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艘星际战舰开天号服役后,大明帝国对于星空的渴望已经达到了极点。
8架悬空于赤道上的太空电梯正在高速运转将地面上的物资和人员输送到太空轨道上,曾经略有荒凉的星球轨道早已经变得生机勃勃。
太空采矿!
在星际航道上有大量无人的采矿船从远处的小行星带中开采着制造战舰所需要的铁、钨等金属元素,还有一些无人采矿船从月球出发携带着大量氦3原料送到核聚变工厂用来给轨道上的城市和生产工厂发电。
月球矿产内部
星际船坞内,一艘艘“开天”级太空战舰正在以模块化的形式快速生产,一个个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的在各个工作点穿梭。
人类只用在控制室内喝着咖啡监控着船坞制造平台的情况,如果有机器人坏掉了,那么人类驾驶员会利用无线传输技术驾驶着机器人快速的替补掉那个坏掉的机器人。
建造中的战舰!
除了建造战舰以外,雄心勃勃的大明科学家们还在思考如何建造戴森球来完全吸收整个星系的资源,太阳的能源有太多在传输中损失掉了。
如果能将发电装置部署在太阳轨道上,那么人类文明对太阳能源的利用程度将会提升至40%。
若是在夜晚从地面向天空上望去,地面上的人们将会看到一条明亮的灯带正在绕着星球飞行,这条明亮的灯带是大明帝国正在建造的“星环”。
这种人造的星环内部是一比一复刻了地面上的生存环境,星环通过旋转将会抵消掉重力对人类的影响。
根据建造计划,这条星环城市带将会在25年后完工,届时这个星环将会容纳超过20亿人居住。
这种星环基本上和《极乐空间》中的太空居住区一样,非常的美丽。
有一些幸运的百姓已经获得了星环的居住资格,星环一期项目工程基本上已经交工,随时可以迎接地面上来的百姓。
星环城市!
对于正在学习物理知识的青少年来说,父辈们遥不可及的星空梦想正在实现,他们可以乘坐着太空电梯直达星球轨道上学习太空物理知识,不用在地面上看着全息视频进行仿真模拟训练。
30年后,也就是2000年,大明帝国在星球轨道上已经有了一支庞大的星际舰队,这支星际舰队也被命名为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装备了12艘开天级驱逐舰、4艘追光级轻型巡洋舰,除了这14艘主力战舰外,还有50多艘中小型辅助战舰。
最新型的追光级轻型巡洋舰满载吨位达到了280万吨,长度有847米,宽度有212米,装载了新型光矛炮塔,能够发射超高能粒子光束,可以轻易的摧毁一个小行星。
防御方面装备了新型的等离子发射器,能够在战舰周围生成等离子护盾。
战舰的最大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5%,这一性能指标也就刚刚能够满足星际航行的最低标准。
目前大明帝国的科学家准备在下一代重型巡洋舰、综合指挥舰、太空母舰装备更加强大的核聚变发动机,使得战舰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0%的光速。
太空战斗机的战斗序列划分的更加明确,星闪级战斗机被划分为截击机,大明的科学家们又为它增添了几个新的伙伴——“破穹” 重型轰炸机、“星哨” 侦察舰载机、“铁雨” 舰载攻击机、“天穹” 运输舰载机。
在太空技术大爆炸后,每一天人类都有新的发明,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期,100年的发展时间能赶得上其他文明500年的时间。
待在星球地面上的大明帝国皇帝朱铭轩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十分的看好,现在的他已经208岁了,他的容颜依旧年轻,而那些追随他的老部下们有不少早已经离世。
作为一个老人,他不怎么过多的干涉社会的发展,每天在公园里散散步和年轻人们聊聊天是他最大的爱好。
凭借着系统和黄金王座的优势,朱铭轩估摸着大明帝国最多再有50年就能真正进入星际时代了。
这几天他收到了一份研究院送来的报告,派遣到虫洞附近的战舰在留下一个指引信标后就按照计划进入了这个稳定的虫洞内。
仅仅是几秒钟的时间,这艘战舰便来到了距离奥拉星1.2光年外的星系中,战舰上的科学家们错愕的发现这个虫洞给他们的传送地点就是黄金王座所标注的地点。
更让大明科学家们惊讶的是他们通过光学追踪器发现了那颗蔚蓝的星球上竟然有轨道空间站和太空电梯。
只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颗星球上有两个文明,一个是酷似海星的智慧生物,他们建造了战舰和太空电梯,另一个是酷似人类的生物,不过这种酷似人类的生物似乎地位要比那些海星生物低不少。
因为在光学追踪器中显示着那些人类生物正在被海星文明所奴役,给海星文明干活。
随着大明战舰的到来后,位于通道另一边的出口也逐渐从行星带中浮现出来,这无疑是让这个“星门”暴露在了海星文明视线中。
在派出探测器秘密采集了信息后,大明太空军的士兵们立马驾驶着战舰重新钻到了虫洞中回到了奥拉星附近,并且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大明帝国太空军司令部。
当大明帝国的子民们得知他们距离外星文明真的不远时,他们的心情和朱铭轩一样激动。
大明帝国的军人们更是嚷嚷着要征服这些外星人,因为大明帝国在这小200年时间里没有任何战争,年轻的士兵们渴望建立功勋。
不过考虑到海星文明也是一个掌握了星际航行的文明,大明帝国的官员们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更加卯足劲加快生产太空战舰。
海星文明的出现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危机,不少人也担忧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会不会弱于海星文明?
对于手下们的这些担忧,朱铭轩表示非常的理解,他也是个稳扎稳打的帝皇,不会轻举妄动,只有当他桌子上的筹码足以压倒对手时,他才会让舰队出击。
于是在接下来的40年中,大明帝国积极的为第一次和外星文明接触而备战,大量的探测器通过“星门”传送到海星文明附近,许多有用的信息被传了回来。
2012年,大明帝国第一艘重型巡洋舰“帝权” 号成功下水,这艘重型巡洋舰长度约为1200米,宽度约为511米,重量达到了2000万吨,采用了新型的发动机,最大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15%,基本满足大明帝国太空军的战略需求。
帝权号重型巡洋舰
2025年,大明帝国第一艘星际战列舰——天威号下水,2027年,大明太空军第一艘战略支援战舰——守卫号下水。
天威号战列舰!
守卫号太空支援战舰!
2036年,大明太空军第一艘星际母舰——泰坦号下水,这艘战舰的主武器是歼星充能炮,这一炮下去基本上能灭掉一个行星。
这艘泰坦号母舰的吨位也是目前大明帝国创造的最重一级战舰,足足有5000万吨,这也导致泰坦号战舰哪怕是装备了反重力助推器也根本不可能在大气层内行驶,只能在太空中行驶。
至于这艘太空母舰的行驶速度那真是毋庸置疑,因为体积大能装备更多的发动机,这艘太空母舰的最大速度达到了光速的25%,是目前核聚变发动机的最大极限速度。
泰坦号母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