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堡若有所思:\"你是说,文明的韧性是你们最大的优势?\"
\"不仅如此。\"李焕继续说道,\"中华文明的特质在于其包容性与适应性。我们善于学习、吸收、转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但始终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这种既能开放学习,又能保持本色的能力,是苏联所不具备的。\"
\"更重要的是,\"李焕的目光变得深邃,\"我们追求的从来不是霸权,而是'天下大同'的和谐愿景。\"
瓦伦堡沉默良久,缓缓开口:\"可是苏联当初的理想一点不比这个天下大通的愿景廉价,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卑劣的人性。”
“甚至在我看来,所谓共产和天下大同没有什么不一样。”
“可人性的贪婪、自私让再伟大的理想都会变得廉价。”
“更何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无需你去拯救,他们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廉价耗材。”
李焕并未立即反驳,他理解瓦伦堡的质疑源于其特定的历史视角和认知框架。瓦伦堡的言词,确实触及了理想社会构想与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性及现实复杂性。
\"您将苏联的失败简单归因于人性的丑恶,这个结论未免过于片面了。\"李焕的声音平静而有力,\"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逻辑和组织架构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官僚化的治理模式,以及未能及时回应民众对改革和发展的期待,这些都是导致其最终解体的重要内因。\"
他稍作停顿,让瓦伦堡消化这一观点,继而说道:\"当然,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苏联实施的长期和平演变策略,也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你们通过文化渗透和价值输出,成功地让苏联的年轻一代对他们的制度和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外因,真正致命的是苏联自身内部的问题。所以,您将结果简单地归因于人性,这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瓦伦堡张口欲辩,但李焕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继续推进自己的论述:\"当然,你们当年对苏联的所作所为,现在也正在试图复制到华国身上。不瞒您说,通过文化渗透实现和平演变,这套策略你们已经实施了数十年。甚至在十年之前,我就是那个深受这种思潮影响的年轻人之一。\"
李焕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省:\"那时的我,对你们所宣扬的民主自由深信不疑,甚至天真地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长,我逐渐认识到,这种思潮虽然能够短暂地影响一部分人,但更多的华国年轻人最终会觉醒,会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药方'。\"
他的目光变得坚定:\"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生搬硬套他国模式,只会导致水土不服,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更何况,以漂亮国目前的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状况来看,这盏'世界灯塔'的光芒正在日渐黯淡。民主和自由这面旗帜还能飘扬多久,恐怕才是你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焕这番直指核心的反驳,让瓦伦堡一时语塞。他没有想到李焕会如此直接地撕下漂亮国那看似光鲜的外衣,更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华国人对西方模式的反思会如此深刻。
瓦伦堡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年轻人,你的敏锐让我惊讶。但是,你难道不认为,正是我们所倡导的价值观,才造就了漂亮国的强大吗?\"
\"漂亮国的强大,源于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战略红利,得益于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的掌控,更离不开坚实的工业基础和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李焕的语气平和却坚定,\"将这一切简单归功于某种价值观,是在倒果为因。\"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如今,华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而漂亮国却沉溺于虚无的金融游戏。当两个国家正面交锋时,您认为实实在在的工业制造更有竞争力,还是那些虚幻的金融衍生品更具价值?\"
\"看来我们都无法说服对方。\"面对李焕犀利的追问,瓦伦堡无奈地摇了摇头。
\"华国智慧讲究求同存异。\"李焕适时收敛锋芒,展现出东方特有的睿智,\"也许我们可以用这种古老的智慧来解决我们之间的分歧。\"
他回归正题,语气诚恳:\"回到这次谈话的原点,关于贵方的投资,我个人持开放态度。虽然我无法成为您期望中的那种'桥梁',但我认为中美两国将长期处于既竞争又不得不共存的状态。当双方都需要沟通渠道时,我希望我们能成为一扇坦诚交流的窗口。\"
\"不得不说,你确实很有意思。\"瓦伦堡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感慨。他原本期望说服李焕超越国家立场,专心为资本服务,却没想到最终被对方说服,接受了这个\"沟通窗口\"的提议。
壁炉的火光微微跳动,映照着瓦伦堡复杂的表情。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展现出的格局与智慧,远超出他最初的预期。在这个看似妥协的方案背后,实则蕴含着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深邃智慧。
“不得不说,你的提议确实非常的有诱惑力。”瓦伦堡先生顿了顿后接着说道:“当然关于投资的决定,我需要向我的组织进行商议。”
虽然瓦伦堡先生是共济会的顶级大佬,但是如此重大的决定并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他必须征得共济会里面其他高层的同意,才能做出最终决断。
“当然,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李焕顿了顿后接着说道:“关于那架私人飞机,我会尽快转账过去,毕竟我这个人不没有别人替我买单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