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弟,可休息了?”
身披长袍的杨彦全立于房门外,一脸平静的听着房门嬉笑声,杨彦全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但棋局已开,落子无悔。
片刻后,房门传来女子的不悦声以及赵孟启的喝责:“穿戴好衣物先回去!”
门初开,赵孟启笑迎杨彦全入门。
“杨兄可真会挑时候,小弟的好梦都被你搅扰了。”赵孟启虽是责怪语气,但全无怒意。
杨彦全立在门前,纹丝不动道:“赵贤弟莫怪,愚兄心中有苦闷,赵贤弟可愿陪愚兄在庭院中走两步?”
“好说,走便是。”
赵孟启其实也挺开心的,这算是杨彦全第一次主动找自己闲聊,看来之前的勤殷还是有作用的。
“且披件衣物,夜间天凉。”杨彦全转身走下台阶,顿住身形,回头叮嘱道。
“好。”
这样不经意的小关心让赵孟启想起了长兄全执全伯宰,长兄寡言少笑,喜静好书,对人待物都很严肃,阖府上下都怕他,就连父亲都说其从小到大绷的太紧了。
不过全执对两位弟弟很好,面严心慈,常有关切之语。
话说回来,长兄全执字伯宰,二兄全肃字仲严,眼着这位三哥应是叔贤,而自己当得一个季孜,应该是孜,父亲对自己的教诲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勤勉二字。
就在赵孟启脑中开小差之际,二人到了廊下。
“赵贤弟一看就出自于钟鸣鼎食之家,小时候过的很不错吧。”杨彦全负手立于廊中,抬头仰望冬月。
今日是月末,天空弦月照孤影。
“尚可。”
赵孟启说的有面红羞愧,他年少时是全绩权力顶峰时期。
淳佑年间啊,全绩顶着朝堂内外的压力施行变法,朝庭几乎是全绩的一言堂,视三公九卿为摆设,斥王侯大臣如儿孙,就连赵官家也时常被全绩反驳,旨不出中书,令不达门下,逢朝会先在雍王府中开小会,整个朝堂新党独步,旧党龟缩敢怒而不敢言,且常被全绩当成反面教材,拿出来抽上两巴掌,唯一的作用就是那只鸡。
全绩临朝,剑屐上殿,朝堂外巴结的人从临安府排到了会稽山阴,可想而知赵孟启年少时生活是何等优渥。
“杨某七八岁时丧母,与野狗争食,与乞儿为伍,常是饥肠辘辘,体弱时迎风便倒,也是如此冬日饿晕在雪地中,若未被慈幼局的长者捡了去,只怕赵贤弟今日就见不到杨某了。
慈幼局虽有一口吃食吊命,但也是功利之所,每日杂活不断,凡有力不及,必受斥责辱骂,抱团欺凌他人者比比皆是。
年稍长,外派活计,所得七成上缴慈幼局,春秋两季还要征召役夫,县君一句话便使杨某在城头上搬了近一年石头,摔伤了左腿。
起初并不严重,只需几副药材,半月静养便可康复,但衙卒可不管这些,日日催杨某上工,若不去便鞭打。
前后只休息了三日,杨某城上搬石头,每每腿疼,伴有渗血,后而麻木,左腿便比常人短了一些。”杨彦全平静诉说,脸上看不出悲喜。
赵孟启却听得十分难受,原来三哥受了这么多的苦:“慈幼局本是官营救助贫困老幼,却如此功利!还有那县君着实庸碌不明,衙卒又狐假虎威,气煞我也。”
“呵,非一人之过也。与赵贤弟闲聊许久,杨某心中也顺畅了不少,却有一事要赵贤弟帮杨某拿个主意。”杨彦全的苦情戏码叠加到头了,接下来就是图穷匕见:“赵贤弟,如果有蒙古人找上你,让你作为内应,行苟且叛国之事,推翻大宋朝廷,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杨彦全的选择,不装了,直接摊牌了,假借友人身份把自己所处的困境告诉大宋未来的皇帝!
“什么?背叛朝廷!这这……”赵孟启哪里经历过这种事情,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不怕告诉赵贤弟,本来杨某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寨而已,但杨某长得像全平章,才引来了这么多的麻烦事,性命攸关,杨某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杨彦全一副把赵孟启当做自己人的表情,眼中的苦涩两难不加掩饰。
杨彦全竟然开了口,就已经坚定了接下来要走的路。
赵孟启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自己必须帮助杨彦全,不能让自家兄弟走向歧途:“杨兄何须踌躇?蒙古人非我族类,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绝对只是利用杨兄而已,一旦目的达成,视杨兄为弃子。届时杨兄如何自处?不忠不义之人天地难容啊!”
“唉!杨某何尝又不知道呢?就在昨日……”杨彦全将杨琏真迦来找自己的事情和盘告知赵孟启,又担心赵孟启有疑,便又把在谷县发生的事择情相告。
“杨兄糊涂啊,为何不第一时间上报朝廷?若官家得知,也不会让杨兄深陷泥潭之中。”赵孟启将故事代入己身,对杨彦全的责怪全无,满心皆为对兄弟的担忧。
没曾想自家兄长过得这么艰难啊!自己早些知道就好了,定可助兄长一臂之力,但听兄长口气只是为了自保。
幸好幸好,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
“赵贤弟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蒙古人在大宋境内渗透多年,有多少人投敌尚不可知,且杨某位卑权轻,哪有资格上报朝廷?”
杨彦全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杨琏真迦就算再精明也不会料到大宋储君与自己同行。不然的话杨琏真迦的目标早就是赵孟启了。
杀了赵孟启可比袭掠武清城带来的影响大的多。
“那杨兄接下来想怎么做?”赵孟启心中一紧:杨兄你可一定要选对呀,全家世代忠良可容不下一个叛国之徒。
“若只杨某一人,自是安身立命为先。但涉及如此多的百姓安危,杨某有何颜面苟且偷生!杨某决定率领押木队截击蒙古人,大不了一死而已!”杨彦全一脸决然,心中却笑道:此之谓一石二鸟也!
“善!大善!小弟果然没有看错杨兄,杨兄真乃忠义之人,吾辈之楷模也!”
“赵贤弟谬赞了,愚兄虽有向死之心,但只恐力有未逮。愚兄此处有一封写给李府君的书信,赵贤弟可愿帮愚兄走一遭,请来援兵共剿贼人!”
“这有何难!我让张弘范去,我与兄长共进退。”
“不可,此事只能赵贤弟去,张弘范区区一介家奴只恐难见李府君。”
“这……好吧。我一定速去速回,兄长决不可亲自涉险。”赵孟启不由的心中感慨:兄长,咱们这是相见不可相认。待弟弟一定请父亲出面,让兄长认祖归宗。现在弟弟我就当一个别人家的权贵子弟吧。
“好,一言为定。”
杨彦全拍了拍赵孟启的肩膀,心中长舒了一口气:好家伙,让你留下还了得,要是瞧出了破绽,杨某浪子回头的忠义金身不得破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