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弄人心的案子还有很多,其中在民间影响最为着名的当属大秦版的《巫蛊之祸》。
为了消除这起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离石决定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将与之相关的《春花厌胜案》也一并掩盖过去。
春花被暂时囚禁在大光明神宫中,但这只是对外界的一种表面姿态罢了。实际上,离石并没有真正想要将巫蛊案的范围扩大。毕竟,受到当时时代侦察技术手段的种种限制,这种涉及玩弄人心阴暗面的无头案,几乎是不可能被侦破的。
人证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口头陈述,而物证则是不会说话的。比如说,人偶为何会出现在大光明神宫?究竟是何人将人偶放置在那里的呢?人偶到底是被用来诅咒还是祈福呢?所有这些问题,都只能依赖人们的主观解释,而这种心证式的口供根本无法形成确凿的证据。
在那个没有监控设备的时代,人证和物证都极容易被伪造,其真实性实在难以得到保证。此外,随着报纸这种低层次宣传手段的日益普及,民间资本所办的各类报纸已经大量发行,官府对它们的控制力度也变得越来越小。
尽管隐藏在内部的反对者不敢直接与大秦帝国正面对抗,但他们在背后的小动作却从未停止过。这些旧势力虽然在学习工业化方面表现出了相当的能力,但他们仍然无法完全掌控官僚阶层。
不过,通过渗透的方式渐渐混入大秦官员队伍,他们虽然力量有限,但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僚体系的运作产生影响。那些历史悠久的门阀家族,将数百年积攒下来的巨额财富转而投入到工业领域,趁着大秦工业化赚取了大量财富。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变革中,大部分门阀势力都逐渐衰落甚至消失。不过,仍有那么一两股隐藏得极深的门阀势力得以幸存下来。
这些幸存者们心怀叵测,他们不断在报纸上刊登关于《春花厌胜案》的报道,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抹黑秦始皇的形象,宣扬他的残暴和不仁,以及德行有亏,就等秦皇失去理智下大开杀戒,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这事情可就不解决了,最好能引发皇室内乱。
离石敏锐地察觉到了舆论的异常,他意识到这背后一定有黑手在操纵,也幸好离石没让厌胜牵连无睾,只死了几十人便草草结束了巫蛊案,皇室成员更是无人丧生。
面对这种情况,离石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叫停了对案件的过度渲染和无限上纲上线。不过,此时已经有数十名涉案的女官被总理衙门处决。虽然涉案人员死的不多,可造成的影响太恶劣了,大秦好多年没有心证定人罪名,这个先例便是新儒家起的头,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离石想出了一个补救的方法——转移天下人的注意力。
离石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决定在报纸上刊登大秦皇室成员必读典藏版实录,成功地将天下人的注意力从备受关注的《春花厌胜案》上转移开来。
他巧妙地利用各种渠道和信息传播方式,引导天下人将视线转向其他性质更恶劣、更引人瞩目的恶性案件上,让天下人也了解人心险恶,明白如果没有大秦帝国镇着天下,天下将成为弱肉强食的野兽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人对《春花厌胜案》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舆论的热度也慢慢降温。原本喧嚣一时的社会舆论,开始被其他新热点新闻事件所取代。
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离石再开始他的调查行动。他深知,此时对手们可能会因为事态的平息而放松警惕,这时才是他展开深入调查的绝佳时机,“径溪石险人尽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便是人性的弱点,对方以人性的弱点对付离石,离石能想到的便是同样利用人性弱点进行反击,于是,离石开始暗中悄悄地行动起来。
他充分发挥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网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力以赴地深入挖掘与《春花厌胜案》有关的各种线索和信息。为了确保调查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他特意任命了秦皇钦差宋慈来统领盖世太保侦破此案。
宋慈作为提刑司新近提拔的提刑官,不仅因其名字而备受离石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具备卓越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技能让离石欣赏。
宋慈精通秦医,对人体结构和疾病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在解剖尸体时能够准确判断死因,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证据。
此外,宋慈对证据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深知证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细微之处发现线索。他在民间享有盛誉,被人们誉为“神捕”,这充分证明了他在破案方面的卓越能力和敏锐洞察力。
离石对宋慈寄予厚望,授予他皇权特许,让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以实证为线索,深入调查此案。
宋慈也没有辜负秦皇的信任,他决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口,一定要揭开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离石利用《大秦时报》刊登了《大秦诡事录》,《大秦诡事录》便是秦帝国皇室专用教导子女的读物,用更贴近平民百姓生活的案件来教育皇室子女,平民百姓更关注皇室是如何教育子女,更关注皇室的私生活。
离石利用了天下人猎奇的天性,通过这本书来转移天下人对巫蛊案的注意力。而书中所记载的第一件案件,便是发生在大秦 747 年的《剥皮案》。
根据《大秦诡事录》的详细记录,这一年,长安西市的一位李姓富商惨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富商原本是个农民,但他放弃了务农,转而投身兴办工厂,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
李姓富商的生意不仅涉及冶铁炼钢,还包括贩卖军火。他手下拥有上千名经验丰富的工人,同时还有私人保镖负责保护他的安全。从表面上看,这样一个富豪似乎根本不可能遭遇任何不幸。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他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和保护措施,他最终还是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被人活生生地剥皮。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皮肤被制成了灯笼罩,而他的脂肪则被炼制成了灯油。
事后查明,这背后隐藏着粟特商团与本土行会之间激烈的贸易竞争,而这种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还涉及到西域宗教势力对内地的渗透。这一事件的复杂性使得李姓富豪的死因变得扑朔迷离,要揭开这个谜团,就需要宋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
这个案件不仅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残暴和贪婪。
五胡乱华时期,胡人将汉人当作“两脚羊”般肆意残杀的悲惨往事,距今不过短短二十年,但汉人似乎已经将这段历史遗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起案件的发生再次让人们意识到,人性的丑恶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在离石来看,华夏族群或许才是世界上最为残忍的种族。当没有严格的律法来约束时,他们所爆发出来的残暴行为,几乎一再刷新着离石的道德底线。羯胡作为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最终被大秦所灭绝,但这并不能掩盖华夏族群自身的问题。在缺乏律法约束的情况下,人类的本性往往会被无限放大,暴露出最黑暗的一面。
《大秦诡事录》 之二《长安红茶案》:长安城新娘失踪、县尉武大起离奇溺水,事前、事中都没有见证者,等人们发现武大时,他已经溺毙,身上没有伤痕,尸检后胃里也没有发现酒精,民间传言是猫妖所为。
后来经仵作勘验,发现其胃里是一种致幻的药物残渣,实则是被称为“仙茶”的类茶物,“仙茶”被证实是成瘾性毒物,后又证实毒物是致幻的“仙茶”,是“野罂粟”也有可能是“曼陀罗华”,真凶长安县令元来因怨朝廷晋升不公,想以“仙茶”控制官员上位,事情败露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