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运输车队事件发生过去10分钟。
中ya的苍穹之下,原本象征着绝对秩序的man shi坦因驻地,此刻已被刺耳的防空警报和连绵不绝的爆炸声所吞噬。
卫军的第一波次导弹突击,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重点关照了机场跑道、雷达阵列、能源节点和通讯中心。
浓烟与火光冲天而起,将黎明前的黑暗染成一片不祥的橘红。
然而,这仅是风暴的前奏。
几乎在导弹落下的同时,广袤而荒凉的地平线上,无数伪装得天衣无缝的地壳轰然洞开,仿佛大地本身张开了巨口。
下一刻,钢铁的洪流与无穷无尽的人潮从中喷涌而出。
卫军的攻势在东西两个主要方向上同时展开,其规模之浩大,攻势之决绝,远超man shi坦因参谋部最坏的推演。
西线,作为直面卫军主力、扼守通往欧罗巴腹地咽喉的关键战场,瞬间成为了整个战役的焦点。
从这里涌出的,不仅仅是旧时代熟悉的99式主战坦克的无人型,更有大量从未被de军情报部门记录在案的新锐装备。
体型较传统坦克更为低矮、拥有四条机械腿、能在复杂地形下高速机动的狰式战术机甲;如同巨型蜘蛛般爬行、背部搭载着多联装导弹发射巢的蛰式远程支援平台。
以及数量庞大、身着全覆盖式外骨骼、瞳孔中闪烁着非人亢奋的基因编辑士兵。
man shi坦因元帅位于一处地下的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但并未慌乱。
全息沙盘上,代表敌军的红色潮水正从多个缺口汹涌而来,而代表de军的蓝色防线则如同坚韧的堤坝,迅速亮起、调整、加固。
man shi坦因:所有单位,按防御预案执行,电子战部队,全力压制敌军数据链,制造信息迷雾,空军,优先清除敌方指挥节点和长程火力平台。
他的声音冷静如冰,透过加密频道传达到每一个作战中层指挥然后往下传达。
de军的反应快得惊人,得益于次时代科技,部署在防线纵深的狮鹫级自行电磁炮阵列率先发出怒吼。
它们并非发射传统的爆炸弹头,而是特制的、在极高速度下具备恐怖动能的钨合金长杆穿甲弹。
这些炮弹以数倍音速划破长空,精准地砸向冲锋在前的卫军装甲集群。
一辆辆狰式机甲和主战坦克还在冲锋途中,就被从天而降的死亡之矛贯穿、引爆,化作一团团燃烧的废铁。
与此同时,de军的电子战系统开始发威。强大的干扰波束覆盖了整个战场,卫军部队的通讯瞬间变得杂音弥漫,许多无人单位出现了短暂的失控和停滞,冲锋的势头为之一窒。
de军趁机发挥其火力和机动性优势,装备着150mm滑膛炮的豹2A8主战坦克在美洲狮步兵战车的伴随下,以连排为单位进行高效的反冲击。
他们的战术协同达到了极致,往往能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利用精准的火力和先进的观瞄系统,在敌方射程外就完成猎杀。
螳螂式坦克发射脉冲激光,更是一打一个准。
天空中也爆发了激战。
de军猎虎战斗机与卫军升空的J-36机群缠斗在一起,导弹的尾迹在空中交织成死亡的网络,能量武器的光束不时闪烁。
de军飞行员凭借更丰富的经验和略微领先的机体性能,逐渐占据了上风,竭力将制空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为地面部队撑起一把保护伞。
然而,卫军的进攻浪潮仿佛无穷无尽。
基因编辑士兵完全无视惨重的伤亡,踩着同伴和装备的残骸,在炮火还在轰击的情况下同时发动冲锋,贴着炮弹一波又一波发起决死冲锋。
他们的单兵外骨骼赋予了其强大的机动性和火力,装备的小口径电磁步枪和单兵火箭筒,对de军的轻型装甲车辆构成了切实的威胁。
更棘手的是,卫军已预料到de军的电子战优势。
他们的部分精锐单位开始反制,特别是那些狰式机甲,开始采用某种抗干扰极强的光学加神经链接指挥模式,即使在强电磁干扰下,依然能保持高效的协同作战。
数台狰式机甲利用其出色的地形适应性,迂回渗透,成功突入了一道de军防线侧翼,用其装备的35mm速射炮和反坦克导弹,摧毁了一个宝贵的狮鹫电磁炮阵地。
战局开始出现胶着。
de军的火力虽然凶猛,但面对绝对的数量优势和敌方不计代价的消耗,防线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
几个前沿观察点在高强度的战斗中被拔除,导致部分区域的火力引导出现了空白。
就在此时,卫军的指挥中枢,赤兔的核心算法开始全面运转,白马此时正在负责东面收复国土,她负责西面。
她冷静分析着战场上海量的数据流,迅速识别出de军防御体系的几个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
现在要重点打击敌军后方指挥车及后勤枢纽,集中攻击敌方防空雷达阵列,第二波次装甲集群向坐标xx区实施强行突破。
战场很快发生变化,大量低成本高机动的自杀式无人机如同蝗虫般扑向de军的防空系统,迫使其分散火力。
与此同时,数支装备了先进光学迷彩的卫军特种部队,利用战场混乱和无人机吸引的注意力,成功渗透到de军防线后方,对几个营级指挥所和物资囤积点发起了致命突袭。
虽然这些袭击很快被de军的快速反应部队扑灭,但造成了短暂的指挥混乱和后勤中断。
更重要的是,在赤兔精确的调度下,卫军主力抓住了de军因指挥节点受袭而出现的短暂迟疑,在一个方向集中了超过三百辆坦克和机甲,辅以大量的步兵,对man shi施坦因防线中段一处相对薄弱的结合部发起总攻,准备一举突破。
指挥中心内,告急的信号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