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魏军囤兵之所
“没用的东西!这么容易就被人抓了,我司马懿怎么会有这么废物的儿子!”
司马懿一回到长安就收到了司马昭被俘的消息。
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此刻终于得以发泄。
司马师端坐在一旁的矮榻之上,静静的看着自己父亲发泄,淡然的神色与暴怒的司马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司马懿在掀完桌子,打完一套拳后,气喘吁吁的中场休息。
“师儿,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应对?依为父看,你那废物弟弟不救也罢。” 司马懿开口道。
而后见司马师没什么反应,又摸了摸脖子,“就是你母亲那边,不好就交代。”
司马师闻言,开口说道:“蜀军那边提了什么条件?”
司马懿冷哼一声,“他们让我们将褒斜道修好,并且撤去长安的驻军,再给他们十万石粮食和一千匹马匹。”
“哼!我看他们这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痴人说梦!”
司马师缓缓开口,“他们自然知道这些条件我们不可能答应,这只是他们的试探,或者说可能是他们故布的疑阵。”声音清冷,听不出任何的感情波动。
司马懿眉头紧锁,“为父自然知晓,这定是那诸葛孔明的计谋,但你弟弟那边... ...”
司马师思索片刻后,开口道:“子上那边暂时不会有事。至于母亲那边,只能吩咐下去,先瞒着。”
“至于蜀军那边,他们留着子上也无用,父亲可以与那诸葛亮周旋。先派使者去与他们谈条件,比如可以给他们一批的粮草。同时借此机会,密切观察蜀军动向。”
“子上是在渭水河畔被抓住的,说明蜀军这次是真的如父亲先前所料大举来犯。既如此,那必然不会止步不前。父亲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探探他们的虚实。”
司马师从一旁的桌案随意拿起了一枚黑色的棋子,放在指尖把玩着。
司马懿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次胡遵的次子也跟着子上一起被抓了,不如让他来当这个使臣,先将他儿子领回来。那孩子性格好,人又机灵,比你弟弟强多了。”
司马师却不赞同的摇了摇头:“父亲,孩儿建议你派夏侯将军去做这个使臣。”
司马懿闻言,有些意外的看向司马师。
这个大儿子,自从死了老婆后,性情大变。有时候,连他这个老子都有点看不懂了。
司马师仍旧看着手上的那枚黑色棋子,悠悠的说道:“父亲,如今除了对付蜀国,还有一事急需解决。毕竟,父亲其实并不想让战争结束的那么快,而大司马派的援军应当马上就到。”
司马懿没有回应司马师的话,转而将之前被掀翻在地的桌案摆正,将一旁刚刚移开的茶具摆了回去。
“你是说颜斐?他的事确实需要解决,这长安我们定要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司马懿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很是阴冷。
司马师摇了摇头,“不只是他。父亲可不要忘了,这京兆有影响的可不止一个颜斐,还有京兆杜氏。”
司马懿拿茶具的手顿了顿,而后皱起了眉头。
这京兆杜氏是京兆最大的名门望族,其于京兆的影响力,较颜斐而言,更大。
不过世家这种东西,一向是不轻易入场的,因为他们一旦出手,必然会搅动风云,并且要得到相应的利益。
然而,难办就难办在京兆杜氏,这一辈出了一个愣头青。
而这个愣头青前不久刚刚参了司马懿一本。
杜恕,杜务伯,京兆杜氏这一辈中的佼佼者。当然,上一辈的佼佼者是他爹,杜畿。
可能因为杜畿太过优秀,对于杜恕保护的太好,导致这杜恕的脾气秉性十分的质朴刚直。
入仕为官,不与任何人交好。只要发现错处,不管是谁,就是上书参他。这魏国朝堂中的高官基本都被他得罪个遍。
所以,无论是世族出身的官员,还是寒门出身的官员,都不待见他。
毕竟在朝为官,谁还能保证一点错处没有。
前些时日,司隶校尉孔羡征召了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通当他的下属从事。
本来是个小事,仅仅是个从事,他司马懿的亲弟弟当不得?
即使司马通为人过于嚣张,其他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是看着司马懿的面子。
而这杜恕不仅站出来指责孔羡选举官员不实事求是,还当众大骂司马通张狂悖逆,紧接着就开始使劲儿地弹劾司马家。
当然,这弹劾的内容里面,自然少不了司马懿。
司马懿在朝堂之上虽然不显,但心中可是对这个杜恕很是不满。
“这京兆杜氏影响力确实大。但是,那个杜恕,沾上了就没好事。”
言下之意,能不沾就不沾。别到时候没借到势,反而蹭上一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