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率大军离开后,杨清随即召开军议部署关中防务。眼下关中的汉军主要有雍州的州郡兵、无当飞军、赵云麾下的右军组成,约有步骑四万人。
而目前驻扎于河东、弘农一线的魏军兵力差不多也是四五万人,双方兵力相若,汉军防守起来不算吃力。
“赵老将军,伯苗将军现率五千右军驻守潼关,处于对敌一线,就请你率领剩下的右军驻守蓝田,潼关若有危险,可以随时支援。”
赵云道:“明之放心,有我右军在,魏军就休想攻破潼关。”
杨清笑着点了点头,看向王平说道:“子均将军,魏使君已引兵返回凉州,冯翊空虚,我已上奏朝廷表你为冯翊太守,就请你率领无当飞军驻守冯翊,抵挡河东一线的贼军。”
“谢使君栽培,末将定不辱命。”王平闻言十分激动地站了起来,铿锵有力地道。
“安国、伯岐、元俭、子远四位将军,各引兵马返回本郡休整。”
关兴、张嶷、廖化、吴懿四人齐声应是。杨清接着道:“休然,汝引本部州兵驻守长安,过几日我将与汝珪他们领骑兵返回上邽确定迁移刺史府之事,长安一切事务暂由你处置,若遇棘手之事可与赵老将军、关将军商议。”
眼下关中既已被汉军收复,再将雍州刺史府设在陇山以西的上邽就有些不合适了,日后雍州诸军的主要攻防方向都会集中在潼关以东,所以把刺史府迁到距离前线较近的长安是理所应当的。
“使君放心,卑职明白。”柳隐拱手应道。
杨清道:“既如此,关中防务就这么定了,今天的军议就到这里,大家早些回去歇息。”
“是。”众人整齐划一地答应。
却说诸葛亮返回汉中不久又轻车简从赶回成都,天子刘禅亲自出城相迎,大军奏凯,士民无不欢欣鼓舞。
翌日大朝,诸葛亮奏请天子封赏北伐有功将士,天子先命公卿百官依据功劳大小商议出一个初步的封赏方略,然后再由自己和诸葛丞相定夺。
等到朝廷议出封赏结果,已是建兴九年的春天了,这时杨清已将雍州刺史府迁至长安。而夏侯月带着已满八个月的儿子杨靖也赶到长安与他团聚。
这一日,杨清正在刺史府后院陪着儿子玩耍,忽见秦匡快步走进大堂说道:“使君,有天使到。”
“哦,是何人啊?”
秦匡道:“来人是侍中董允。”
“原来是他,想来是来宣布封赏结果的。”杨清道:“伯正,传令合府掾属到正堂迎接天使。”
“诺。”
一旁的夏侯月走过来从杨清怀中抱过孩子:“靖儿,到阿母这里来,你阿翁要去忙公事咯。”
杨靖似乎有些不愿从父亲怀中离开,张开着胖乎乎的小手,阿阿呀呀地叫着。杨清爱怜地摸了摸他的头:“靖儿乖,阿翁晚上再回来陪你玩。”又对夏侯月道:“月儿,为夫晚上就不能陪你吃饭了。”
“我知道,夫君自去忙公事。”夏侯月笑着答应一声。
杨清来到前衙正堂,杨戏、姜隐、秦匡三位府中大吏陪着董允说话,李业等二十余位从事掾属列于两旁。
“参见使君。”
“杨使君,允有礼了。”
杨清笑道:“哈哈,都是自己人,董侍中就不必多礼了。不知天子有何旨意,竟教董侍中亲来关中宣诏?”
“允此行一是为了向杨使君、赵老将军等一干北伐有功将士宣布天子的封赏结果,二来是奉天子之命前来看看长安皇宫的营缮进度,朝廷大抵已经定下在七八月份迁都长安,不知到时候皇宫能否住人?”
杨清道:“侍中放心,七月之前皇宫定能修缮完毕,这几日我陪着你去工地转转,也顺便等子龙老将军他们从蓝田等地过来。”
“如此甚好,那就有劳杨使君了。”
杨清笑着道:“都是为天子分忧,没有什么辛劳不辛劳的。”顿了一顿,侧头对秦匡问道:“伯正,宴席准备得如何,董侍中千里迢迢赶来关中,一路舟车劳顿,今晚务必要令他吃好喝好。”
“使君放心,晚宴都已准备妥当,就等着使君和侍中入席呢。”
杨清对董允道:“董侍中,我们就移步偏厅入席吧。”
“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是夜,杨清大排筵席为董允接风洗尘,后面几天又陪着他到皇宫转了转。
当年董卓胁迫皇帝刘协迁都长安,在西汉皇宫旧址上重建了一批宫殿,后来长安遭遇多起战火,这批宫殿毁坏不少,但主体仍在,杨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召集了上万匠人赶工修缮,现已有了一定的规模,数月过后,应该能初步满足皇帝居住。
三天后,除了王平镇守冯翊、邓芝镇守潼关,处于对敌一线而实在脱不开身外,赵云、关兴、廖化等将俱皆赶到长安听董允宣布封赏结果。
大堂内,董允展开诏书念道:“诏曰:去岁秋冬,曹贼进犯,诸葛丞相,允文允武,三军将士,有勇有谋,贼军败绩,汉中得保。
王师北进,趁胜反攻,渭水南岸,灭敌精骑,子午谷内,破贼十万,敌酋胆寒,狼狈逃窜,克定关中,收复长安,汉室中兴,指日可待,朕心甚慰,朕心甚欢。
夫国有制典,奖罚分明,今按功劳大小封赏有功之臣,前将军、雍州刺史、后军师、临昌侯杨清功勋卓着,今擢其为镇东大将军,赐假节。
左将军、永昌亭侯赵云......”
董允一口气念完,杨清等人俱皆欢喜,山呼万岁,接招谢恩。
此次封赏比第二次北伐胜利后的力度更大,上一次很多人的官职没有变动,只在爵位上有所增加,而这一次不仅杨清的官职往前进了一大步,赵云等人也几乎都升了官。
赵云接替杨清升任前将军,关兴接替赵云升任左将军,吴懿接替魏延升任右将军,高翔接替关兴升任后将军。
廖化则加官扬武将军,邓芝由征北将军升任镇北将军,王平由讨寇将军升任征东将军,柳隐升任建义将军,陶珙升任偏将军,冯冲升任裨将军,鄂焕、武安俱授中郎将,其余有功之臣各有封赏。
当然杨清还从董允口中打听到魏延从右将军升任征西大将军,另外还和杨清一样被授予假节的特权。
至于陈式则升任镇东将军,他的征西将军一职改由姜维接任,平北将军马岱则升任镇西将军,他们两个与镇北将军邓芝、镇南将军袁綝足成新的四镇将军。
袁綝的军职虽然没有变化,但他被封为了都亭侯,赏赐亦是不小。
另外杨仪、李邈、宗预、姚柚等人也各有奖赏,至于中下层将士或升官、或赐钱,论功行赏,人人有份。于是汉军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士气高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