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淄川,晨风还带着几分凉意。德归元公墓坐落在城郊一处缓坡上,青松翠柏环绕,远远望去如同一幅水墨画。早上吃过饭,一番准备过后,刘桂琴就约上了妹妹刘桂芳来到了这里。
“大姐你慢点,台上有露水,滑的很。”
二姨扶着红豆妈小心翼翼的踏上了青石板铺就的台阶,石阶边缘已经有些磨损风化,缝隙里顽强的钻出几株不知名的小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刘桂琴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对着妹妹说道:
“放心吧,我还不到六十,这把老骨头还没那么不中用。”
她的手里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样简单的祭品,有苹果、橘子和一包芝麻糖。刘桂芳则是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只油纸包着的烧鸡,香气透过纸袋隐隐散发出来。
墓园里很安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晨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排列整齐的墓碑,阳光透过晨雾,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许红豆外公外婆的墓位于东区第三排,周围几棵松树已经长得比人还高,松针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到了!”
刘桂琴停下了脚步,指着前方一块青灰色的石碑,碑上刻着“先考刘公讳志远、先妣刘母张氏之墓”,字迹已经有些褪色,碑前的小平台上积着一层薄灰,几片落叶散落其间。
刘桂琴从包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抹布和一瓶矿泉水,她拧开瓶盖倒了些水在墓碑和抹布上,俯下身子认真仔细的擦拭着,冰凉的石面很快让她的指尖发红,但她动作轻柔,像是在给老人洗脸一般。
刘桂琴一边擦拭着二老的墓碑,一边笑呵呵的念叨着:
“你们的红豆豆啊,昨天大半夜的给我打电话,吓得我以为是怎么了呢,结果啊,她一个劲儿的叮嘱我来看看你们,要我买只烧鸡给你们供上。”
刘桂芳从篮子里取出笤帚,开始清扫墓前的落叶和尘土,听到姐姐的念叨,她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若有所思的对着姐姐问道:
“姐,你说是不是她姥姥给她托梦了?”
刘桂琴手上的动作不停,撇了撇嘴,不信服的回道:
“咱姐俩离得这么近,还给她托梦?就算是要托梦也是先找咱们好吧?”
刘桂芳继续扫着墓地,笤帚划过石板发出沙沙的声响,她笑着说道:
“姐,这你就不懂了吧?隔辈亲啊,红米和红豆小时候,你和姐夫都忙于工作,俩孩子一直住在咱妈这儿。特别是红豆,从断奶就跟着咱妈睡,这感情能不深吗?”
刘桂琴手中的动作不知不觉的慢了下来,眼神变得柔和,思绪回到了过去。她想起了许红豆小时候,摇摇晃晃的跟在外婆身后,像个小小的影子,那时候母亲总是笑着说:
“我们家红豆豆,比小尾巴还黏人。”
刘桂芹的眼眶不知不觉的湿润,她叹了口气,站起身拂了拂身上的尘土,轻声说道:
“也是,红豆五岁那年发高烧,妈三天三夜都没合眼,就抱着她在屋里来回走,我和老许要换她去休息,她死活都不肯放手。”
刘桂芳点了点头,从篮子里取出了几个小碟子摆好,然后开始摆放祭品,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道:
“咱妈最疼红豆了,我记得有一次,红豆把妈最心爱的搪瓷缸给摔坏了,就是当初省劳模发的那个,我以为咱妈会生气呢,结果她的第一句话是“红豆豆,没磕着你吧?”,当时都给我看傻了。”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都有泪光闪动,晨光渐渐强烈起来,照在擦拭一新的墓碑上,映出温润的光泽。刘桂琴从塑料袋里取出那只烧鸡,油纸展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香气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刘桂琴将烧鸡放在正中央的碟子里,轻声道:
“这是老李家烧鸡,红豆昨晚特意嘱咐我要买他家的,咱妈生前就爱吃这口,每次赶集的时候都要买半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她都把好吃的大腿或是鸡翅都留给红米和红豆了。”
……………………………………
大麦睡眼惺忪的爬起来的时候,已经快上午十点了。她还没等去洗漱,刚出卧室,就听到楼下传来了一阵树叶摩擦的沙沙声。
大麦出了屋,站在二楼缓台处朝着楼下张望,看到许红豆和陈南星正在楼下逗那只慵懒的狸花猫。许红豆手里拿着根用木棍和树枝自制的逗猫棒,至于陈南星则是用树叶编织了一条项圈,给猫咪戴在了脖子上。
看到这有爱的一幕,大麦脸上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她简单的拾掇了一下,从二楼下来,笑着对许红豆问道:
“你还会做逗猫棒呢?”
“我在网上学的。”
许红豆一边说着,一边将逗猫棒递给了大麦,几个女孩儿正玩的不亦乐乎,和坐在遮阳伞下打坐冥想的马丘山形成了一动一静的鲜明对比。
“来啦来啦,我马上就出门了,别催了!”
正在这时,院子里传来阿桂婶的大嗓门,她看到了三个女孩儿,大踏步走过来,和几人打过招呼,然后笑着问道:
“你们没有事情吧?跟我出去吧,做鲜花饼!”
来到滇省的这些日子,许红豆已经不止一次的吃过这道甜点,她笑着对阿桂婶问道:
“就是里面有玫瑰花的那个?”
“就是啊,还有乳扇,你们听都没有听说过。走走走,人多好干活儿,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作为一个I人,大麦极度不适应阿桂婶突如其来的热情,她有些羞赧的说道: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阿桂婶撇了撇嘴,指了指大麦,对她大声教训道:
“你看你这个小姑娘,来了之后天天躲在房间里,也不出来见人。你看这个脸色,一点气色都没有,你要出来走一走的,走吧走吧走吧!”
阿桂婶根本不容大麦辩解,就好像赶鸭子上架似的,牵着大麦,领着许红豆和陈南星几人直接离开了小院。
几人走后,在院子里打坐的马丘山难得一见的睁开了双眼,朝着苑门口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轻叹了一声,撩了撩自己的长头发,说道:
“可算是清净了。”
阿桂婶领着几个姑娘直奔宝瓶婶家,还没等进门呢,她那招牌式的大嗓门就吆喝道:
“宝瓶我们来了,哦呀,我还给你带了帮手来!”
许红豆几人进院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穿着传统白族服饰的中年妇人,手上戴着副胶皮手套,正在一堆盆盆罐罐面前忙碌着什么。
阿桂婶领着几个姑娘走到近前,对着几个姑娘介绍道:
“这几位是小院的客人,这个是晓春的阿妈宝瓶婶,这是红豆、大麦和南南!”
李宝瓶笑容很慈祥,她笑着对三个姑娘说道:
“我知道你们几个,夏夏跟我说过,说你们是叶晨带过来的。这个叫大麦的姑娘倒是没见过几次,不过也听说过,是个作家对吧?我去给你们倒点茶吧?”
“不用不用,我们不渴。”许红豆赶忙摆手道。
大麦有些拘谨的摆了摆手,连忙解释道:
“作家不敢当,我就是个爬格子的网络写手,也没什么代表作品,勉强混口饭吃。”
陈南星看着宝瓶婶戴着胶皮手套在一盆乳白色的液体中摁来摁去,有些好奇的问道:
“宝瓶婶你这是在干什么啊?”
“这是在做乳扇。”
宝瓶婶从盆中捞出一片薄如蝉翼的乳白色膜状物,在阳光下近乎透明。她动作利落的将其挂在竹竿上,那膜片便如同一面小旗子般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陈南星凑近观察,有些好奇的伸手想碰,怕弄坏了,又把手缩了回来,说道:
“这就是乳扇?看起来像奶酪,又像豆皮。”
宝瓶婶从竹竿上取下了一片已经半干的乳扇,撕成了几小块分给了几位姑娘,轻声道:
“尝尝看,刚做好的最香。”
许红豆接过放入口中,一股浓郁的奶香立刻在口腔中扩散,带着微微的酸味和甘甜,口感既柔韧又细腻。她眼前一亮,连声称赞道:
“好吃,比我在花都买的那些更香醇!”
一旁的阿桂婶骄傲的挺起了胸膛,对着几人说道:
“那是当然,宝瓶做乳扇的手艺在喜洲数一数二,她用的牛奶都是自家产的奶牛现挤的!”
李宝瓶一边忙碌着,一边笑着说道:
“过去啊家里穷就做这个卖,现在不太做了。那时候做的多的时候,挂的满院子都是。”
大麦小心翼翼的咀嚼着,奶香味让她想起小时候外婆给她买的奶糖,她不禁露出微笑,说道:
“这味道好特别啊。”
宝瓶婶示意她们靠近灶台,只见一口大铁锅里乳白色的液体正微微冒着热气,只见宝瓶婶说道:
“来,我教你们怎么做,这是鲜牛奶,要小火慢煮。”
许红豆注意到了灶台旁放着一个小陶罐,里面盛着淡黄色的液体,不由得有些好奇的指着问道:
“宝瓶婶,这是什么?”
“酸浆,是用上次做乳扇留下的乳清水发酵制成的,点制乳扇全靠它。”宝瓶婶解释道。
只见宝瓶婶将酸浆缓缓倒入锅中,用长木勺轻轻搅拌,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锅中的牛奶渐渐凝结,分离出絮状的凝乳和半透明的乳清。
“哇!像变魔术一样!”陈南星不由得惊叹。
大麦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这一幕,小声说道:
“这原理跟做豆腐差不多,都是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凝固。”
“小姑娘懂得不少嘛。”
宝瓶婶赞许的看了大麦一眼,然后用漏勺将凝乳捞出,放入一个木制模具中,轻轻按压成形,对几个女孩儿介绍道:
“接下来要拉伸,这是最考验手艺的步骤。”
许红豆看着宝瓶婶将那块凝乳像拉面一般反复拉扯,逐渐变成一张薄而均匀的膜片,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她由衷的赞叹:
“宝瓶婶太厉害了,这得练多少年才能这么熟练啊?”
宝瓶婶笑着将拉好的乳扇挂上了竹竿,然后回道:
“我从十二岁跟着阿妈学做乳扇,现在五十多了。做这个急不得,手要稳,心要静。”
这时一旁的阿桂婶拍了拍手,对着几个姑娘说道:
“好啦好啦,姑娘们,乳扇要晾一会儿,我们先来做鲜花饼的馅料,你们都先去洗手!”
许红豆几人跟着阿桂婶来到了院子另一头的石桌前,上面已经摆好了几个大竹筛,里面铺满了深红色的玫瑰花瓣。阿桂婶抓起了一大把花瓣让她们闻,然后自豪的说道:
“这是我们自己种的食用玫瑰,怎么样?闻起来比外面卖的香多了吧?”
陈南星深深吸了一大口,甜而不腻的花香让她迷醉,她轻声道:
“好香啊,这个玫瑰直接就能吃吗?”
阿桂婶这时拿出了一个陶罐,里面是已经腌制好的玫瑰酱,呈现出诱人的紫红色,她对着陈南星解释道:
“要加糖腌制的,这样能去除玫瑰的涩味,还能让花香更浓郁!”
许红豆学着阿桂婶的样子,将新鲜花瓣与白糖层层交替铺在陶罐中,轻轻按压,然后对阿桂婶问道:
“阿桂婶,要腌制多久啊?”
阿桂婶指了指屋檐下整齐排列好的一排小陶罐,然后回道:
“至少要腌制一个月,不过我们有现成的可以用,这些都是去年腌的,味道正好!”
大麦此时也渐渐的融入进来,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腼腆。她好奇的凑近一个打开的罐子,浓郁的花香混合着蜜糖的甜味扑面而来,她喃喃道:
“哇,好香,像香水一样。”
“来,你们试试包馅!”
阿桂婶葱花厨房端出一盆和好的面团和一碗玫瑰酱,开始示范。她薅了一排剂子,取了一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圆片,舀一勺玫瑰酱放在中央,然后像包包子一样收口,再轻轻压成饼状。
三个姑娘里许红豆上手最快,面对阿桂婶的夸奖,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我在老家的时候经常给我妈和我奶奶打下手包饺子,我感觉手法有点类似。”
陈南星则是露怯了,她把面团擀的薄的地方薄,厚的地方厚,馅料塞进去都露馅了。她看着手里不成形的面团,哭笑不得的说道:
“哎呀,看来我没有厨艺天赋。”
宝瓶婶这时走过来对陈南星指导,她温暖粗糙的手覆在陈南星的手上,一边带她感受正常的力度,一边说道:
“没关系,多试几次。这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还不如你呢,看,手指要这样用力。”
大麦在一旁安静的观察,直到阿桂婶塞给她一个面团,说道:
“别光看,眼是懒蛋,手才是好汉,你也试试。”
大麦呆呆的看着手里的面团,有些不知所措。许红豆注意到了大麦的紧张,为了缓解她的情绪,笑着柔声说道:
“大麦,放松一点,就当是在捏你小说里的人物。”
许红豆的这个比喻让大麦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微微上扬,她深吸了一口气,学着许红豆的样子,开始尝试,虽然看起来有些笨笨的,可好歹也似模似样得了。
“对嘛,你看,没那么难吧?”
阿桂婶满意的看着大麦包出来的第一个鲜花饼,虽然形状不太规则,但总算没露馅儿。
阳光透过院里的老梨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五个女人围坐在石桌旁,手上忙碌着,笑声不断。许红豆发现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简单而充实的快乐中,城市的喧嚣和压力仿佛已经离她很远很远。
许红豆只后悔来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太晚了,看着自己身旁的陈南星,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她气色也好了很多,不像刚做完手术那阵儿,脸上带着病态的苍白,现在她已经与正常人无异了,这全都是叶晨的功劳,是他让自己二人找寻到了难得的幸福和快乐。
陈南星看着面前摆着的一排排的鲜花饼,她有些惋惜的说道:
“其实应该把叶晨给拉过来做壮丁的,这家伙厨艺是一绝,毕竟五星级酒店的厨房总监可不是说说的,如果有他在,没准儿现在就可以上锅煎制了。”
阿桂婶倒是还好,她和叶晨只是碰过几面,并不太熟。可是宝瓶婶却感到很诧异,因为夏夏的缘故,她与叶晨很熟,知道叶晨是夏夏师傅谢和顺新收的关门弟子。
只是没想到叶晨有这么优秀的履历,只不过一个厨师界的泰斗,居然跑到凤阳邑村来学习木雕的手艺,这个年轻人的想法,还真是有些难以捉摸呢。
院子里弥漫着玫瑰的甜香和新鲜面团的麦香,,混合着晾晒中的乳扇散发出的淡淡奶香,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据刚才阿桂婶透着小声说,这些东西全都是宝瓶婶为了即将去到魔都的夏夏准备的伴手礼,为的是更快更好的让他融入到魔都的环境。不得不说,父母永远是最爱子女的那个人,这个世上除了他们,很少有人会这么真心实意的关心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