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孙策和周瑜于秣陵布置下铁桶般的防御,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之时,取得了牛渚大捷的汉军,并未立刻挥师东进,直扑秣陵。
牛渚汉军大营,中军帐内。
徐庶指着地图,对张辽、冉闵等将领分析道:“文远将军阵前斩将,冉将军勇猛突击,我军虽克牛渚,然自身伤亡亦是不小,将士疲惫,舰船需要修补,火船造成的损失也需时间清理。且孙策、周瑜非庸碌之辈,牛渚一失,彼必知秣陵乃下一个目标,定已严阵以待。”
张辽点头赞同,他身经百战,深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元直所言极是。强攻秣陵,正中其下怀。我军当暂作休整,同时分兵掠取周边要地,对秣陵形成战略包围之势。”
冉闵虽然渴望立刻与孙策决战,但也明白此时冲动不得,瓮声瓮气地道:“那就让孙策小儿多活几日!某家正好用这几天时间,把儿郎们的刀磨得更快些!”
徐庶微微一笑,手指在地图上划动:“然也。我意,可派偏师南下,攻取芜湖、溧阳等地,切断秣陵与丹阳西部的联系。同时,文远将军可率一部水师,沿江西进,扫清残余抵抗,兵临庐江,与戚继光将军会师,给舒县的袁绍、刘备最后一击!若能速克庐江,则江东门户尽失,更能极大震慑孙策军心!”
“某去庐江!”冉闵立刻请命,“早就看袁绍、刘备那两个丧家之犬不顺眼了!”
张辽略一沉吟,道:“冉将军勇武,正可当此任。不过,庐江乃困兽之斗,戚将军围城已久,当以招降为主,减少我军伤亡。元直与我,则在此秣陵外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同时将陛下檄文广传江东,攻心为上。”
牛渚的烽烟尚未完全散去,秣陵城内外却已是一片肃杀。
依照周瑜“坚壁清野”之策,韩当、蒋钦率领的部队行动极为迅速,甚至可称酷烈。
秣陵城外方圆数十里内,升腾起一股股浓黑的烟柱。
那是来不及运走的粮草、柴薪被点燃,一些靠近城池、可能为敌军提供掩护的村落也被强制拆除或焚毁。
水井旁,面色悲戚的百姓被军士驱赶着离开,眼睁睁看着士兵将污秽之物甚至毒物投入他们世代依赖的水源。
哭喊声、呵斥声、马蹄声、燃烧的噼啪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乱世悲歌。
昔日还算繁华的秣陵周边,转眼间变得满目疮痍,如同鬼域。
城头上,程普、黄盖督率士卒,将守城器械堆积如山。滚木、礌石、火油、金汁(煮沸的粪便混合毒物)一应俱全。
弩手们检查着弓弦,眼神紧张而坚定。
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决定江东命运,也决定他们自身生死的血战。
孙策亲自披甲执锐,在城头巡视。
他刻意放慢脚步,目光与每一位守城士卒接触,时而拍拍年轻士兵的肩膀,时而检查弩机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