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听了后,立即对小德张说:“张总管,这些日子你亲自去御膳房督促检查,让御膳房做出让老佛爷满意的膳食,且要营养丰富,保证让老佛爷的精神状况尽快恢复起来。”
“嗻,大总管,奴才知道了。”小德张信誓旦旦地保证说。
慈禧老佛爷按照太医医嘱,吃了药,静养了一些日子,精神状况也好了许多,她的心情也愉悦多了。
这天,慈禧老佛爷和陪在她身边的李莲英、崔玉贵和小德张唠嗑说:“哀家病的这些日子,多亏你们三个奴才对哀家的精心伺候,哀家才好多了,哀家真应该好好赏赐你们才对。”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也许慈禧老佛爷感觉到她大限将至,说话客气了许多,平和了许多,和蔼了许多。
“老佛爷,您过奖了,侍奉您是我们的职责,只要老佛爷病情恢复得快,奴才心里就高兴,就快乐。”李莲英讨好地说。
“对,大总管说的对,老佛爷您就是咱大清国的舵手,定海神针。您的健康关乎着咱大清国的兴衰,奴才们不尽心侍奉您,就是奴才们对不起大清国的所有臣民,是会被大清国的所有臣民唾弃和责骂的。”崔玉贵也不甘示弱,接着谄媚地说。
小德张见李莲英和崔玉贵二位总管拍慈禧老佛爷的马屁,自然不敢落后,也谄媚地说:“老佛爷,二位总管所言极是,奴才非常赞同。奴才祝愿老佛爷早日身体痊愈,恢复健康,咱大清国还等着您掌舵呢!”
慈禧老佛爷听着她宠爱的这三位太监的暖心话,心里热烘烘的,舒服极了。
“你们三个奴才就嘴甜,就会耍嘴皮子说好话,哄哀家高兴。你还别说,哀家还真离不开你们这三个奴才。没有你们这三个奴才,哀家真不知道心里有多苦闷,有些话儿向谁去诉说。”慈禧老佛爷慢悠悠地说。
其实,慈禧老佛爷的这番话,确实是她的心里话,是真话。
她有些心里话,也只能对这三个人说说,不会向其他人去诉说的,因为其他人不安全。
她的心里话,只有对这三个奴才说了才最放心,最安全。
谁知,慈禧老佛爷的病情没好上几天,又变怀了,而且比以前变得更厉害了。肚子疼得厉害,有时候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李莲英、崔玉贵和小德张看着慈禧老佛爷肚子疼得在床上直打滚,把他们急得头上直冒热汗,不停地给慈禧老佛爷揉肚子。
李莲英没办法,又派人去到民间找郎中,寻找民间的偏方子,来给慈禧老佛爷治肚子疼。
不久,有人找来一个民间郎中,说会治慈禧老佛爷肚子疼的病。
李莲英立即把这个郎中带到了慈禧老佛爷的寝宫,让他给慈禧老佛爷把脉看病。
这个郎中给慈禧老佛爷把脉号诊后说:“启禀老佛爷,您得的这是疟疾病,没啥大碍,草民给您开几副民间土方子,您喝了草民开的药,疟疾病很快就会好的。”
“好,借你吉言,但愿如此。但是,如果你开的药方子治不好老佛爷的疟疾病,本总管对你就不客气了,非扒了你的皮不可。”李莲英大总管恐吓这个民间郎中说。
“请老佛爷和大总管放心,草民岂敢哄骗老佛爷和大总管。草民这是治愈疟疾的民间偏方,特别管用。只要老佛爷按照草民的说法按时吃了这几副草药,老佛爷的疟疾病就会药到病除,老佛爷很快就会痊愈的。”民间郎中信誓旦旦地给慈禧老佛爷和李莲英大总管打包票说。
“好,本总管就相信你的话,你快给老佛爷开药方子吧,让老佛爷尽快吃药。”
“是,大总管,草民马上就给老佛爷开药方子。”民间郎中不亢不卑地说。
民间郎中开好偏方子,李莲英大总管立刻派人去太医院药房里抓药,熬药。
很快,药被熬好端上来。
李莲英大总管忙接过药碗,跪在慈禧老佛爷的面前说:“老佛爷,药熬好了,您喝吧!”
慈禧老佛爷看着跪在她面前手里端着药碗的李莲英,眉头紧皱得拧成了一个疙瘩,说道:“小李子,这药真的管用吗?哀家真的不想喝,这些药太苦了,哀家一喝就要呕吐。”
小德张见状,赶紧下跪说:“老佛爷,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不苦的药一定不是好药,好药一定是苦的。您老人家就闭着眼睛喝吧。喝了这些药,老佛爷您就会很快好起来的。您可不能躺下啊,您躺下,大清国怎么办啊?大清国还等着您掌舵呢!”
小德张一番掏心掏肺的话,感动得躺在软榻上的慈禧老佛爷泪眼婆娑。
“小德张啊,你可真会说话,哀家就听你的,把这药喝了。哀家也想尽快好起来。”慈禧老佛爷看着小德张说。
随后,慈禧老佛爷在崔玉贵和小德张的搀扶下坐起来,李莲英小心翼翼地把药碗端到慈禧老佛爷的面前,说:“老佛爷,您喝吧!”
慈禧老佛爷微微张开嘴,“嗯”了一声。
李莲英忙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一勺一勺地给慈禧老佛爷喂药。
慈禧老佛爷喝一口,停一会儿,休息一下,缓一缓,再喝一口。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慈禧老佛爷才算把这一碗药喝下去。
慈禧老佛爷连续喝了这个民间郎中的药三天后,她的虐疾病果然好转了,肚子不疼了。
慈禧老佛爷大喜,给那个民间郎中大大的赏赐了一下,放他回家去了。
此后的日子里,李莲英大总管按时来给慈禧老佛爷梳头,崔玉贵和小德张负责老佛爷的穿戴和吃饭,慈禧老佛爷的身体恢复的很快,逐渐好起来了。
虽然慈禧老佛爷的身体比往常好多了,但是他们这些人心里都很清楚,慈禧老佛爷已经到了日薄西山,垂垂老矣的时候,马上就会大限将至。
他们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把这种残酷的现实说出来罢了。
为了防止慈禧老佛爷不出现任何意外,李莲英、崔玉贵和小德张开始轮流排班在晚上侍寝慈禧老佛爷,以防不测。
侍寝了一段时间,由于李莲英和崔玉贵年龄大了,晚上频繁地侍寝慈禧老佛爷,身体有点吃不消,只好重新制定了值班安排表。
一周内,李莲英和崔玉贵各侍寝一晚上,其他晚上有小德张侍寝,原因是小德张岁数小,年纪轻,精力充沛。
这样一来,小德张侍寝慈禧老佛爷的日子就多起来,小德张接触慈禧老佛爷的时间也多了,他可以倾听慈禧老佛爷的一些心里话,侍奉慈禧老佛爷就更加无微不至,周到细致,慈禧老佛爷对小德张也就越来越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