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十六章 海疆帆影

胶东郡的海风吹得人衣角翻飞,徐福站在琅琊台的悬崖上,望着远处海天相接处的帆影,手里攥着半截鲸骨——那是上个月渔民从深海拖回来的,骨头上还嵌着枚从未见过的贝壳,泛着珍珠母般的虹彩。

“先生,船队回来了!”身后传来童子的呼喊。徐福回头,只见二十艘挂着“秦”字幡旗的楼船正破开晨雾驶来,船头的水手光着膀子,正用秦话大声吆喝着调整帆绳。三年前他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出海时,这些孩子还分不清罗盘的南北,如今却能在惊涛骇浪里掌舵了。

为首的楼船“镇海号”刚抛锚,一个晒得黝黑的少年就顺着缆绳滑下船,怀里抱着个巨大的海螺,兴冲冲地跑到徐福面前:“先生!我们找到您说的‘瀛洲’了!岛上有大片黑土地,挖开三尺都是肥土,还有能结糖的甘蔗,比关中的蜜还甜!”

这少年名叫秦舟,原是咸阳城的孤儿,跟着徐福出海时才十二岁,如今已是船队的领舵手。他抖开一卷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岛屿,最大的那座旁边写着“瀛洲”二字,旁边还画着甘蔗、椰子和从未见过的谷物。

“淡水够吗?”徐福最关心这个。海上行船,淡水比粮食还金贵。

“够!岛上有瀑布,我们用您发明的‘竹管引水法’存了二十缸,还带回来些泉水,您尝尝。”秦舟递过个陶罐,徐福抿了一口,水质清冽甘甜,竟比琅琊台的山泉还好。

正说着,几个水手抬着个藤筐过来,里面装着些拳头大的果实,外皮金黄,切开后露出雪白的果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叫‘菠萝’,岛上的土人说能生吃,也能煮着吃。”秦舟拿起一块递过来,“我们试了,煮着吃像蜜饯,甜得很!”

徐福尝了一口,果然清甜多汁,不由得笑道:“好东西!快让人送些去咸阳,让陛下也尝尝这海上的果子。”他忽然想起临行前胡亥的嘱咐——“不光要找仙药,更要找能种庄稼的土地”,如今看来,这瀛洲比传说中的仙山更珍贵。

三日后,咸阳宫收到了徐福的奏报和那筐菠萝。胡亥正在跟李斯查看西域商队送来的胡椒,见内侍捧着金黄的果实进来,立刻剥开一个,刚咬了一口就眯起眼睛:“这东西比岭南的荔枝还对味!李斯你尝尝,是不是该让徐福在岛上种些?”

李斯尝着菠萝,看着地图上标注的瀛洲,抚须道:“陛下圣明。徐福说岛上有黑土,又有淡水,若是种上南郡的稻种,说不定能一年三熟。老臣已让大司农备了稻种、麦种和农具,让下批粮船一起送去。”

“还要送些织工去。”胡亥补充道,“上次安息国的提花机不是学会了吗?让她们去教岛上的土人织布,再把那里的甘蔗运回来——少府的工匠说,甘蔗能熬糖,比用蜜省太多了。”

正说着,郑国捧着图纸进来,脸上带着兴奋:“陛下!老臣想出了‘水转大纺车’的新法子!把西域的提花机和南郡的水转纺车结合起来,用水力驱动提花,一天能织出十丈锦缎!”他展开图纸,上面画着复杂的齿轮和踏板,“若是在瀛洲的瀑布边建个织坊,靠着水力,定能织出比安息国还好的锦缎!”

胡亥看着图纸,忽然道:“那就让徐福在瀛洲建座‘海疆城’,修水渠、种庄稼、开织坊,再派些官吏去教那里的土人说秦话、写秦字。告诉他们,只要肯学、肯干,大秦就认他们是子民。”

李斯点头:“老臣这就拟旨。另外,胶东郡的渔民说,近来常有倭国的小船在近海出没,要不要派兵驱赶?”

“不必。”胡亥想起徐福奏报里说,瀛洲附近有个“倭岛”,岛上的人还在用石器,“让徐福派艘船去看看,带些稻种和农具过去,告诉他们,大秦愿意教他们种地。若是肯来朝贡,朕还赐他们些纺车——用石器可种不出好庄稼。”

三个月后,徐福的船队再次出海,这次不仅带了稻种和织工,还有郑国亲自设计的水车图纸和五十个懂律法的小吏。临行前,胶东郡守送来消息:倭国的使者带着些海贝和麻布,已在港口等候,想跟着船队去瀛洲看看。

徐福见那倭国使者身材矮小,穿着麻布短衣,头发挽成椎髻,虽然语言不通,但眼神里满是好奇。他让人找来个懂百越话的译员——倭语竟与百越语有些相似,勉强能沟通。

“你们的土地能种稻子吗?”徐福通过译员问道。

使者连连点头,用手比划着:“种,但收得少,不够吃。”

“我们教你们种新稻,还教你们织布,换你们岛上的硫磺,如何?”徐福指着船上的稻种,硫磺是炼制火药的原料,大秦正需要。

使者眼睛一亮,连忙答应,还从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花纹,算是信物。

船队出发后,沿着海岸线航行。秦舟站在船头,手里握着新造的“水罗盘”——这是胡亥让少府改良的,用磁石和铜针制成,比从前的司南更精准。“先生,按罗盘所示,再有三日就能到瀛洲了。”

徐福望着远处的海鸥,忽然想起三年前刚出海时,很多人说他是去求仙药,只有陛下信他能找到新土地。如今看来,这一片片能种庄稼的岛屿,才是真正的“仙药”——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仙药。

船队到了瀛洲,岛上的土人起初很害怕,拿着木棍躲在树林里。直到徐福让水手们拿出稻种,演示如何耕种,又让织工展示纺车,他们才慢慢走出树林。这些土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身上披着树叶,见秦舟他们用铁犁耕地,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们说,从来没见过不用人力就能耕地的东西。”译员翻译道。

徐福让小吏们拿出秦律竹简,虽然土人看不懂,但通过比划和演示,让他们明白:偷盗要罚、伤人要偿、努力种地有赏。一个年长的土人首领看着水车转动,忽然跪下来,对着“秦”字幡旗拜了三拜——他看懂了,这东西能让土地长出更多粮食。

接下来的日子,瀛洲岛上热闹起来。土人们学着用铁犁耕地,跟着织工学纺线,小吏们则在空地上用木炭写字,教他们认“秦”“稻”“水”这些字。秦舟带着水手们修水渠,按照郑国的图纸,把瀑布的水引到田里,土人们见清水顺着竹管流进稻田,都欢呼起来,学着用秦话喊“陛下万岁”。

倭国使者在一旁看得入迷,尤其是看到水车转动时,拉着译员不停问。徐福笑着说:“若是你们想学,等回去时带些图纸和工匠,大秦免费教。”

使者激动得连连作揖,还主动帮忙搬运稻种,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很开心。

半年后,瀛洲的第一茬水稻丰收了。土人们看着金灿灿的稻穗,第一次不用再靠采集野果过活,都捧着新米来到徐福面前,用刚学会的秦话喊:“谢陛下!谢大秦!”

徐福让人将新米装船,一部分送回咸阳,一部分留给岛上的土人,还特意给倭国使者装了两袋:“带回去种种看,若是收成好,就派使者去咸阳朝贡,陛下定会赐你们更多好东西。”

使者捧着新米,眼泪都流了出来,对着咸阳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才跟着自己的小船离开。

这日,胡亥在咸阳宫收到瀛洲的新米,米粒比南郡的稻子更圆润,煮出来的饭带着股清香。他让人分些给左贤王和安息使者,笑着说:“这是从海上岛屿种出来的稻子,比南郡的还好吃。将来,大秦的粮食不仅要长满陆地,还要长满海岛。”

左贤王捧着米饭,感慨道:“陛下真是神了!连海上都能种出庄稼,以后天下再也不会有人挨饿了。”

安息使者则对送来的甘蔗糖很感兴趣,尝了一口就赞不绝口:“这比我们安息的蜜还甜!陛下若是肯卖,我们愿用三倍的宝石来换!”

胡亥大笑:“宝石不要,换你们的良马和葡萄藤。朕要在胶东郡种葡萄,用瀛洲的甘蔗酿甜酒,让大秦的酒,比西域的更香醇。”

此时,李斯拿着奏报进来,脸上带着笑意:“陛下,西域都护府送来消息,张骞都尉带着稽粥王子,已与大宛国达成协议,他们愿用汗血宝马换我们的新稻种,还说要派贵族子弟来咸阳学水利。”

“好!”胡亥站起身,走到舆图前,只见上面从关中到南郡,从西域到瀛洲,都标满了稻种、水渠、织坊和商路,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天下连在了一起。“让宗正寺准备,再建一座‘海疆馆’,专门接待海外的使者和学子,跟万国馆一样,管吃管住,教他们本事。”

郑国在一旁补充:“老臣已让少府造了‘龙骨水车’的改进版,用铁皮包着木轮,更耐用,适合海边的盐碱地。等瀛洲的水渠修好了,就送去大宛国,让他们也尝尝丰收的滋味。”

胡亥看着窗外,咸阳宫的院子里,几个来自西域的学子正在学着用秦式的曲辕犁耕地,虽然动作生疏,却很认真。他忽然想起刚穿越时的惶恐,如今却觉得,只要守住“让百姓过好日子”这一条,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这年冬天,胶东郡的港口格外热闹。瀛洲的甘蔗、西域的葡萄、南郡的新米、匈奴的羊毛,都在这里汇聚,再通过驰道运往各地。倭国的使者真的带着硫磺和麻布来了,还带来了十几个少年,说是来学种地的。

徐福亲自送他们到咸阳,胡亥见那些倭国少年虽然瘦小,但眼神坚毅,便让他们去四方馆读书,跟匈奴、西域的学子一起上课。稽粥王子如今已是水利好手,见了倭国少年,还主动教他们认农具图纸,用的竟是流利的秦话。

除夕之夜,咸阳宫的宴会上,胡亥让御膳房做了道“四海宴”:用南郡的稻米饭、瀛洲的菠萝蜜、西域的葡萄酒、匈奴的烤羊肉、安息的锦缎包裹的点心,还有倭国使者带来的海鱼。

“来,大家举杯!”胡亥举起酒杯,“这杯敬天下百姓,敬所有为好日子努力的人!”

满殿的人都站起身,秦人的酒杯、匈奴的皮囊、安息的银盏,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李斯看着这一幕,忽然对胡亥道:“陛下,老臣想起当年灭六国时,何曾想过有朝一日,匈奴王子会跟倭国少年一起学秦话,安息使者会为大秦的甘蔗糖赞叹?”

郑国捋着胡须:“这都是因为陛下懂得,土地要种庄稼才肥沃,人心要给希望才团结啊。”

胡亥笑着摇头:“不是朕懂得,是百姓自己想过好日子。朕不过是给了他们稻种、纺车和水渠,真正创造这一切的,是他们自己。”

窗外忽然响起爆竹声,那是西域传来的火药,少府改良后做成了烟花,此刻正在夜空中绽放出五彩的光芒。秦舟和几个瀛洲的土人学子站在殿外,看着烟花,用秦话兴奋地交谈着,脸上的笑容比烟花还亮。

胡亥知道,这太平盛世,不是靠他一个人撑起来的。是赵佗在南郡种出的稻子,是张骞在西域开辟的商路,是郑国修的每一条水渠,是徐福找到的每一座海岛,更是千千万万像阿珠、稽粥、秦舟这样的百姓,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他忽然想起前世读过的史书,上面写着秦二世而亡。可现在,他亲手改变了这一切。没有焚书坑儒,没有严刑峻法,没有陈胜吴广,只有稻菽千重、丝路驼铃、海疆帆影,和百姓脸上的笑容。

烟花还在绽放,映着咸阳宫的琉璃瓦,也映着胡亥眼中的泪光。他知道,自己终究是没有辜负这片土地,没有辜负那些渴望安稳生活的百姓。

“陛下,该敲更岁钟了。”内侍轻声提醒。

胡亥点点头,走到殿外,亲手敲响了那口新铸的“四海钟”。钟声洪亮,传遍咸阳城,传遍关中平原,顺着驰道,顺着商路,顺着海疆的帆影,传到了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南郡的稻田里,老农正对着钟声祈祷来年丰收;西域的驿站里,商队正围着篝火分享大秦的棉布;瀛洲的海边上,土人们正跟着秦舟学认北斗星;匈奴的草原上,稽粥正对着图纸调试新的水车……

钟声落下时,胡亥望着漫天繁星,轻声道:“这才是大秦啊。”

一个属于百姓的大秦,一个靠着稻穗、纺车、水渠和帆影,连接起四海人心的大秦。这样的大秦,定能像天上的星辰,永远明亮,永远闪耀。

而他,胡亥,秦二世皇帝,将继续走下去,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走向更辽阔的未来,走向一个没有饥饿、没有战乱、只有欢声笑语的明天。海疆的帆影还在远航,丝绸之路的驼铃还在回荡,南郡的稻子还在生长,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崭新的大秦,一个永不落幕的传奇。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