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秦姨在酒店大堂把行李交接清楚,杨皓就拎着自己那小行李箱,跟着楼层服务员往楼上走。
电梯里还碰见俩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互相点头打了个招呼,嘴里客气着“杨老师辛苦”,
杨皓赶紧摆手:“别叫老师,叫我皓子就行!”
到了房门口,服务员递过门卡,笑着说“有需要随时打电话到前台”,
杨皓接过来,刷在感应器上“嘀”一声响,门就开了。
一推开门,里头亮堂堂的——是间标间,两张床铺得整整齐齐,正好他和林小阳一人一张床。
白床单上没半点褶子,靠窗那边还摆了张浅木色小书桌,
桌上放着两瓶冰镇矿泉水,旁边还有一兜子上海本地的水蜜桃,红扑扑的看着就甜,
估摸着是节目组特意给安排的,不过比去年自己来上海自己花钱住的寒酸点。
杨皓先把行李箱往墙角一放,凑到窗边瞅了瞅。
外头能看见小半条上海的街景,楼下有卖生煎包的铺子,热气腾腾的,闻着味儿都觉得香。
他伸手摸了摸床垫,软乎乎的,很舒服,又顺手把空调调了调温度,26度正合适,不冷不热。
正琢磨着先歇会儿还是先把歌谱拿出来捋捋,门口又传来敲门声,
一开门是秦姨:“刚忘了给你说,吃完中午饭咱们就去排练大厅,我到时候来叫你。”
杨皓点头应着:“知道了秦姨,您放心。”
秦姨又往屋里扫了眼,确认没少啥东西,才说:“那你先歇会儿,我下楼跟节目组对接下下午的彩排流程,有事儿随时给我打电话。”
等秦姨走了,杨皓才把外套往椅子上一搭,往床上一坐,床垫陷下去一小块,浑身都松快了。
这房间不算大,但透着股子踏实的舒服劲儿,也算是能安安稳稳歇口气,为下午的彩排跟晚上的采访攒点劲儿。
-----------------
中午在酒店草草吃了口饭,便跟着秦姨来到上海电视台春晚录制大厅,节目的彩排也在这里。
车子驶进上海电视台的后门停车区。
台里这边一到岁末,车子一辆接一辆,牌照一看就知道,哪个是广告商的,哪个是艺人团队的。
秦姨熟门熟路地下车,冲门口的保安笑笑:“哎呀,小顾啊,这几天辛苦咯。
我们来得有点晚,节目开始彩排了吗?”
“秦姐,您这还算早呢,”保安笑着点头,“导演组也刚进去,不晚。”
“好好,那我们上去。”秦姨轻声应着,顺势把围巾往脖子上绕了绕,动作轻,语气更轻。
杨皓跟在后头,忍不住小声问:“秦姨,他们都认识您啊?”
“哎呀,平时上班来来回回,这些门卫就都认识了。你以后就知道了,这个职场,讲个‘熟’字。
不熟的,再有本事也要靠边儿站一会儿。”
她笑笑,语气平平,但句句有分寸。
俩人走进演播大厅,一推门进去,演播大厅灯火辉煌,几位导演、编导、灯光师正围在屏幕前调镜头。
“哎呀,小秦来了!”坐在正中的总导演站起来迎她,
“我们刚在看皓子的录的demo,不得不讲,这首歌真棒,就是为咱上海台量身打造的。”
秦姨笑着客气:“哪里哪里,小朋友还嫩得很,得多麻烦你们照顾。”
导演摆手:“客气了客气了,我们台里要的就是新鲜血液嘛。
不过——”他说着,拿起遥控器停下画面,“一会化完妆,穿上演出服,看看效果,
这个舞台的视觉想法想再‘传统’一点,要有那种水墨江南的意境,杨皓你一会换个造型?那件皮夹克有点太硬。”
秦姨“嗯”了一声,没立刻答。
她转头看了杨皓一眼,轻声问:“你听听导演的意思,觉得呢?”
杨皓挠挠头:“我其实没太讲究这衣服……只要适合,我都行。”
导演笑了:“那就行,顺便把你演唱的那首《Love Runs out》造型也做出来,我们台会帮你配个‘更亮’的造型,
有点英伦风,让观众更有冲击力。”
“好好好,都行。”
秦姨笑着点头,“您安排,我们配合。”
她一转身,拉了拉杨皓的袖子,轻声嘱咐:“小皓,在人家地头上,话要少讲一点噢。
有意见也不要急着提,我们先听听人家的安排,等出了会议室,再慢慢讲。”
“懂。”杨皓小声答。
导演看着他们俩的互动,笑得客气:“小秦,你还是老样子——温温柔柔的,带人也细。你带出来的艺人我放心。”
“那当然咯。”秦姨接话带笑,“我们自己孩子嘛,不能让人笑话的。”
几人一阵寒暄,秦姨带着杨皓前往后台化妆。
秦姨步子慢,语气也低:“你看吧,他们嘴上都讲‘建议’,其实是在‘定调’。
这电视圈啊,说话从不直接,但每句话都算数。”
杨皓听着点点头,“那我就不插嘴,老实唱歌。”
“那是最好。”秦姨笑,“你只要唱得真,他们自然得服。剩下的弯弯绕绕,交给我来。”
她语气轻轻一句:“在上海混,靠的不光是音准——还得音量合适。”
后台这地方,一向是“兵荒马乱”的。
灯光师、造型师、服装组,来来回回跑得脚不沾地。
空气里弥漫着定型喷雾和粉底的味儿,混着一点儿紧张气。
秦姨一进门,熟门熟路地跟人打着招呼。
“哎呀,阿兰你还在这儿呀?我还以为你去前台忙了呢。”
那位中年妇女抬头一看,立马笑开了:“哎呦,秦姐——还不是等你来呀!今朝的任务重咧。”
“我晓得、我晓得。”秦姨一边说,一边往后招呼,“来,小皓,过来见个人,叫杨姨。”
杨皓快步上前,还没等介绍完,就笑着先开口:“杨姨好,您姓杨啊?嗨,那咱五百年前可是一家人喽!”
这话一出口,现场立马乐了。
那位杨姨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嘴角一弯:“哎呀,小嘴蛮甜噢——还会贫。
你这孩子,长得蛮俊的,一看就讨人喜欢。”
她一边说,一边用化妆刷在手背上试了两下粉底的颜色,
回头冲秦姨打趣:“这个我来,我来。你走吧,我来弄。你在这儿反而碍事。”
秦姨忍不住乐:“好好弄啊,自家侄子,可别给我糟蹋了。”
杨姨手都没停,头一偏,笑着应:“哎呀哎呀,晓得啦,晓得啦——你去忙你的。
我这儿啊,哪会糟蹋你这侄儿。放心啦。”
秦姨笑着摇摇头,摆摆手:“得嘞,那我就不掺和啦。你手里那几招,我可信得过。”
“去去去,别瞎讲。”杨姨笑着挥挥手,语气软里带点俏皮,
“等我给你家小侄子弄好,你再来看——包你吓一跳。”
“行啊,那我先出去看看节目单,一会儿回来验收。”
“哎哟,验收——还蛮讲究噢。”杨姨眨眨眼,声音拖得长长的。
秦姨笑着摆摆手走了。她一走,后台的气氛顿时松快了不少。
杨姨俯身看着杨皓的头发,嘴里嘀咕着:“你这头发呀,蛮软的——看起来像个乖小囡,其实骨头里蛮倔噢。”
“来来来,坐稳噢,别乱动。阿姨给你整帅一点,今晚上电视要迷死一票小姑娘咯。”
杨皓被她逗得直乐:“那可不行,要真迷倒一票,我这学习就完蛋了。”
“哎哟,还会讲笑话呀。”杨姨手上没停,嘴上不停,“小囡,现在红咯,要稳得住噢。
阿姨帮你做造型,不光要好看,还得有感觉——你懂伐?”
“我懂,就是得有个性,但不能太跳。”
“哎呀——讲得蛮对嘛!”
杨姨一边笑,一边轻轻拍了拍他肩膀,“你这嘴,甜得要命。以后要在上海混,阿姨罩你啊。”
杨皓咧嘴一笑:“那敢情好,改天我请您吃生煎!”
“哈哈——晓得哒,小鬼头。快点啦,不要动,阿姨要开工咯。”
吹风机“嗡——”地一响,镜前的灯圈齐亮,整个空间顿时有了戏剧感。
杨皓的倒影在镜子里亮得发光——那种青春的硬朗和未完全驯服的气息,被灯打出了一层柔亮的边。
化妆间的灯环亮得通透,镜前那一圈柔光,把杨皓整个人衬得干净极了。
他坐在高脚椅上,白色灯光一圈圈打在脸上,皮肤几乎透出一点细亮。
镜面反射里,一边是年轻气盛的少年,一边是灯下忙碌的妆造师,像一幅动静相映的画。
杨姨的动作利落,一边调粉一边嘀咕:“你这皮肤真好,底子白得自然,灯光打上去刚刚好。”
看着镜中的他,微微眯眼,语气认真起来:“你这个妆造啊,阿姨给你定个调子,
叫——‘江南烟雨里的书生气’,再混点‘现代音乐人的清冷范儿’。
简单讲,就是清、雅、静、润——得有呼吸感。”
她一边说,一边用指腹试着推粉底:“底妆嘛,要半哑光、透亮,不要那种白得跟糯米团似的。
要有点珍珠光,像雨后皮肤那种反光——亮,但不腻。”
眼影刷轻轻扫过眼窝,她低声道:“眼妆用灰褐+浅棕,尾巴微微往上挑,细眼线一点点勾出气质。
不上亮片,不上重睫毛,要那种‘有深度、没攻击’的眼神。”
又刷了几笔,她退后两步:“嗯——再柔一点。
眉毛走灰褐色平眉,略带弧度,别太刚,要‘秀气中藏点稳’。
嘴巴嘛,用豆沙色,轻轻拍上去,不要亮面。
看起来像自己本来就有血色那种——‘像画里走出来’,不是‘化妆化出来’的。”
杨皓从镜子里看着她忙碌的样子,忍不住笑道:“阿姨,这么讲究啊?”
“当然噢!你上的是电视,可不是证件照。
镜头吃光,人要有层次感。
你底子好,阿姨只要帮你‘擦亮’就行。”
她又一转身,拿起吹风机和定型喷雾:“发型呢,不要那种板寸军头,也不要油头滑面。
留点自然发量,碎发垂一点,鬓角柔一点——要有风、有动感。”
“像雨丝轻打在发梢的感觉。”她比划着,“发尾微卷一点点,水波纹轻出来,不要刻意。
颜色嘛,棕黑偏一点,别纯黑,太死气。”
杨皓一听,笑了:“阿姨,这一套下来,听着比出歌还复杂。”
“哈哈,傻小囡,艺术都一样,细节要命噢。”
她打量着自己的作品,忽然眼神一亮,“好——这脸,这气质,我喜欢!”
又一摆手:“走,换衣裳去。”
她从一边的衣架上抽出几件衣服,边比边讲:“上装改良中山立领长衫,材质用轻薄真丝缎——或者高纱混麻的。
颜色嘛——墨蓝、烟灰、象牙白,阿姨给你三色渐变。”
她眼里闪着光,神采飞扬:“袖口要宽松,衣摆长一点。舞台灯打上去,要有流动感。
里头呢,衬件白立领衫,再配一层织锦背心,叠出层次。
裤子深灰直筒,不要皮鞋——换成绒布底靴,轻盈,还显文气。”
说完,她又补一句:“记住噢,不戴金属、不戴珠宝。
胸前就一颗墨玉扣,干净、克制、留白。
舞台上别人闪光,你一静——就出气场了。”
一个多小时后,杨姨终于收了手。
她往后退了几步,双手叉腰,眼里全是欣慰和得意:“完美!这造型,我自己都舍不得交活儿!”
灯下,杨皓缓缓起身。镜子里的他,清润如墨、淡中带光,少年气混着一丝温柔锋芒。
连他自己都愣了两秒,忍不住低声笑:“这还真像从画里出来的。”
“那当然咯,”杨姨眼角一挑,笑得像花,“阿姨出手,从来不输画师。”
杨姨刚把最后一缕碎发拨顺,吹风机“啪”地一关,后台忽然安静了几秒。
灯光照着镜子,一圈暖光晕得发亮,杨皓从椅子上起身,
整个人跟刚才判若两人——那种青春气息被收得干净利落,气质又透出来。
杨姨眯着眼打量,满意得不行:“好咯,就这样!你这造型,阿姨自己都想拍照留个纪念。
这年纪的小囡能有这气质,不容易噢。”
她刚把工具往桌上一搁,外头就响起一阵脚步声。
几个导演组的人推门进来,领头的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执行导演,语气利落:“人弄好了没?造型这边要定版咯。”
杨姨立刻迎上去,手还在杨皓肩上一拍:“好了的,这个——本人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