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1章
他转头问姜绾:“你在哪里发现的?只有这一根吗?”
姜绾说道:“就在那边的草丛里。”
“在一片落叶的下面发现的,目前为止就只发现了这一根,不过我想找一找周边应该还有。”
李承泽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一起找找!”
两人就在这些落叶和草丛里找了起来,最后又找到了两根,加起来一共三根。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手指居然还不是来自同一个人。
别问为什么如此笃定,姜绾好歹上辈子也是写小说出来的,案例什么的没少了研究。
对于法医学也是有所涉猎的,打冷眼看都是小孩子的手指,但仔细查看就会不同。
姜绾虽然没办法从这些手指判断出是男孩还是女孩,但也确定这是来自三个孩子。
这一刻,她拿着这些手指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姜绾问李承泽:“现在要怎么办?”
李承泽说:“如果我现在找人进来拿着铁锹挖,院长肯定不同意。”
“而且也不能确定孩子们的尸体就在这里。”
姜绾点头,默了默道:“有没有可能这些孩子还活着。”
李承泽蹙眉问道:“活着为什么把手指剁了下来。”
姜绾瞟了他一眼说:“可能就是因为活着才不得不把手指剁下来。”
这话她点到即止。
李承泽虽然没想明白,不过她信任姜绾,尤其在破案这方面。
金喜灿就说过:“若是论起破案,没有几个能抵得过玫瑰的。”
想到金喜灿,李承泽说道:“咱们出去,拿着这些东西去找金喜灿,让他来查。”
“之前咱们没有任何证据,不能空口白牙乱说。”
“现在有了这些,就不相信金喜灿不会感兴趣。”
姜绾想想也有道理。
于是两人又装作转了一圈很满意的样子,就带着借来的这个孩子离开了幼儿园。
等从幼儿园出来后,便直接去找金喜灿。
金喜灿这两天为了上一次小学发现的那些尸体,忙得焦头烂额。
正要找玫瑰帮忙破案呢!
李承泽带着姜绾就上门了。
金喜灿看到李承泽身后跟着的是个陌生女子时,蹙了蹙眉头,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你如果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就别来烦我,我现在忙得很。”
李承泽却朝着她咧嘴一笑,啪一声,把那几根手指拍在桌子上,递到他面前。
金喜灿原本正在发怒,当他看到那几根手指的时候,脸都黑了。
猛然起身怒目看向李承泽质问:“你从哪里弄来的?”
都不需要姜绾多说什么,李承泽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然后指了指那几根手指:“我们只发现三根,但是根据蟑螂原则,估计受害者不知道三个孩子!”
金喜灿这一次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就往外走。
李承泽又把他叫了回来,说道:
“咱们没有证据证明这几根手指和幼儿园里有关系,但是我们的确是在那里发现的。”
“要说这幼儿园没有事儿,也是没人信的。”
金喜灿默了默,尽管不想说,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觉得还是告诉李承泽为好。
他的眼神落在了姜绾的身上。
李承泽说道:“你不用怀疑,这些手指就是她发现的。”
金喜灿瞪大了眼睛,李承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这一位,我还没有给你正式介绍过。”
“她其实是玫瑰女士的徒弟,她的破案本事全部都是从玫瑰女士那里学来的。”
“她是玫瑰女士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旁边姜绾听闻这话差点摔倒,她这一次换张脸出来,目的就是想要远离玫瑰。
能以陌生人的身份在这里办点事儿。
却没有想到,因为这些事情,李承泽又把她和玫瑰绑在了一起,还是玫瑰不知名情况下收的徒弟。
她忍不住揉了揉眉心,郁闷地说道:
“师父还没答应收我,只是准弟子,所以也不算是继承人。”
“你这样说,师父知道会生气的。”
说着她朝着李承泽瞪眼,那意思是:你别把我和玫瑰滚到一块儿。
金喜灿听到这话,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说道:“那些都不算事儿,只要是玫瑰女士的传承人,我就信你。”
顿了顿她又道:“这事儿还是得先保险一些,咱们最好能查到一些准确的消息,才能够去抓捕幼儿园的人。”
“要不然这事儿闹开了,怕是不能善了。”
顿了顿又道:“既然你是玫瑰女士的徒弟,那你能不能帮我看一看这起案件?”
说着他把学校发现尸体的案卷递给了姜绾。
文件都递出去了,他才后知后觉地反映过来。
“不对!你之前是不是和李承泽一起进了那家小学?”
说到这里,他脑子里划过一道灵光,拍案而起:
“所以你就是发现尸体的人,那些尸体都是你发现的。”
姜绾揉了揉眉心,转回头问李承泽:“他这个重案组队长到底是怎么当上的?”
李承泽捂着嘴笑了笑,说道:“是不是觉得这智商有些堪忧?”
姜绾没说什么,惊叹一声道:“案卷给我看看吧。”
尽管她没说,心里却想着:好在这个谎圆上了,要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和金喜灿解释。
鳄鱼岛出来的姜绾,七星集团的骗子大小姐韩明珠,真假玫瑰,如今又多出来一个玫瑰的徒弟。
这人物关系有点乱。
关键是这么多的人物关系出场后,都黏糊到了一起。
就像是一条产业链,把这些人的关系图都串在了一块儿,可偏偏真正出演的演员就只有姜绾和玫瑰母女二人。
她都不知道以后还会多出怎样的人物来。
她有些疲惫地揉着眉心,打开了那个档案,看完里面的资料沉默了。
金喜灿他们也不算是废物,又查出了一些东西。
死去的那些孩子虽然还没有找到线索,不过六指的那个孩子已经找到了背景和身份。
除此之外,以六指男孩为线索,又查出了另外一个孩子的身份背景。
也是来自穷苦家庭,是因为领救济才过来这所小学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