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翊镠为什么要单独拎出退伍军人分配田地的事儿呢?

他可是有用意的。

这还得从朝廷维持军队的供养问题说起,而这个问题又牵涉到明朝治军的方针以及治军的风气等。

当然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更遑论解决了。

都知道明朝文官的地位很高,而武官处处受到文官以及朝廷的压迫。

整个大明一朝,武官最为出名的当属戚继光了。

然而如果没有朱翊镠的介入,戚继光几年之后就会离开人间,按照阴历计算应该是万历十五年十二月。

说出来让人难以置信,戚继光如此声誉与地位,死时朝廷的正式档案中竟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万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是从东厂的人口中得知。

可以说,戚继光是大明最有才能的将领之一(之一其实可以去掉),被罢黜三年后仍不能见谅于万历皇帝。

原因何在?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大明王朝,尤其是永乐朝后武将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

武将的地位很低很低,所以不到用时或者失去价值时根本不被重视。

凭良心说,纵观大明一朝所有武将的经历,戚继光的待遇还算不错了。

他的谢世,纵然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荣哀,可在他生前所受到的重视,仍然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将领。

信手拈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他的朋友,也是一代名将俞大猷,屡被参劾,壮志难酬;

卢镗,先被拘禁,后遭斥革;

汤克宽,被拘释放,命令他戴罪立功,最后在塞外为国捐躯;

胡守仁,王如龙,朱钰等将领,都曾是戚继光部下悍将,为大明立过汗马功劳,却都受到革职或戍边的处分;

当然,同时代也有两个例外,一个是李成梁,一个是刘显。李成梁与刘显也是屡被弹劾,但就是岿然不动。

倒不是因为他们地位有多高、朝廷有多垂青,而是朝廷离不开他们。

李成梁需要镇守辽东,是辽东的定海神针,刘显负有征剿四川云南“土蛮”的重任,两个地方都找不到其他更为合适的人选取代他们两个的指挥权。

刘显儿子刘綎也是迭经革调,后与努尔哈赤作战仓促进兵力战而死。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所以说戚继光还算比较幸运。

武官令人同情的遭遇,在明朝具有普遍性,甚至可以说有其必然性。

因为明朝重文轻武。

如果仅仅只是重文轻武也好说,关键是武将领兵作战与文官集团的施政原则在根本上是水火不容的。

当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冲突迭起,以政治手段无法调剂时,通常就会爆发战争。有时天灾人祸,百姓面临死亡的巨大威胁时,也会铤而走险诉诸武力。每当这个时候文官集团是如何抉择的呢?

他们一贯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非要搞到动用武力才能解决的话,那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表现。

文官骨子里好像就有一种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上至国家下至个人,绝不能将“力量”作为权威。

然而,就武将来说,他们所受到的训练和战争的经历,让他们养成了与文官截然不同的气质。

武将需要准确的选择能力和当机立断的决心,着眼点在于取得成效而不避极端:冲锋陷阵时,就要集中全力对敌人的心脏作猛烈打击;退守防御时,就要考虑实际情况,如不可守则需果断放弃;战斗胜利时,就要一心扩张战果而不会因为其他问题犹豫……

通常情况下,武将会将自己和部下的生命视为赌博场中的筹码,必要的时候可以孤注一掷死磕到底。

可绝大多数文官则以中庸之道为处事原则,标榜稳健和平。故而,武人在刀剑矢石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心目中只不过是血气之勇,即便克敌制胜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总之多数文官心里是鄙视军人的。

试问在这样一种风气下,退伍还乡的军人还能得到正常的社会地位吗?

大明甚至可以说整个封建王朝,治理百姓的根本方针几乎没什么两样,那就是保持他们的淳朴无知。

可一个退伍还乡的军人,等于是增加了一个无业游民,他们平时学到的本领与养成的起居习惯,如何适应农村的生活?毫不夸张,无用武之地。

退伍的军人会发现在军队之外,人们所重视的是安详文静的仪表、华丽多彩的文辞、口若悬河的辩才,以及八面玲珑的机智……可这哪是他们所擅长的能力?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嘛。

因而,退伍还乡的军人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易生事儿的团体。

也许是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大明从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始,就具有这种重文轻武的趋向。大约经过一百年后,文官集团进入了成熟阶段,越到后来越是强盛,他们的社会地位自然而然上升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

与之相反,武官的社会地位则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缺乏独立、严格的组织,无法与文官分庭抗礼。

以致于许多将领们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可其社会影响力也未必抵得上文官的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

这样一种体制与风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早已被历史证明过了。

朱翊镠自然不想重蹈覆辙。

治军必须提上日程。

他指出的退伍还乡的军人所遭遇的境况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或者说只是重文轻武风气下所引发的一个问题。

武人地位本来就低,退伍后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社会地位与尊重。退伍还乡后他们毫无用武之地,甚至连生存都成了大问题。

如此一来,潜伏着很大的不安定因素,他们可不像百姓那样好说话,一激动可是要动拳头揍人的。

朱翊镠了解,在此之前,那些人会将田地寄在豪强权势大户人家那里,自有人种植。然而现在呢?

分田地就是旨在打破这种关系,让百姓手里都有田地,那分到退伍还乡的军人手中的田地怎么办?

他们自己不会种,百姓自己手中又有田地,不想租,寄田更不存在了……那让他们这群人怎么办?

这正是朱翊镠提出的问题。

严永凡肯定想的没有他多,现实也确实没有解决,都已经说了嘛,与锦衣卫差点干起来了,肯定是借助武力将他们暂时压着。

但毋庸置疑,这个问题终究需要面对需要解决,而且是全国性的问题——涉及到治军——至于到底如何整改,朱翊镠还真感到头疼。

大明中后期的军事窳败可谓尽人皆知,其败坏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嘉靖中后期,一支六十人左右的海寇登陆后深入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到处杀人越货,越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入安徽歙县,迫近芜湖,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然后趋秣陵关至宜兴,退回至武进。虽然最后被歼灭,但他们杀死杀伤的竟有四千多人,而当时留都南京驻有多少军队呢?十二万。

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让人难以想象。

大明军事败坏的程度可见一斑。

理论上,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这样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到东南沿海各省的安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在朱翊镠看来,他倒是觉得以大明的实力应该越海进攻小日本才对。

当时的日本不仅地狭人稀,而且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法律与纲纪荡然无存。

而大明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指挥地方如身之使臂,同时据记载,大明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将近两百万。

然而这只是假想,至少朱翊镠觉得目前是假想,即便历史在他手中已经悄然改变,仍然是假想。

因为大明真正可用的正规军队其实并不多,而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

这才是现实。

要想攻打小日本,必须先治军。

……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在大唐苟活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