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元吉终于下车,陛下立即板起脸:“好一个你个小色胚,终于下来了,朕等的花儿都要谢了,快,前面带路,赶紧的。”
意识到还有大事要做,李元吉赶紧强行压下心中的忐忑,屁颠屁颠地跑过去,然后带着陛下、父亲、哥哥一行人缓缓走入校武场。
此时,六万将士正如钟一般端坐于战马之上,安静地等待着主将的归来,一瞥见他,立即转过脑袋,毕恭毕敬地行着注目之礼。这就是他们的将军,年纪比他们所有人都小,但是本事却比所有人都大。说是他们的将军,但是脱了将军铠甲,更像他们的弟弟,甚至是子侄。但是,他们的眼里并没有半点怠慢、轻视,有的只有心悦诚服、高山仰止。
只不过,视线刚移过来,小将军身后的一个人也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人身着黄色锦袍,头戴金色冕旒,被人簇拥在最中间,如鹤立鸡群,格外显眼。
“黄袍金冕!?”将士们身体一震,他们虽然都是来自偏远之地的农民子弟,活这么大,见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县城里的知县,但是也都明白黄色的锦袍、金色的冕旒所代表的特殊含义,所以,心里顿时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不过震惊归震惊,他们并没有丝毫的慌乱,整个校武场依然安静肃穆,他们依然端坐如初,这大半年的训练确实有效,成果可见一斑。
见四下的士兵皆双眼圆睁,如虎一般紧紧地盯着自己,李敬贤、李元修突然感觉有些莫名的紧张,心脏不禁“咚咚咚”得狂跳起来。他们赶紧抬头去看李元吉,见他身形挺拔如松、神色如常,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风、从容自在,当即感觉底气大增,这才赶紧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魄力、胆识,他们确实不是普通人,但是这般震撼的场面却还是第一次见,所以心中难免会会生出阵阵压迫感。
走到校武场中央的土丘前,李元吉带着一行人拾级而上,径直登上最上面的高台。这里是军营的最高处,视野自然不同于下面,放眼望去,六万大军环绕四周,如众星拱月一般,只看一眼便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李元吉右移一步,把陛下让出来,然后沉声高喊:“将士们!陛下御驾亲至,来看望我们来了!”
此话说完,六万将士立即在各自上官的带领下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抬臂抱拳,齐齐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听着这惊天动地的龙吟虎啸,陛下身躯一震,感觉身体内血液仿佛一下燃起来了一样,于是立即往前一步,大喊:“诸位将士,免礼平身!”
这话一出,众将士立即起身,然后再次跃上战马,动作如行云流水,如刀砍斧剁一般齐。
陛下嘴角翘起,眉眼含笑,很显然,这个结果他极为满意。随后又气沉丹田,放声大喊:“
将士们!
一转眼,你们已经在这里度过了大半年的辛劳时光。这大半年来,你们顶严寒冒酷暑,在这方寸之地摸爬滚打、认真训练。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无一人退缩,无一日懈怠,你们真的受苦了。不过你们放心,你们所吃之苦、所受之累,朕全知晓,大楚的百姓也全知晓。将士们!现在朕就代表朝廷、代表百姓,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说着真的抱住拳头,深深地弯下腰。
见此情形,众将士赶紧抱拳回礼。
礼毕,陛下再次开口:“
如今,我们大楚虽蒸蒸日上,但边疆仍不安宁,北边,狼克蛮夷仍在肆虐,西边、南边,犯我边境之事也时有发生,我们国家并不安全,我们的父老乡亲依然深受其害。幸好,大楚还有你们,今日,你们将远赴战场,主动出击,重创敌人,消灭他们的嚣张气焰。朕告诉你们,接下来你们要打的绝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是一场生存之战、立威之战。此战若成,不仅能为我们的黎民百姓、我们的子孙后代,争一个万世太平。更能为我们大楚一雪前耻,从此屹立于世界之巅!
朕知道,此去万分凶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安然无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安返回故乡。但是,朕向你们保证,你们的每一滴血都不会白流,你们的名字将永载史册,你们的功绩将传颂千年、万年!
将士们,朕等着你们,等你们带着胜利的捷报归来。待那时,朕必定带领文武百官为你们牵马,为你们接风洗尘。
”喊到这里,陛下再次抬臂抱拳,“将士们!朕相信你们!朕等着你们的凯旋!”
见此情形,众将士立即抱住拳头,齐声高呼:“谢谢陛下圣恩,此去一战,我们必将拼尽全力,击败敌寇,凯旋归来!凯旋归来!凯旋归来!凯旋归来!”
其实为了绝对保密,这个北征草原的计划到现在也未公开,所以将士们虽然知道今天即将出征,但是去哪里?打谁?他们全然不知。不过他们不慌也不急,这大半年,他们的确为训练倾尽了全力,成果他们也看到了,他们对自己、也对自己同袍充满信心,所以他们不害怕,因为他们感觉就算是天兵下凡,他们也敢抽出刀剑,与之战上一番。
听着将士们的山呼海啸,陛下又感觉一阵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若不是身份不允许,他也想带上刀剑,跟着将士们一起征战草原。片刻后,转过神来,正对李元吉,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突然抬起双臂,抓住他的肩膀,动情道:“小子,朕、整个大楚现在就托付给你了。”
李元吉神色坚毅,斩钉截铁道:“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所能,踏平草原,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陛下又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拍:“朕等你凯旋!”
李元吉重重地点了点脑袋,然后转过身去,大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将士们!可愿随本将军一同出征,为大楚而战?”
众士卒立即山呼:“为大楚而战!为大楚而战!为大楚而战!”
“好!”李元吉大喊,“出征!!!”
话音未落,众将士便已动起来,以军阵为单位依次列队,然后启程,出征!
见六万大军忙而不乱,行动迅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整齐划一,陛下一行人心中的底气当即又增长一分。狼克人是强,但是他们相信这支军队,相信他们一定会赢得最终的胜利,凯旋归来。
李敬贤、李元修转过头来看着李元吉,眼里充满了骄傲,因为他们知道这全是他的孩子(弟弟)的功劳。
见大部队踏上征程,李元吉也转过身来,看着父亲和兄长。
李敬贤、李元修立即冲过去,紧紧地拥住他,动情地叮嘱:“一定要回来,平平安安地回来。”
“我会的。”李元吉认真地点点头,然后挣脱两人的拥抱,毅然决然地走下土丘。
李元吉还是放不下文秀,所以又绕道走到文秀乘坐的銮驾前。
透过窗帘的一角看到夫君赶过来,文秀眼里的泪水再次“哗哗哗”地流下来,她真的想冲出去,紧紧地抱住他。但是考虑到自己是女眷,怕自己贸然出现给夫君带来不好的影响,这才强行按住这股冲动。见视线模糊,她又立即抬起手臂,飞速擦干眼泪,直直地盯着他,
李元吉努力挤出笑容,温柔道:“我走啦,你,还有娘,一定要保重。”
“嗯!”文秀使劲地点脑袋,随后又赶紧出声叮嘱,“你也是,一定要平安地回来。”
李元吉赶紧摆出一脸的自信:“当然,我肯定能回来!”说完立即扬鞭打马,飞速离开。
文秀急忙掀开窗帘,紧紧盯着夫君的背影,直到看不见,这才坐回来,然后扑入娘亲的怀里,“呜呜呜”地哭起来。
公主刚才也特别想和李元吉说说话,然而文秀一直“霸占”着窗户,她迟迟找不到机会。最后听他打马离开,心一下沉入谷底,随即悄悄地移回原位,落寞地坐下来。
驶出军营,李元吉立即挥鞭提速,带领着大军朝西南方赶。经过七日七夜的日夜兼程,终于在第八日早上抵达那座熟悉的城市——武威城。
一见到武威城,李元吉就想起了怜儿,还有文秀让他转交的那封信。其实,这封信他一点也不想送,更没有见怜儿的打算。因为他了解这个傻姑娘,若是听说自己要去打仗,必然会跟着,但是这可是战争,他实在不想她跟着自己冒险。再者,他也不知道文秀那信里写的是什么,万一是伤人的话怎么办?他也不想怜儿受到伤害。但是一想到此行生死难料,他又觉得心里特别慌。是的,他是答应了家人要平安回家,他也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但是刀剑可不长眼,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如果死时见不到怜儿最后一面,他肯定会觉得遗憾。他也知道那傻姑娘在等自己,如果见不到自己最后一面,他也想不到她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所以,犹豫再三,他最终还是决定偷偷去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