知道在林府应该是过得很舒心。
贾琏与王熙凤笑着谢过黛玉,也顺道感谢史湘云、探春照顾巧姐。
然后,众人一起去荣庆堂给贾母请安。
贾母开怀的道:“回来了就好,过两日,就是政儿生辰,适逢朝廷刚升了他的官,今年请上戏班,怎么也好好庆祝一番,你们回来了,也可以帮帮珠哥儿媳妇,她一个人可忙不来。”
(书友们,祝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