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天下间的乱局将会被有效地遏制,不至于轻易地爆发。如此一来,广大的黎民百姓便无需继续承受那无尽的战乱之苦,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在国家内部的势力被成功掌控之后,蒙天鸿站在地图前,凝视着南方边境。他心中暗自思忖,南边边境的问题,暂时来看,应该在多年内都不会出现太大的状况。
然而,当他的目光转向西凉时,眉头却不由得紧紧皱起。西凉那边的战争正处于激烈的焦灼状态,尽管联合盟国并未直接参与其中,但蒙天鸿仍然深感忧虑。
这场战争异常惨烈,战火四处蔓延,硝烟弥漫。一旦出现任何一点小的差错,那么熊熊燃烧的战火很可能会迅速蔓延到联合盟国,给其带来巨大的威胁。
蒙天鸿不禁深思熟虑起来,原本的计划是由元国、明国借助卫国的官道去攻击西凉国,形成元国、卫国、明国三方共同针对西凉的局面。而联合盟国则一直坚定地支援西凉,源源不断地送去大量的物资,使得西凉国能够在艰难的战争中勉强支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战争的风向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元国和明国在借道卫国时,表面上看似只是单纯的借道,实际上却在暗中四处布置兵力。而卫国因为一直收受着元国和明国的好处,对于攻打西凉国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反而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从元国和明国借道这件事情上获取更多的利益。
然而,卫国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元国和明国真正的目标并不是西凉国,而是他们自己的国土。借道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兵力部署来实现对卫国的侵略。
可惜的是,卫国的眼光实在太过短浅,他们错误地认为元国和明国四处布兵,是为了从四面八方同时攻打西凉国。对于这种明显的军事部署变化,卫国竟然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谁能料到,就在卫国还沉浸在对利益的追逐中时,元国和明国突然翻脸,毫不犹豫地转头攻击起了卫国。两国的军队如猛虎下山一般,短短数日之内便迅速占领了卫国的十多座城池。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卫国措手不及,他们原本好不容易延伸到与西凉接壤的领土,在瞬间就全部丧失。那些尚未被攻破的城池,也因为失去了与卫国的连接而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卫国自然并非软弱无能之辈,面对强敌入侵,它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一方面,卫国积极调兵遣将,加强边境防御,确保国家的安全;另一方面,卫国还许下重金,以金银财宝为诱饵,寻求其他国家的联盟支持。
与此同时,卫国派遣大使前往元国和明国,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然而,元国和明国对于卫国的提议并不买账。原来,在前次战争中,卫国曾经背弃盟友,独自拿走了战利品,这让元国和明国对卫国心怀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