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很快走到尽头。
因为是周六,村里的孩子们放假,有这些精力过剩的娃娃兵加入,这一天的收获比前一天要多上不少。
苍耳子六千多斤,算上之前一天的四千多斤,总共一万多斤,几乎是村子附近以及河岸线上来回好几里的都采完了。
就这些东西,四口大锅,炒了一下午,晚上又接着炒,一直弄到夜里十一点多才结束。
陈虎等人胳膊都快肿了。
最后得到炒干的苍耳子还有五千七八百斤,四块进,十块出,算上折损和人工,至少也能赚两万五。
再算上三百多斤半夏,加起来就能赚差不多三万块。
相比之下,镇上收购点的收获就凄惨多了,半三轮车都不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
五千七八百斤的苍耳子,加上三百多斤半夏,一辆三轮车已经装不下了,加上今天中午就要提前动身跟周敏去省城,所以赵天没有如前一天一样去送货。
电话里商量了一下,换了个交易方式,永济堂那边秦韵直接派车来接,收付款直接走银行转账。
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哪怕接下来几天他都不在,合作依然可以继续进行。
趁着还有时间,早饭过后,他陪着王玉一同前往镇上,这次就不是昨天那么冷清了,这一次,收购点外人满为患。
“怎么还不来啊?”
“是啊,都这个点了,怎么还不开门?”
“该不会就不收了吧?”
“应该不能吧,不是说有多少要多少吗,昨天听到消息我从中午一直挖到天黑呢!”
“去去去,别瞎说,这门上不是写着了吗,工作时间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这才几点啊,八点都不到,没开门不是很正常?”
“就是,人家到处贴告示收的时候你们这些人又不相信,都懒得动,现在又来埋怨人家来得晚,开门不够早,怎么什么都被你们说了?”
“放心放心,昨天还特意问过,人家说得很清楚,有多少要多少,不光今年,以后年年收。”
“真的?那就太好了啊,反正这个时候又没什么事情做,关键这事不重,我们这些老鬼都能做。”
“千真万确,我有个侄子在医院工作,我昨天还特意打电话问过,说得很明白,这什么苍耳子,半夏,确确实实都是中药材,需求量不小。
价格上,苍耳子六到八块一斤,半夏十五左右,总得来说也差不太多,毕竟人家开门做生意,也是要赚钱。”
“对的对的,要不赚钱,人家凭什么真金白银在这里收,那样就是再多,咱们也换不来钱,所以啊,应该的,应该的。”
“老杨,你这多少啊,装这么大两袋子?”
“嘿,没多少,也就一百二十来斤,都是半夏,昨天上午来卖了两斤,回去就跟老伴儿四处去挖,挖了一整天。”
“咝,一百二十多斤,那不就是一千两百块?”
“一千两百块,再添点可以买一头肥猪过年了啊!”
“早知道就早点动起来了,昨天下午三四点才听说,跑去田里一看,好家伙,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挖得稀烂。”
“哈哈,这就是天降横财,我们家后头一片乱葬岗,里面别的没有,这什么苍耳子特别多,一下午就弄了一车,今天估计还能收一车。”
“……”
收购点外面十分热闹。
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近的就在周边,远的二三十里赶来,没一个空着手,不是带着半夏就是带着苍耳子,要不就是两样都有。
这些人里面有昨天来过的,但绝大多数是听说真的能卖钱之后才开始行动的。
这种热闹的场面很早就开始了,从六点多钟,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八点多。
而随着时间的延续,四面八方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原本就不怎么宽敞的街道直接被堵死。
韩子卿就被堵了。
原本今天出门就晚,现在前面一堵,不用说,迟到是妥妥的。
她也没太在意,毕竟她现在大镇长一个,还不至于有人盯着她这点小事。
这个时候,相比立刻赶去办公室,她反而对眼下的情形更加感兴趣。
“小刘,你去打听打听,看前面到底什么情况,我去旁边面馆等你,小李,你绕道把车开回去,需要我再叫。”
简单吩咐了两句,而后跟秘书刘霞一起下车,紧跟着刘霞往前面打听情况,司机小李绕道把车开回车队。
她独自进了旁边的面馆,点了两碗炸酱面,又舀了两碗排骨海带汤。
刚吃没两分钟,刘霞便回来了,招呼坐下吃面,她问道:“什么情况,怎么那么多人聚集?”
当领导的人,天生就不太喜欢太多人聚在一起,尤其不清楚目的的情况下。
原因很简单,人多容易出事。
也就是看着不像是闹事,不然她肯定没有心情在这里吃面喝汤。
刘霞也没客气,喝了一口汤,又拿起筷子吃面,边吃边笑着说道:“好事,前面新开了一个门面,收购药材,那些人啊,都是来卖药材的。”
“都是来卖药材的?”韩子卿有些疑惑,问道:“石场镇有特种种植项目吗,我怎么不知道?”
特种种植对应的是普通种植,其实很简单,就是指种植非常规的东西,比如药材,比如花卉。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市场竞争压力小,经济效益高,目前国家也大力支撑农民搞特种种植。
但很显然石场镇不存在这回事,至少作为镇长,韩子卿方方面面都没有了解到有相关的情况。
刘霞笑着说道:“哪有什么特种种植项目,其实都是野生的,收的那些药材,用乡里的话讲,那就是杂草,是以前看到就要连根拔起丢掉的那种。”
这么一说,韩子卿更加好奇了,当下面都不吃了,放下筷子笑道:“野生的,杂草,听着怪有趣的,你跟我说说,到底怎么一回事,收的到底是什么药材,什么人收的。”
刘霞也放下筷子,道:“收的药材有两种,一种叫苍耳子,是以前很常见的田间杂草,还有一种叫半夏,没那么常见,但是分布很广,存在的数量应该也不少。
具体什么人收的不大清楚,不过据说收购价不低,苍耳子四块钱一斤,半夏十块钱一斤,照这个价格算,哪怕一个老头子老太太,一天都能随便赚到两百块钱……”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