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牧不知道怎么回答李世民时,
长乐和豫章也听到这消息,赶了过来。
“老爷,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那什么,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怎么不能来?他们都这么对你了,你还给她们搭遮阳伞?”
“都是亲戚吗,关系不能闹的太僵。”
“你这败家老爷们,他们这是在给父皇施压,让父皇办你,你还替他们着想?给她们搭遮阳伞?有这功夫,咱去看看蚂蚁爬树他不香吗?”
“长乐,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都是亲戚,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关系闹的太僵,陛下面子上也过不去不是。”
看到张牧被自己两个闺女缠住,李世民仔仔细细听着,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张牧到底想干嘛。
看到李世民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再看到长乐和豫章也是步步紧逼,张牧知道必须说点什么才能过关。
“好吧,别闹了,我明说了。我是怕他们中有人热死,万一有人热死在这,咋整?现在百姓都传言是我殴打了荆王叔,这才有这一幕。我就是不想把这件事弄的太糟,让你们姐妹夹在中间为难。”
张牧说到这,立马戏精上身,挤出两滴泪水。
“你知道这半个月我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吗?自从这帮亲戚到玄武门来,我是一天好觉都没睡过。一边是看着你们姐妹长大的亲戚,一边是要照顾你们后半生的夫君,这两边有了矛盾,你们姐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看着你们为难,我是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老爷,别说了,这亲戚咱不要了。”
“老爷,咱不在这犯贱,咱回家。”
“不行,我们就这么走了,陛下咋办?我作为女婿,不也得为老丈人,丈母娘考虑吗?所以,我就想着给她们搭个遮阳伞,让他们心中的怨恨找一些,陛下再处理这事也容易一些。”
“老爷,可是我们心疼你。”长乐和豫章一边说一边扑到张牧怀里。
“心疼我?你们就是再心疼我,也不能阻止我为丈母娘和老丈人考虑问题。这样,你们如果心疼我,就多给我生几个孩子。”
“老爷,那我们回家等你。”
…………
李世民:“……………”
“你们能不能不要在朕面前说这话?”
可此时谁搭理他?长乐和豫章赶回家洗澡,张牧忙着指挥工人干活。
李世民虽然不大相信张牧刚刚的说辞,可是又想不到张牧准备搞什么鬼,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直接带着早已经香汗淋漓的长孙无垢回宫。
此时铁伞已经搭建的差不多,只剩下一些细节在忙活。
张牧仔细看了,孟中有办事不错。
一百零八根铁棒,成“回”字行树立在玄武门前广场上,撑起一张一张铁皮拼凑在一起的大铁皮,四面八方又用一百零八根绳子固定在,十步开外的地面刚刚砸进去的铁钉上。
地面上,又有一百零八根铁条横七竖八交连接一百零八根天棒。
尤其是顶子上那根长长的铁旗杆,上面挂了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更是威风凛凛。
张牧仔细观察一番,还不错,至少能承受八级台风的摧残。
张牧在铁伞里走一圈后,直接出来冲正准备带工人回去的孟中有说道:
“那个谁,小孟,去,弄冰块过来,将这铁伞里的气温给打下来。”
“东家,你是认真的?这么大的铁伞,四面又没有墙,把这温度打下来,那得多少冰块?”
“让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听到张牧这话,孟中有凑到张牧面前小声说道:
“牧哥,咱们做铁伞,就是一次性的东西,做完就完事了。这冰块可是消耗品,很快就会化完,还要再加。这可是无底洞,得花多少钱啊。”
“要不了多少,应该快了。你按我说的办就是,其他的无需考虑。”
等孟中有带着行人运了大量冰块过来,摆进铁伞下后,张牧大咧咧说道:
“各位亲戚,你们人数众多,又辈分不一,我也没法一一喊人,你们海涵。遮阳伞给你们做好了,冰块也给你们放好了。每隔两个时辰,我会派人给你们送一次冰块过来。冰块融化会有水你们可以坐在那些铁条上,这样衣服就不会湿。”
听到张牧这话,这帮皇亲国戚立马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是来逼陛下收拾人家的,结果现在呢?人家替自己考虑的如此细致,仔细一想,自己还真是有那么一点过分。
可一想到一天有一贯钱财收入,众人的脸色立马又冷淡下来。
对于这些,张牧是不在乎的,直接转身打道回府。看着围观的吃瓜群众,张牧边走边向他们行礼。
看到张牧如此谦逊有礼,围观的吃瓜群众也是连连称赞。
接下来一连一天,张牧都是着实每隔两个时辰送一次冰块过来,直到这天。
一大清早东方就出现早霞,也就是火烧云,整个东方半边天都被烧红,映的整个大地都是红色。
看到这,张牧大喜。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后世小学生都知道的事,自己怎么能忘记?
这一天,张牧很是开心,除了吃饭就是唱歌,反反复复唱着:
“等了你那么久,盼了那么久。见你一面就能把你刻在我心头………”
等到午饭时分,早霞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乌云,黑压压的乌云。
乌云压的很低,低到好像就在头顶上,伸手一摸就能摸到。
此时的玄武门前面,一百多皇亲国戚那叫一个后怕。
还好张牧干了一件好事,给弄了个大铁伞,不然等怎么躲雨?
看着黑漆漆的天空,一百多个皇亲国戚不由自主往中间挤了挤。
此时所有人都想着抱团取暖,争取毫发无损的度过这即将到来的倾盆暴雨。
可是汉王李元昌哪里会这么想?
其他人不了解张牧,李元昌怎么可能不了解张牧?要说这帮皇亲国戚中,李元昌和张牧打交道的次数最多,李元昌太了解张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