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城,未央宫。
距离上次朝会并未过去多久,但气氛却比之前更加凝重。
那封来自青州超玩会、代表着青州牧归藏与徐州牧慕容海意志的书信。
此刻正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在文武百官手中传递,灼烧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小黄门尖细的声音刚刚将信中的核心内容诵读完毕。
“……青州牧归藏、徐州牧慕容海,并青、徐、兖、豫四州士民之望,联名上表,恳请朝廷体察曹孟德公之德才,加封王爵,统领青、兖、徐、豫四州军政,以安中原……”
话音未落,殿堂之内已然炸开了锅。
“果不其然!果不其然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捶胸顿足,声音悲愤。
“吕奉先开了这个头,这一个个的,就都按捺不住,跑来讨要封王了!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
旁边一位官员阴阳怪气地接话道:“反正这天下已经有了一个南越王,一个北地王,再多一个中原王,也无妨嘛!”
“不如干脆回到战国时期,七王争霸,让陛下当个垂拱而治的周天子算了!”
这话语中的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简直可笑!荒唐!”又一人出列,怒目圆睁。
“照此下去,日后这天下岂不是要王旗遍地?”
“走到哪里,我等朝廷命官,都要向这些所谓的‘王爷’匍匐行礼?纲常何在!礼法何存!”
“定是那曹孟德,心有不甘,见吕布封王,便暗中蹿腾青徐二州,搞出这等事情!”
“北地王已经有了,他还想要个中原王?胃口倒是不小!”
“给他又何妨?让他们这些枭雄自己去争个你死我活!”
“哼!今日给了曹操,明日那江东孙伯符,是不是也要派人来讨要个江东王?”
“还有那刘玄德,窝在蜀地,来个西蜀王岂不美哉?连西凉的马寿成,也能混个西凉王当当!”
“人人皆王,这天下还要朝廷何用?还要我等百官何用?!”
……
激烈的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大殿的穹顶。
恐慌、愤怒、讥讽、无奈,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所有人都意识到,有了第一个,第二个,就必然会有第三个,第四个……这煌煌大汉,眼看就要重蹈战国覆辙,陷入裂土封王的混乱局面。
时代的车轮仿佛在倒转,礼乐崩坏,让许多恪守忠君之道的老臣感到窒息般的绝望,他们看不清这背后的推手,只能将怒火倾泻在这些“僭越”的诸侯身上。
就在这喧嚣达到顶峰之时,端坐于侧座之上的贾诩,轻轻咳嗽了一声。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让沸腾的大殿渐渐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这位实际掌控朝堂的太尉身上。
贾诩缓缓起身,面容依旧平静,但眼神却锐利如刀,扫过下方众臣。
“诸位,吵也吵了,闹也闹了,该听老夫一言了。”
“南越王韩星河,于国战危难之际,力挽狂澜,阻敌于国门之外,此乃不世之功,朝廷论功行赏,赐其王爵,理所应当!”
“北地王吕布,多年来戍卫京畿,匡扶社稷,若无他与其麾下将士浴血奋战,便无今日朝廷之安稳!”
“其功勋,有目共睹,封王亦是朝廷恩赐,彰显陛下不忘功臣之心!”
“然,曹孟德,虽有微末功绩,但其昔日行为不端,曾对当今圣上有非礼之举,德行有亏!”
“若封此等德行之人为王,岂非让天下人耻笑朝廷无人,耻笑陛下昏聩?朝廷颜面何存?陛下威严何在?”
“故此,朝廷决议,驳回青、徐二州所请!曹孟德,不得封王!”
“并且,自今日起,除非立下擎天保驾、再造山河之不世奇功,并经朝廷公议,任何人等,不得再行请封王爵!”
“所有提及此事者,一律驳回!此令,即刻生效,通传天下!”
“哗——!”
满堂文武再次被震惊得无以复加,一个个面面相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简直是明目张胆的双重标准!
之前所有人反对吕布封王时,你贾诩力排众议,强行推动。
如今大家都觉得既然开了口子,再多一个也无所谓时,你贾诩又跳出来极力反对,还把曹操的“德行”问题抬出来当挡箭牌?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简直是把满朝文武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显得所有人的脑子加起来,都不如他贾文和一人转得快!
这已不仅仅是偏袒,几乎是赤裸裸地宣告——王爵,就是我贾诩用来赏赐“自己人”的工具!
朝廷的回复,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回了青州,摆在了归藏和超玩会一众核心管理者的面前。
信中没有一句提及曹操过往的功绩,通篇都是对其“德行有亏”的指责,以及义正辞严的拒绝和大道理。
看完回信,超玩会的管理们全都懵了,随即一股被戏耍的怒火直冲头顶。
“尼玛的!韩星河能封!吕布能封!凭什么到我们这里就不能封?!”
“这特么纯纯的针对!赤裸裸的黑幕!”
“贾诩这老狐狸,也太偏心了!他就不怕我们一怒之下,反了他这鸟朝廷?!”
“反?你觉得朝廷现在怕我们反吗?”一个相对冷静的管理苦笑道。
“朝廷新募了十万骑兵,步兵扩军三十万!”
“手握霍去病、吕布、韩星河、袁绍四张王牌!兵精粮足,猛将如云!他们巴不得我们跳出来,好有借口收拾中原呢!”
“贾诩这就是在故意逼我们!想把我们当成下一个目标!”
“太不公平了!整个中原,我们能扶持的、有名望有能力的,只有曹孟德!”
“除了他,我们哪里去找那么多历史名将?没有名将加持,我们的军队属性根本上不去,根本做不大做强!”
管理们义愤填膺,却又感到一阵无力。
在绝对的实力和“官方”背书面前,他们的抗争显得如此苍白。
与此同时,朝廷不仅拒绝了曹操的封王请求,更以八百里加急向各州郡发布公告。
严肃申明“非擎天之功不得封王”的决定,严厉禁止任何人再向朝廷请封王爵,试图从源头上掐断这股风潮。
而与青徐的憋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地王吕布的声望如日中天。
朝廷的正式册封如同最有效的招贤榜,每日都有大量慕名而来的玩家和流民涌入冀州,带来人口、劳力乃至兵源。
吕布麾下的势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然而,北地王的王座之下,并非一片坦途。
并州牧张燕,很快便收到了由陈宫执笔、以北地王名义发出的信件,要求他认清形势,向北地王效忠,将并州纳入统治。
张燕,黑山军出身,与张白骑同为黄巾军残部中最具威望的首领之一。
他们连昔日并州刺史丁原都敢袭杀,骨子里充满了对权威的反叛与桀骜。
面对吕布这“天上掉下来”的王爵和咄咄逼人的命令,他的回应简单而粗暴。
没过几天,张燕的回信就摆在了吕布的面前。
信中措辞强硬,明确声明:不承认朝廷所谓的“北地王”封号!
朝廷爱封谁封谁,他张燕和并州军民不认!
封王之时无人与他商议,如今想空手套白狼拿走并州,更是痴心妄想!
如果吕布想借此对并州发难,那就战场上见真章!并州军上下已做好准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砰!”
信使刚刚退下,吕布已然暴怒,一拳狠狠砸在面前的楠木案几上,坚硬的木料瞬间裂开蛛网般的纹路。
“张燕贼子!安敢如此!我誓杀汝!”
不仅吕布怒不可遏,在场的国相上官砚、州牧张杨,以及一众将领,也都气得脸色铁青。
张燕此举,无异于当着天下人的面,狠狠扇了北地王一记耳光!
若不能迅速平息,吕布刚刚建立的威信将荡然无存。
“大王息怒!”上官砚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冷厉的光芒。
“张燕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等便成全他!并州,必须拿下!此战,正当其时!”
他当即以国相和幽州玩家的总代表身份,发布讨逆檄文,公告天下,斥责张燕不服王化,拥兵自重,北地王将代天征讨!
同时,命令幽、冀两州的玩家势力及正规军队,即刻动员,向并州门户——壶关进军!
壶关,太行八陉之一,扼守并州与冀州之间的咽喉要道,山势险峻,关城坚固,是并州东部最重要的屏障。
并州军同样反应迅速,张燕任命大将严防死守,并不断调派援军,意图凭借壶关天险,与北地联军决一死战。
大战阴云,瞬间笼罩在黄河以北的天空。
上官砚麾下的情报系统早已高效运转,将并州军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整理成册,呈送吕布及众将。
并州军的核心是原黑山军、白波军等黄巾余部,推举张燕、张白骑,皆为SSS+级历史角色。
其下尚有白绕、于毒、青牛角、郭太、韩暹、胡才、李乐、杨奉、杜长等一批SS+级将领。
以及壶寿、李大目、孙轻、于羝根、张方、左棱、白爵、大洪、大计、苦哂、雷公、司隶、五鹿、杨凤、缘城、掾哉等大量中层骨干。
论顶尖武将的质量和数量,张燕确实无法与名将云集的吕布集团相比。
但他有一个吕布难以企及的优势——他继承了太平道的部分遗产。
并州军中有大量虔诚的太平道信徒,他们对信仰的忠诚度极高,战斗意志顽强,带有宗教式的狂热,为了信仰可以不惜性命,这是一股极其可怕的力量。
尽管如此,在北地联军上下看来,此战依旧胜算极大。
冀、幽联军五十万,浩浩荡荡,兵锋直指壶关。
统帅是天下无双的吕布,麾下猛将如云,谋士有陈宫、上官砚等,后方有朝廷的支持,前方有渴望战功的玩家大军。
在所有北地联军将士的心中,根本找不到一个会输的理由。
平定并州,扫清这最后的障碍,北地王吕布就将真正坐实北方霸主的地位。
掌控黄河以北广袤的土地和资源,成为这乱世中实力最为雄厚的诸侯,剑锋所指,足以令整个天下为之震颤!
壶关之下,战云密布,一场决定北方归属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