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费时费钱,特意找人做一副围棋,目的自然还是始终如一。
为了教书!
围棋嘛,钟鸣是不怎么会玩的。
他对于围棋的全部了解,仅限于知道规则。
还记得读小学、初中的时候,他们在下课时会用方格本模拟棋盘,然后玩五子棋、围棋这样的游戏来作为消遣。
但要说是入门,那还是算不上的。
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毕竟他只是打算给孩子们介绍一下,又不是要做他们的围棋老师。
只要知道规则,然后让他们自己玩呗!
钟鸣带着赵义精心制作的围棋棋盘和棋子走进私塾。
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开始探头探脑。
“咦?先生带什么来了?”
“看着像个菜板,只是瞧着好精致哦!”
“那两个竹篼里是什么啊?”
...
听着孩子们的话语,钟鸣笑着说道:“同学们,这可不是菜板,这是围棋棋盘,竹篓里装的是围棋子。今天咱们要来认识一种特别有趣的游戏——围棋。”
“游戏!”
听见是游戏,孩子们变得兴奋起来。
他们开始交头接耳,多是在探讨这个游戏的玩法。
钟鸣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
“同学们,围棋棋盘有纵横各十九条线,交叉形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黑子先行,白子后走,棋子下在交叉点上。目标呢,就是通过围地,让自己的棋子在棋盘上占据更多的地盘,地盘多的一方就获胜啦。”
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的样子,钟鸣接着说:
“大家看,就像这样。”
他拿起一颗黑子,轻轻放在棋盘上。
“黑子落在这儿,就开始了它的‘地盘争夺之旅’。如果白子想要阻拦,就得想办法把黑子围住。”
说着,他又拿起白子在旁边落子。
“那怎么才算把对方围住呀?”有个孩子忍不住问道。
钟鸣耐心解释:
“当棋子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被对方棋子堵住,没有气了,这颗棋子就会被吃掉,从棋盘上拿走。气呢,就是棋子周围空着的交叉点。”为了让孩子们更明白,钟鸣又在棋盘上演示了一番吃掉棋子的过程。
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先生,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就像杀猪一样,要把猪儿给围起来,免得东跑西跑地不好抓!”一个孩子兴奋地说道。
“对,就是这个道理。”
钟鸣赞许地点点头,“现在,我找一位同学上来,我们一起演示一局简单的。谁想来试试?”
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钟鸣目光扫过,看到张伟高高举起的手,便笑着说:
“张伟,你来。”
张伟兴奋地跑上前,站在棋盘旁。
钟鸣说道:“张伟,你执白子,我执黑子,咱们开始咯。”
钟鸣先落一子,张伟思考片刻,也跟着下了一步。
周围的孩子们都紧张地看着棋盘,有的还小声讨论着。
“张伟,你这步棋可以再往这边一点,说不定能把先生的棋子拦住。”一个孩子忍不住支招。
随着棋局的推进,张伟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落子也越来越自信。
一局结束,虽然张伟最终输了,但他满脸兴奋,丝毫没有气馁。
“先生,我下次肯定能赢!”
钟鸣笑着点头:“嗯嗯,不错!你已经很棒啦,这第一次就能下得这么好,以后多练习肯定会更厉害。”
看着孩子们对围棋充满兴趣,钟鸣趁热打铁:
“同学们,其实围棋不仅仅是个好玩的游戏,它还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懂得思考。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学弈》,讲的就是关于学习下棋的故事。”
说完,钟鸣在黑板上写下:
【学弈】
之后他轻声朗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先是读完一遍,然后开始字词翻译。
钟鸣将孩子们没学过的词单独提出来说明。
“这个‘弈’指的是什么啊?”
这个字学生们都不懂,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
《学弈》嘛!
那‘弈’指的不就是围棋咯!
于是很快他们就答道:“是‘围棋’的意思!”
这他们可以反应过来,但‘秋’字就难度了。
弈秋?
弈秋是什么啊?
哦......通国之善弈者也......
那他,指的是一个人吗?
那岂不是叫作‘围棋秋’?
这名字真奇怪啊!
孩子们满脸疑惑地看着先生。
钟鸣笑着解释道:
“同学们,‘秋’呢,是一个人的名字。在这篇文章,作者把他们职业和名字连起来称呼,他擅长下棋,所以称呼叫他‘弈秋’。”
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
钟鸣接着说:
“大家请继续看,‘通国之善弈者也’,就是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那‘通国’就是全国的意思,‘善’就是擅长。大家明白了吗?”
“明白了!” 孩子们齐声回答。
“好,那‘使弈秋诲二人弈’,这个‘使’在这里是让的意思,‘诲’就是教导。整句话就是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 钟鸣继续讲解。
孩子们认真地听着,努力消化这些知识。
钟鸣又说:“现在,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感受一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孩子们跟着钟鸣大声朗读。
读完,钟鸣问道:
“大家请思考一下,两个学生跟弈秋学下棋,会发生什么不一样的情况呢?”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孩子们笑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
“一个专心,一个不专心。”
“那肯定一个学得好,一个学得不好。”
结果也是如此: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