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寨镇。
这天堂寨镇即是后世安庆市下辖的大别山区岳西县的县城所在地,不过在明代岳西县并未设县,所以这以天堂寨镇为中心的天堂寨乡仅是潜山县下辖的一个乡镇。
这天堂镇的位置地处于这大别山天堂盆地的东南区域,在这天堂镇的西边则是那长江的支流皖水河,这天皖水河一路往北贯穿了整个天堂盆地流入到大别山的深山之中。
这水皖水河的支流就如同毛细血管一样遍布这整个天堂盆地,再加上一些人工开凿的引水渠,共同灌溉了这盆地内的数万亩良田,使得此地成为大别山区中粮食产量中最高的一片区域。
也正是因为这天堂盆地的粮食产量较高,官府在这一片的收入远高于投入不至于做亏本的买卖,所以这不管是安庆官府还是南京方面,都不会轻易的将这个地方给放弃掉。
这天堂镇附近的皖水河段有一个新的名字,名叫“衙前河”,这衙前河顾名思义就是这衙门前面的皖水河。
早在这元代的时候这天堂镇是没有城墙的,后来红巾天完政权的徐寿辉在此地建都修了一段城墙,但徐寿辉首次起义失败之后此地被元军攻陷把那城墙给拆了。
等到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在此地复设巡检司但并未筑城,而那巡检司的驻地就在这天堂镇的南边靠着皖水河的那一片,所以这天堂盆地的皖水河也被称之为衙前河。
这天堂镇筑城的历史也不过只有二十多年,是在万历朝的后期山中大量流民输入开始闹贼之后,这安庆官府才下令在此地筑城的。
...
天堂镇、衙前河。
虽然现在正值冬季的枯水季节,但这衙前河两岸的水位也是非常高的,两岸的距离差不多也有个两三百米左右。
不过也正是因为此时是枯水期季节,所以这衙前河的水流非常的平稳,如果一段进入涨水期这皖水河从上游到下游基本上都是不能行船的。
此时时间已经是下午时分,这天堂镇外面的衙前上有不少的船只从北方向顺流而下往南方向划去,这些船只有货船那也有客船甚至还有些木筏子。
不过船只木筏的体积都不怎么大,毕竟这皖水河无论是两岸的宽度还是水深那都不可能通行大船。
只见那在衙前河上通行的船只中有几艘货船,这货船上面装的不是别的货物,是这大别山的特产山货之一的木料,这些木料主要是松木,长度在二十多米宽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的成年松树。
这几艘装着松木的货船缓缓在这河面上行驶,很快便行驶到了天堂寨城东方向的码头附近。
“赶紧停船!”
“都给我靠边停着接受检查!”
...
而就在这几艘即将靠近这城东码头附近的时候,只见那在码头岸边的天堂寨巡检司官兵手里挥舞着一面小令旗,扯着喉咙在那岸边上大声喊叫道。
这几艘货船领头的船只甲板上此时站着一老一少两个人,这老的是这经常往来山中倒腾木料的商人,而这年纪轻的则是铁营情报部的一名把总李虎,也就是那李子建的义侄。
如今这铁营情报部门的机构非常的庞大,需要处理的各项事务繁多,且李子建还要负责给王铁当参谋。
作为铁营情报头子的李子建也就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什么事都要他亲自出马,所以负责主持夺城行动的前线指挥官,李子建就交给向来都非常倚重的义侄。
那站在甲板上的木料商人听见那岸边官兵的吼叫声后,那额头上瞬间就是冷汗直冒,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
虽说敢在这年头进山做生意那都是不怕死的狠人,且大多数也是干过不少违法乱纪的勾当,可这回他毕竟是通贼,如果被查出来那不仅是掉他一个人的脑袋而是要死他全家的。
虽然这木料商人瞧见官兵怕的要死,但是他的身边李虎的表情则是风轻云淡丝毫都没有慌张,那看向岸边凶神恶煞的官兵的眼神就好像是一条路边的野狗一般。
干情报工作这一行的,像李虎这种处事不惊的表现那是基本功,如果做不到临危不乱那他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没有这份遇事沉稳冷静不慌不忙的心性,那还不如趁早的到营兵部队去扛枪当大头兵,也省得白白的把自己的性命给葬送掉。
...
李虎瞧着那码头岸边官兵的吼叫声后,便对在他身边的木料商人说道:“吴老板,您不要慌张把您额头那汗给擦一擦,把船划过去吧!”
“好的!”这吴老板听到李虎的话后便擦了擦额头的汗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便指挥船队朝着岸边划了过去。
等到那船只靠岸之后,只见那一名为首的官兵上前,表情严肃语气冰冷的对那吴老板伸手说道:“把商引给我拿出来,还有你这几个伙计的身帖也给我掏出来!”
这明代的路引制度在明中期开始就已经崩坏,除了边疆的实土卫所这种军管区至今都还是实行之外,内地基本上已经是形同虚设各路关卡基本上不再检查。
不过这商引制度至今那都没有废除,从边疆到内地的水陆关卡的官差都会严格的检查,而这些商人们大多数也不敢不去官府申办商引。
因为这一旦出了本地州县境内到了外地,万一被那外地官府给查住没有商引,那轻则是没收货物赔的血本无归,重则搞不好会被官府给以“私渡关津”的罪名给抓住判刑。
所谓的身帖也就是古代的身份证,不过在这明代的户帖如今老百姓基本上也用不着了,因为这路引制度崩坏之后,老百姓即使出远门去别的地方,大多数关卡也都不会检查,只要交了过卡费那都是直接放行的。
这天堂寨巡检司要不是因为那青天乡附近有大量贼寇在集结,为了防止有贼寇的细作混入城中,那也不会检查过往商旅的身帖。
...
那吴老板听到这官兵的话后,弯着腰一脸陪笑的从一个袖口中掏出两张帖子,也就是他个人身帖以及商引。
然后再从另一个袖口里面掏出一粒碎银子,夹在这两张帖子中递到那巡检司官兵手上。
随后这吴老板指着他身后的几名伙计对这官兵说道:“这位军爷,我手下这几名伙计出门出的急,没空去衙门里办身帖,还请您...呵呵!”
那巡检司的官兵摸着那商引中夹带着的银子,再瞧了瞧那吴老板的几个伙计,然后便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不碍事,不过下回可一定要记得把这身帖给办了。”
“如今青天乡那一片在闹贼,你们这些四处做生意可得要小心谨慎一些。”
“小人明白!”只见那吴老板连连点头称是。
这巡检司的官兵与这吴老板聊了几句之后,便直接将吴老板的身帖和商引还给了他,连打开看都没有看。
随后这巡检司领头官兵大手一挥,只见在他身后的几名官兵便跳上了这吴老板的货船上去,准备检查这吴老板的拉的木料有没有问题。
那吴老板瞧见那几个官兵上船之后眼神中充满了惊慌,于是便一把抓住那领头官兵的胳膊把他边上拉,而这领头官兵也没有抗拒,跟着这吴老板来到一边。
紧接着这吴老板从袖口里面掏出一锭足足有十两左右的银子,递给了这领头官兵,这领头的官兵见状心中大喜,但是表面上还是一脸严肃的对他说道:“干什么?!你这是想干什么?!”
“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居然敢当众贿赂官差!你莫非是想军爷我把你给抓起来不成?!”
这吴老板那也是老江湖,一眼就看出来这官差眼中的贪婪,于是便笑着对他说道:“瞧军爷您这话说的,小人见您和弟兄们整天在这里风吹日晒的也不容易。”
“我们能在这里做生意那都是托了军爷你们的福,这不过是小人一点心意,这怎么能说是贿赂呢!”
那领头官兵听到吴老板这话后面带笑容的打量了他几眼,便收下了这吴老板的银子,随后便招呼那几名上船的官兵下船不用检查了。
领头的官兵很清楚,这木料商人的木材里面肯定夹带了一些违禁的商品,比如那得有官府开具的盐引和茶引才能贩运的盐巴和茶叶,所以这领头的官兵那也很识趣没有多问什么。
这官兵收下吴老板的银子之后,便看向那吴老板的几船木料对他说道:“这晚上行船不安全,且这附近贼多晚上也不太平,我看你不如就将船停在码头,将这几船木料运进城中储藏,以免出了意外把这买卖给赔了。”
吴老板自然是知道这官兵不会有这么好心为他的生意安全考虑,于是便点头笑着对这官兵说道:“军爷说的是,只是这城中小人不太熟悉,军爷可有认识的车行?!”
那官兵见这吴老板如此的上道,于是便拍着他的肩膀笑着对他说道:“在这城东乌头巷有一家车行,他家是专门做转运生意的而且还有储货的仓库,那价钱在这一片也算公道,你要是觉得行的话就去找这家车行帮你把木料运进城中去。”
“多谢这位军爷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