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惊蛰刚过,关中平原的冻土就透着股酥松的暖意。郑国渠沿岸的工地上,已经聚起了五千多刑徒,他们大多是被胡亥从骊山释放的,身上还穿着粗麻囚服,可脸上的死气却被春日的阳光晒得褪了大半。

“都搭把手!这石夯得三人抬!”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刑徒吆喝着,额角的汗珠坠在夯绳上,砸出细碎的土花。他原是关中的农户,因欠了赋税被没入骊山,如今能跟着郑国修渠,竟觉得比在家种地还踏实——至少每日三餐管饱,修完渠还能得块免罪文书。

郑国拄着根枣木杖,站在渠坝上清点物料。他身上的官袍洗得发白,袖口还打了个补丁,可那双眼睛扫过堆成小山的夯土、石料时,亮得像含着星子。

“令尹,东边的堤坝地基挖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一个年轻工匠跑过来,手里捧着卷图纸,是昨夜刚修改好的堤坝截面图。

郑国接过图纸,指尖在“夯土层厚五尺”的字样上敲了敲:“告诉弟兄们,这地基要多掺石灰,夯三遍不够,得夯五遍。当年修主渠时偷的懒,如今加倍补上,不然对不起陛下拨的铜料。”

工匠笑着应了。谁都知道,少府这次为修渠拨了足足五十万斤铜,不是用来铸钱,竟是给工匠们打了新的夯具、凿子——那些铜器在阳光下闪着光,看得刑徒们都直咂嘴。

郑国望着远处忙碌的人群,忽然轻轻叹了口气。三个月前,他还在担心胡亥只是一时兴起,可这少年皇帝不仅月月派人送来粮草,还亲自在朝会上拍着案几说“郑国渠是关中的命脉,就是停了阿房宫的最后一块砖,也要把渠修好”。

“令尹,您看谁来了?”一个老仆指着官道尽头,声音里带着惊喜。

郑国抬头望去,只见一队车马正沿着渠畔驶来,为首的那辆马车没挂龙旗,只用玄色帷幔遮着,可车辕上雕刻的云纹,分明是皇家规制。

“是陛下?”郑国有些发愣,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襟。他原以为胡亥至少要等渠修出模样才会来,没想到竟来得这么早。

马车在渠坝前停下,胡亥掀帘下车时,身上穿的不是龙袍,而是件寻常的皂色锦袍,腰间还系着柄短剑——那是始皇帝当年赐给他的,剑鞘上的鎏金都磨掉了大半。

“令尹,别来无恙?”胡亥笑着拱手,目光扫过工地上的刑徒,“看来这渠修得热闹。”郑国连忙躬身行礼:“陛下亲临,实乃我等之幸。渠上诸事,尚在稳步推进,只是还有些细节需再打磨。”胡亥摆了摆手:“令尹不必多礼,朕今日来,就是想看看这渠的进展,也与大家一同出份力。”说罢,他便走到石夯旁,伸手握住夯绳。刑徒们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纷纷喊道:“陛下万金之躯,使不得!”胡亥却笑道:“朕也是大秦的一份子,修渠乃利国利民之事,朕岂能旁观。”众人见他坚持,便与他一同抬起石夯。胡亥虽养尊处优,但此时却卯足了劲,一下又一下地夯着地面。郑国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感动与敬佩。这少年皇帝,不仅有修渠的决心,更有与民同甘共苦的胸怀。渠畔的春声里,忙碌的身影与飞扬的尘土交织在一起,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正缓缓展开。

郑国连忙躬身行礼:“劳陛下挂怀,一切顺利。”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夯土堆,“按这进度,秋收前定能完工。”

胡亥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朕不是来视察的,就是想看看这水转纺车的样机造得如何了。少府的奏报说,令尹把工匠们都藏在渠边的作坊里?”郑国笑着点头:“陛下消息灵通,样机就在作坊里。原本想着等造好了再请陛下过目,没想到陛下亲自来了。”说罢,便领着胡亥朝作坊走去。

作坊里,工匠们正围着一台崭新的水转纺车忙碌着。水轮在渠水的冲击下缓缓转动,带动着纺车的锭子飞速旋转,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胡亥饶有兴致地看着,眼睛里满是好奇。

“令尹,这水转纺车当真能比人力纺线快许多?”胡亥问道。

郑国自信地回答:“陛下放心,经测试,这水转纺车的效率比人力高出数倍。若能在关中推广开来,百姓的生计定能改善不少。”

胡亥满意地点点头:“好,朕要让这水转纺车不仅在关中用,还要推广到天下。”他拍了拍郑国的肩膀,“令尹辛苦了,有你这样的能臣,朕无忧矣。”

郑国被他说得笑了:“陛下慧眼。渠边有水力,正好试纺车。”他领着胡亥往作坊走,路过夯土的刑徒时,那些人都停下手里的活,怯生生地望着这位年轻的皇帝,眼里却没了往日的恐惧。

胡亥忽然停下脚步,对那个络腮胡刑徒说:“你原是哪个县的农户?”

络腮胡刑徒连忙跪地,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陛下,小的原是栎阳县的农户。”胡亥点了点头,接着问:“家中还有何人?欠了多少赋税才被没入骊山?”刑徒不敢抬头,如实说道:“家中有老父和妻儿,因去年旱灾,收成不好,欠了十石粮食的赋税。”胡亥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你且安心修渠,待渠成之后,朕不仅免你罪责,还免去你家中三年赋税。”络腮胡刑徒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激动地磕头:“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围的刑徒们也纷纷跪地高呼。郑国在一旁看着,心中对这位少年皇帝更多了几分敬意。胡亥又鼓励了众人一番,这才跟着郑国继续往作坊走去,他心中已经盘算着,如何让这渠和水转纺车真正造福天下百姓。

刑徒愣了愣,慌忙跪倒:“回陛下,小人是频阳县的,家里还有三亩薄田……”

“修完渠,就回去种地吧。”胡亥弯腰扶起他,“今年的赋税免了,好好侍弄庄稼,别再欠税了。”

刑徒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哽咽着说不出话。周围的刑徒们也都低着头,有几个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他们这辈子,还是头回见皇帝对刑徒说这样的话。

郑国看着这一幕,捋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他忽然明白,胡亥减免赋税、释放刑徒,从来都不是作秀。这少年皇帝心里装着的,是真正的百姓。

作坊藏在渠边的山坳里,隔着层薄纱似的春雾,能听见里面传来“嗡嗡”的声响。刚走到门口,胡亥就看见三个巨大的纺车正在转动,轮轴带着纱锭飞速旋转,几个工匠正忙着将纺好的棉纱缠成线团。

“陛下您看!”一个老工匠举着线团跑过来,脸上沾着棉絮,“这水转纺车果然神!您看这棉纱,又匀又细,比寻常纺车强十倍!”

胡亥接过线团,指尖捻着棉纱,果然觉得质地紧实。他想起前世江都的织锦坊,那些宫女们日夜不停地纺线,也赶不上这三台纺车的效率。

“好!”胡亥拍着郑国的肩膀,“令尹,这纺车要尽快推广!关中的河流多,每个县都能安上几台。另外,让少府开办织坊,招些无业的妇人来织布,织出的布一半入国库,一半给她们抵工钱。”

郑国连连点头:“老臣也是这么想的。等布多了,还能运到边地,给将士们做冬衣。”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见作坊外传来马蹄声。一个内侍匆匆跑进来,手里捧着份军报,脸色有些发白:“陛下,上郡急报,匈奴左贤王率三万骑兵,攻破了长城东段的两个烽燧!”

胡亥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他接过军报,指尖捏着竹简,指节泛白——他还是没能阻止战争。

“蒙恬将军怎么说?”胡亥的声音有些发沉。

“蒙将军说,已派扶苏公子率军增援,只是……”内侍顿了顿,“匈奴人这次带了新造的投石机,长城的夯土城墙怕是……怕是难以抵挡。”

胡亥沉默了。他知道匈奴人的骑兵厉害,却没想到他们竟学会了用投石机。看来,这边关的仗,比他想象的还要难打。

“令尹,”胡亥转身对郑国说,“修渠的事不能停,但要加快进度。另外,让少府把新造的铜料优先给军器监,让他们赶制弩箭、投石机,送往边地。”

郑国躬身领命:“老臣这就去办。”

胡亥又交代了几句,便带着内侍匆匆赶回咸阳。马车驶离渠畔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只见那三台水转纺车还在嗡嗡转动,阳光透过纱锭的缝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金豆子。

他忽然觉得,这纺车的声音,和边关的号角声,原来都是大秦的心跳。一个在后方蓄力,一个在前方搏杀,少了哪个都不行。

回到咸阳宫时,李斯已经在书房候着了。他手里捧着份名册,上面列着赵高党羽的名单,密密麻麻写了三页纸。

“陛下,赵高的余党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李斯将名册递上去,“只是有几个宦官,说是……说是先帝的旧人,老臣不敢擅动。”

胡亥翻开名册,在“中常侍石远”的名字上停了停。这石远是始皇帝的贴身内侍,当年还跟着去过高丽,据说手里握着不少先帝的秘密。

“石远在哪?”胡亥问道。

“在掖庭局抄书。”李斯答道,“他说自己老了,不想再掺和朝堂的事。”

胡亥合上名册:“既然是先帝旧人,就别为难他了。让他继续抄书吧,抄好了送朕一份。”

李斯有些惊讶,但还是应了。他发现,这少年皇帝虽然手段果决,却比始皇帝多了份容人之量。

“对了,南郡那边有消息吗?”胡亥想起赵佗。

“赵佗将军派人送来奏报,说已经招降了三个百越部族,还在南郡开了个盐场,说是……说是效仿陛下的盐铁专卖。”李斯笑着说,“他还说,百越的稻米一年能收两季,若是能引来关中的农具,产量还能再翻一倍。”

胡亥眼睛一亮:“让少府送一批新造的铁犁过去!告诉赵佗,缺什么就说,朕全力支持。”

送走李斯后,胡亥又拿起上郡的军报。他看着“扶苏率军增援”几个字,忽然觉得有些放心。那个仁厚的兄长,在边关待了一年,想必也磨出了些锐气。

“传朕的旨意,”胡亥对内侍说,“命羽林将军率五千精兵,押送粮草和军器,即刻赶往上郡。告诉蒙将军和扶苏公子,粮草军器管够,朕只要他们守住长城,寸土不让!”

内侍领命而去,书房里只剩下胡亥一人。他走到舆图前,指尖从咸阳划到上郡,又从上郡划到辽东。那道蜿蜒的长城,在他眼里忽然变成了一条巨龙,而他,就是那个握着龙首的人。

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打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胡亥想起渠畔的那些刑徒,想起作坊里的水转纺车,想起边关的将士们。他们就像这春雨,看似柔弱,却能滋润大地,让整个大秦焕发生机。

他忽然有了个想法。

“来人,笔墨伺候。”胡亥走到案前,铺开帛书。他要写一封信,不是给蒙恬,也不是给扶苏,而是给天下的百姓。

他想告诉他们,苛政已经结束了;他想告诉他们,只要好好种地、织布,就能过上好日子;他想告诉他们,大秦的长城,会永远保护着他们。

笔尖落在帛书上,墨香混着春雨的湿气,在书房里弥漫开来。胡亥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知道,这封信或许不能立刻改变什么,但他相信,只要他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天下的百姓都会明白,他这个皇帝,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雨还在下,可咸阳宫的灯火,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因为在这座宫殿里,一个年轻的皇帝,正在用他的方式,守护着这个他决心要拯救的帝国。

而远方的渠畔,水转纺车还在嗡嗡转动,像是在为这个崭新的春天,唱着一首无声的歌。

那歌声里,有泥土的芬芳,有棉纱的洁白,还有一个王朝,重生的希望。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