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悬浮在虚空之中,如同一个刚刚经历风暴、遍体鳞伤的巨兽,在寂静中舔舐伤口。机库内,工程师们正在紧急修复受损的舰体结构,特别是被熵增弹丸侵蚀的区域,更换老化的装甲板。医疗舱里,王胖子等重伤员正在接受深度治疗,刺鼻的消毒水味道也掩盖不住战斗留下的惨烈气息。
舰桥上的灯光调暗了些,以减少对船员们疲惫神经的刺激。主屏幕上不再是激烈的战斗画面或复杂的能量频谱,而是切换到了对周围星域的全频段被动监听模式,以及根据星萤遗留信息初步推算出的、通往“观测焦点”的可能航线。
张杰坐在指挥椅上,闭目凝神。他的意识沉入体内,感受着那枚与希望号融为一体的“秩序之种”。它不再像最初那样仅仅是一个温和稳定的核心,在经历了与“清道夫”的规则对撞,以及吸收了星萤最后传递过来的那份古老“源光”信息碎片后,张杰能感觉到它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它变得更加……“敏锐”。
如果说之前它像一颗稳定跳动的心脏,现在则更像一个拥有了初步感知能力的胚芽。它依旧散发着秩序场,稳定着希望号内部,但张杰能隐约察觉到,这秩序场对外界特定类型的“无序”产生了更强烈的“指向性”反应。尤其是当他的思绪集中在星萤临终提到的“熵增核心”和“观测焦点”时,“秩序之种”会传来一种极其微弱的、如同指南针般的牵引感。
“首领,”灰雁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她面前摊开着从星萤信息流中整理出的、由奇特符号和能量图谱构成的笔记。“星萤留下的信息虽然破碎,但有几个关键词反复出现,并且与‘观测焦点’关联紧密。”
她将整理出的资料投射到小屏幕上:
“‘万镜之厅’——可能是一个地点,或者一种机制。
‘真实之影’——含义不明,可能指代某种现象或存在。
‘熵增之核’的‘倒影’——这个描述非常奇怪,似乎暗示‘观测焦点’与我们要找的熵增碎片并非同一物,而是它的某种……镜像或投影?”
‘守夜人初誓的裂痕’——这可能指向‘清道夫’叛变的根源。”
张杰睁开眼,目光扫过这些晦涩的词语。“万镜之厅……倒影……”他沉吟着,“灰雁,你的灵能,结合‘秩序之种’的感应,能否对这些概念产生共鸣?”
灰雁轻轻按住太阳穴,尝试调动所剩不多的灵能,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词语和“秩序之种”传来的微弱牵引感上。片刻后,她微微蹙眉:“很模糊……‘万镜之厅’让我联想到无数的、相互反射的视角和信息,充满了矛盾与真实。‘真实之影’……则有一种被窥视、被复制的冰冷感。至于‘熵增之核的倒影’……”她猛地吸了一口气,脸上掠过一丝不适,“那感觉……就像是在看着一个黑洞,而黑洞也在看着你,并且同时映照出你自身最无序、最崩坏的可能性……”
这个描述让舰桥内的几人都感到一阵寒意。
“也就是说,‘观测焦点’可能是一个能映射或放大‘熵增’特性的地方,或者东西?”刘猛插话道,他刚刚结束了对外部装甲的紧急维修评估,“如果维克托融合的碎片在那里,它可能会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和危险。”
“也可能,那里存在着能克制它的东西。”老周提出了另一种可能,他靠在椅背上,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恢复了冷静,“既然是‘观测’焦点,总得有观测者和被观测物。星萤的遗言是警告,但未必只意味着危险。”
就在这时,希望号的超空间引力波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异常、转瞬即逝的信号。这信号并非来自他们追踪的熵增碎片,也非“清道夫”的冰冷秩序,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中立、仿佛纯粹为了“记录”而存在的波动。其源头方向,与“秩序之种”传来的微弱牵引感,以及星萤信息推算出的“观测焦点”区域,高度重合!
“侦测到未知引力波信号,特征……无法识别,编码方式前所未见!”传感器官报告,“信号持续时间极短,已消失。但来源方向已记录。”
张杰站起身,走到主屏幕前,看着那条刚刚被标记出的、通往未知区域的航线。
“清道夫”的威胁暂时退去,但并未消失。星萤的遗言指明了方向,却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熵增骑士碎片依旧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目标,而现在,一个名为“观测焦点”的神秘存在,也浮出了水面。
希望号的损伤需要时间修复,人员的疲惫需要时间缓解。但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
“调整航线,优先前往‘观测焦点’信号源区域。”张杰下达了命令,声音沉稳而坚定,“我们需要知道那里有什么。是陷阱,是机遇,还是……揭开更多真相的钥匙。”
他回头看向自己的同伴们——疲惫但坚韧的工程师,重伤初愈的指挥官,精神力透支的顾问,以及所有坚守岗位的船员。
“修复工作优先级不变,但航行不能停止。我们必须在‘清道夫’再次找上门来,以及熵增碎片变得更强之前,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希望号引擎重新点火,带着满身的伤痕和坚定的意志,再次启航,沿着那条指向“观测焦点”的、布满迷雾的航线,驶入了更深沉的星海之中。
猎手与猎物的游戏仍在继续,但棋盘,似乎正在变得更加广阔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