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城外,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城门前的守卫看到后,立刻做出了反应,为首的十数人快速上前拦住了马车,守卫沉声道:
“来人止步,这是崇阳门,寻常人不得入内。”
驾着马车的是一位黑衣老人,他看了看守卫,对身后的车厢道:
“主上,到了!”
马车的帘子被打开,韩万钧雄壮的身体出现在一众人的眼前,他目光平淡,只是轻轻扫过那几人,淡淡开口道:
“怎么,本帅的座驾,你们也敢拦,我走不得吗?”
那些人看到韩万钧后,脸色都是瞬间一变,毫不犹豫的纷纷跪倒在地,抱拳沉声道:
“见过镇国公!”
韩万钧淡淡说道:
“开城门,我要进城!”
那些人下意识点头称是,最后还是那位值守的校尉似乎反应过来什么,他抬头看向韩万钧,又看了看他身后,疑惑道:
“镇国公,今日不是百官迎接吗?为何不见其他人?”
韩万钧淡淡笑道:
“他们走错地方了,所以错过了。无妨,百官不会空等一场的。好了,先开城门吧!”
校尉闻言,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但摄于韩万钧的威势,不敢多言,抬手示意后面开门,等到大门打开,韩万钧返回车厢,顾老架着马车缓缓驶入崇阳门,过了崇阳门后,顾老笑道:
“主上这一手声东击西,怕是要将朝臣得罪个遍了。”
车厢中传来韩万钧的声音道:
“哼,他们本就没憋什么好屁,得罪就得罪了,谁能敢说什么?想要给我来这一出,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顾老想到此刻那些朝臣见到气势汹汹的天狼卫的场景就不免失笑。这一次回京,只是刚刚进城就这么热闹了,等到上了朝,那就更有趣了。
顾老想到这里不仅问道:
“那主上,我们现在是去皇城觐见,还是先回府上?”
“先回国公府!”
......
十里亭外,众人听到骑卒的话,所有人都炸开了锅,议论之声,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的为了挽回尊严,怒斥骑卒在官道疾驰,无视朝廷百官,是大不敬之罪,要治他的罪。有的则是在控诉韩万钧让他们白等一场不说,还派人恐吓朝臣,实在有违礼制,扬言要参他一本。
大部分敢如此说话的都是六部尚书又或者是那些御史言官之流,其余品级较低的朝臣却不敢直接控诉镇国公,只能小声议论此事。
程知闲与杨邺听闻那骑卒所言,脸色各有不同,程知闲是有些意外,韩万钧竟然会反将一军,将所有人都抛在这里,独自入城了,这无疑是在说他看不上所谓的百官相迎,直接打了所有人的脸,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要知道为官之道与为人处世没什么区别,你要是将所有人都得罪完了,那在官场上便要寸步难行,迟早被排挤离去,可韩万钧却偏偏这么做了,不但如此,还故意让自己的亲卫前来此地,就是故意要让众人难堪生怕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这样的事。
程知闲露出一丝苦笑来,自己本以为已经对这位镇国公很是重视了,现在看来依旧有些小看他的魄力了。他想到这里,不禁下意识的看向一旁坐在那里不动声色的杨邺。
杨邺眼神深邃,不见有怒色,反而是在听到身后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后,忽然笑了出来,随后他轻轻叹了口气道:
“好一个镇国公啊,这才是我认识的韩万钧,比我预想的还要厉害,反将一军,这一手反其道而行之,实在是漂亮啊。陛下,看来你的算盘又一次落空了。”
他喃喃自语完后,缓缓站起身来,身后的随从立刻要上前搀扶,却被他摆摆手拦住了,他看了那骑卒一眼,随后对程知闲说道:
“回去吧!”
说完后,他率先向着来时的路走去,程知闲会意,大步跟在身后,同时招呼百官返回。
一场所谓的百官相迎,却以这么儿戏的形式潦草收场,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皇宫中,始终坐在凉亭中,等候外边消息的皇帝李执,望着眼前的湖泊,里面嬉戏的鲤鱼正在欢腾跳跃着,没人知晓他在想些什么,但熟悉他的人都知晓,这个时候的他是不能被打扰的。
过了好一会后,一位穿着锦缎龙鱼服的中年男子,缓缓从廊道走来,在凉亭外躬身行礼,皇帝不曾转头,只是淡淡问道:
“怎么样了?回来了吗?”
那人抱拳道:
“启禀陛下,镇国公回来了,但....百官却并未能够相迎。”
皇帝眼神微动,淡淡说道:
“怎么回事?朕不是要求他们去十里外相迎吗?他们敢忤逆朕?”
那人沉声道:
“百官并未抗旨,是镇国公避开了他们。”
皇帝终于转头,眼中多少有些好奇,轻声道:
“详细说说!”
那人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说了一遍,皇帝李执先是沉默了一下,随后冷笑道:
“好一个下马威啊,骑军冲阵,威慑百官,镇国公不愧是镇国公,普天之下,敢在京都十里之内这样做的,也就他这么一位了吧。这哪里是在打百官的脸,这是在给朕示威呢。”
那名中年人犹豫了一下后,轻声道:
“陛下,除此之外,暗卫调查出,还有一件事情,臣...”
皇帝皱眉道:
“支支吾吾的做什么,调查出了什么就说,朕让你执掌影卫,就是因为对你足够信任,任何事情,都不必忌讳,更不能隐瞒。”
中年人正是新的影卫统领,自从陈平在书院一事后,被李扶摇废去修为,同时与皇帝约定,将其关押深牢后,影卫统领一职,就落在了此人身上,他虽然在修为上不及陈平这位执掌影卫多年的明悟境强者,但本身也有不灭境修为,而且由于特殊身份缘故,深得皇帝信赖,才能成为这大夏暗中的一位实权大人物。他听到皇帝的话后,立刻低头抱拳道:
“臣遵命,臣明白。”
随后他不再犹豫,快速说道:
“在镇国公入京前,见了一个人,随后才会选择避开了百官,那个人是...二皇子和前任首辅孙望。”
皇帝眼神微微一凝,神色立刻沉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