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说道:“如今咱们手里有十一个小队,你将薛礼小队留下,我带他们继续监视伏允的动向。其余十个小队主要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运动,距离不要太远,以便互为依托。”
“喏!”
苏定方将任务传达下去,士兵们吃完早饭,十个小队迅速离开,接下来在吐谷浑境内搅的如一潭浑水。
王远叫来薛仁贵,说道:“每日凌晨派两个兄弟去城外十里处的那个路口盯着,城内会有人送去两袋粮食,让他们带回来。另外让兄弟们轮流监视伏俟城,咱们驻守的位置也要每日更换,提前观察好有利地形。”
“喏!”
果然以后每天只要一开城门,便有人骑马在城外十里处丢下两袋粮食就离开了。
近四十人足够吃了,每天甚至还有剩余。
虽然驻地每天换地方,但人吃马嚼的不可能没有痕迹,好在并没有人出城探查。
二十多天后,收到李靖的传书,李道宗率军在库山大破吐谷浑军。
没过几天就见到数股吐谷浑溃兵逃入伏俟城。
这天,有士兵带着一个慕容顺的心腹来找王远,说他答应王远会俟机杀死天柱王,但没说会杀了慕容伏允。
对此王远心中有数,知道他不会杀慕容伏允,毕竟那是他的亲爹。
第二天一早,慕容伏允便带着大批人马西逃,留下的伏俟城几乎成了空城,这也难怪,以伏俟城的城墙根本抵御不了唐军。
而慕容伏允也是心狠,边逃边烧掉牧场,野草和辎重烧尽,轻兵入碛。
此时的唐军马草断绝,春草尚未萌生,诸将大都认为战马瘦弱,不可长途追击。
侯君集说道:“吐谷浑已鼠逃鸟散,斥候亦绝,君臣携离,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后必悔之!”
李靖同意侯君集的意见,下令唐军分兵两路,李靖、李大亮、薛万均等率军向北,出吐谷浑之右,侯君集、李道宗率军向南,出吐谷浑之左。
同时,大唐补给适时赶到,顿时鼓舞了军心,众将听闻是王远发明雪撬,解决了雪地运送补给受阻的方法,无不交口称赞。
李靖派人到党项,许以厚礼贿赂首领拓跋赤辞,请他派出向导,为唐军引路。
拓跋赤辞亲自到军中面见李靖,对众位将领说:“当初隋朝进击吐谷浑,部族资助其军需。隋朝不讲信用,反遭他们仇视劫掠。如今唐朝兵马如没有害民之意,请求供给粮草;如若不然,部族将要占据险要之地,以阻塞你们前进。”
李靖携众位将领与拓跋赤辞一起歃血盟誓,而后送拓跋赤辞回去。
李神通的长子李道彦,在李神通死后,刚过守孝期,被李二再次启用,第二次任岷州都督,在任期间为收伏党项部落立下汗马功劳,本次征讨吐谷浑被任命为赤水道行军总管。
李道彦行军到阔水时,见拓跋赤辞没有防备,便乘机袭击拓跋赤辞,劫掠其牛羊数千头,彻底惹怒诸羌人,导致党项族占据野狐硖,使李道彦的部队不能前进。
拓跋赤辞袭击李道彦,导致李道彦的部队大败,阵亡数万人,李道彦只好退守松州。
副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因逗留而贻误军机,士兵们多逃亡丢失。
作为总指挥,李靖将军情都如实上报。
有了王远手下各小队搜集的情报,大唐军队也不是无头的苍蝇,各部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因此捷报频频。
李靖率李大亮、薛万均、薛万彻等向北切断慕容伏允逃往祁连山的通道,李靖又迂回占领伏俟城,督导全军。
其部将萨孤吴仁战于曼头山,斩杀吐谷浑名王。
薛万均与薛万彻各率百余骑先行,于牛心堆突然遭遇数千骑吐谷浑军。薛万彻单骑杀入敌军,无人敢挡。
薛万彻回来对诸将说:“贼易与耳!”
说罢又策马再战,唐军紧随其后,斩首数千级,人马流血,勇冠三军。
侯君集、李道宗在乌海击败吐谷浑,俘获名王梁屈葱。
捷报连连,传信至朝中,李二先前因高甄生、李道彦之事而生起的怒火也压了下来。
王远尾随着慕容伏允向西北方向逃离,走了十几日,伏允分兵,估计他得到消息,为了避免被围,才出此计策。
王远想了想,对薛仁贵说道:“仁贵,带着你的人跟着天柱王,我跟着慕容伏允,你要注意了,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出手,但是我估计我军也会跟着分兵,只怕会有小股唐军被他们围住,必要之时可以救援!”
“喏!”薛仁贵应道,“可是将军身边就这么几个人,只怕会遇到危险。”
“放心吧,难道我打不过还不会跑吗?”
二人分开,王远只带着许家兄弟和方兴、狗蛋四人,追着慕容伏允,向突沦川方向逃窜。
薛万均、薛万彻两兄弟于赤水源遭遇大股吐谷浑骑兵围困,二人的战马都被杀死,负枪伤步战,手下士兵战死十之六七。
二人眼看着已经脱力,就要不敌,忽然响起一阵枪声。
“砰砰砰……”
兄弟二人一听便知是大唐的燧发枪,心中大喜,薛万均喊道:“兄弟们,咱们的援军到了,杀啊!”
士兵们顿时振奋精神,奋勇杀敌。
就见三十多名特种兵骑马驰来,一轮枪击过后,收枪取出复合弓、弩,接连射击。
只见带头一员小将手持一把复合弓端坐马上,弯弓搭箭!
“biu!biu!biu!……”
箭无虚发,几乎每一箭就将一个敌人射下马来!
三十多人冲进敌阵,将围困的大唐士兵护在中间。
薛仁贵下马,问道:“二位将军,情况如何?”
薛万彻说道:“无妨,都是皮外伤!”
薛万均问道:“小将军如此勇猛,不知是谁的部将?”
薛万彻笑道:“三哥,看这身装扮,定是我那王远兄弟的手下!”
薛仁贵拱手说道:“二位将军,咱们闲话少叙,先随在下冲杀出去!”
“好嘞!兄弟们准备!”
就在这时,又一队大唐骑兵驰援而来,看人数也就几百人,李字旗下的将军正是李大亮。
薛仁贵喊道:“手榴弹准备!向咱们骑兵方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