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7月的南京,复兴社情报一处的办公室里,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陈默坐在桌前,眉头紧锁地看着桌上一份延误的情报——这是一份关于红军过草地后动向的常规加密报告,按流程本该昨天就传递到前线指挥部,却因密码校对延误,至今仍压在柳媚的办公桌上。
“柳秘书,这份情报为什么还没校对完?”
陈默拿着报告,走到柳媚面前,语气带着克制的怒火。
他清楚,这不是柳媚第一次故意拖延——自从上次被拒绝后,她利用负责密码校对的职权,已经先后三次延误了情报传递,每次都以“密码复杂、需要反复核对”为由搪塞。
柳媚头也没抬,继续慢悠悠地整理文件,语气平淡:“陈处长,这份情报的密码是新换的,很多字符需要对照密钥反复确认,我也是为了避免出错,万一传递错误,耽误了追剿计划,谁担得起责任?”
她的话看似有理,实则句句带刺——新密码上周就已下发,她不可能不熟悉,明显是在故意刁难。
陈默强压着怒火:“新密码培训时你全程参加,核对一份常规情报用不了这么久。现在前线等着这份情报调整部署,你立刻校对完,十分钟后我要看到文件。”
他语气坚定,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不给柳媚继续拖延的机会。
柳媚终于抬起头,眼神冰冷地看着陈默,嘴角勾起一抹嘲讽:“陈处长倒是威风,一句话就要我十分钟完成?怎么,现在连让我仔细核对的时间都不给了?这就是你所谓的‘严谨工作’?”
她一边说,一边故意将桌上的密钥本摔得噼啪作响,引来周围同事的侧目。
陈默深吸一口气,知道再和她争论下去只会让事情更糟,只能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
他看着窗外,心里清楚,柳媚的目的不仅仅是延误情报,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同事面前营造“陈默仗势欺人、独断专行”的假象,孤立他、抹黑他。
果然,当天下午,办公室里就开始流传关于陈默的谣言。
“听说了吗?陈处长今天又对柳中尉发火了,就因为一份情报校对慢了点。”“是啊是啊,我看他就是觉得自己是处长,了不起,根本不把我们这些下属放在眼里。”“以前还觉得他挺好的,没想到这么独断专行,以后可得离他远点。”
这些议论声虽然不大,却句句传入陈默的耳朵。
他知道,这肯定是柳媚故意散布的——她上午故意在办公室摔东西、说气话,就是为了给这些谣言“铺路”。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工作对接时也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有人刻意避开和他单独接触,整个一处的工作氛围变得越来越压抑。
李默悄悄找到陈默,语气担忧:“陈处长,柳媚这是在故意孤立你啊!她到处说你‘独断专行、不尊重下属’,现在很多同事都对你有意见了。再这么下去,咱们一处的工作就没法开展了,你可得想个办法反击啊!”
陈默摇摇头,语气平静:“不用急,她现在是在气头上,做得太过分,迟早会露出马脚。我们现在要是反击,只会让矛盾激化,反而中了她的计。”
他心里早已盘算清楚——柳媚的所作所为,虽然让他陷入了困境,但也并非毫无破绽。
她利用职权延误情报、散布谣言,本质上是“公报私仇”,只要等到合适的时机,让戴笠看到她的真实目的,就能不攻自破。
几天后,机会终于来了。戴笠召开部门工作会议,要求各处处长汇报近期工作进展。
轮到陈默时,他除了汇报红军情报和药品储备情况外,还特意提到了“情报传递效率问题”:“戴老板,最近一处的情报传递偶尔会出现延误,主要是因为新密码校对难度较大,柳中尉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建议再增加一名密码校对员,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避免因个人原因影响工作。”
他语气诚恳,看似是在“为工作考虑”,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向戴笠暗示——情报延误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柳媚“个人原因”导致的。
同时,增加校对员的建议,也能削弱柳媚对密码校对的垄断权,避免她再利用职权刁难。
戴笠听完,若有所思地看向柳媚:“柳秘书,陈处长说的是真的?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柳媚心里一紧,连忙解释:“不是的戴老板,我能忙过来,只是最近新密码确实复杂,偶尔会慢一点……”
她的话越说越没底气,眼神也开始闪烁——她没想到陈默会用这种“看似体谅、实则告状”的方式,让她陷入被动。
“能忙过来最好,但不能影响工作,”戴笠语气严肃,“情报传递事关重大,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影响战局。要是实在忙不过来,就按陈默说的,增加一个人,别因为你一个人,耽误了整个一处的工作。”
柳媚只能点头答应,脸色苍白地坐下。
她知道,陈默这一招既高明又狠——既没直接指责她,又让戴笠看到了她的“失职”,以后她再想利用密码校对刁难陈默,就没那么容易了。
会议结束后,柳媚拦住陈默,眼神里充满了怨恨:“你故意的!你就是想让戴老板觉得我无能!”
陈默看着她,语气平淡:“我只是就事论事,为了一处的工作,没有别的意思。如果你觉得委屈,可以向戴老板申请调离密码校对岗位。”
他的话既表达了“无意针对”的态度,又暗含了“如果你继续刁难,我不介意让你失去这个权力”的警告。
柳媚气得浑身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知道,自己已经输了。陈默的冷静和理智,让她的所有报复手段都显得苍白无力。
回到办公室,陈默坐在桌前,打开加密笔记本,在上面写下:
“柳媚散布‘独断专行’谣言,利用密码校对延误情报。
应对:1. 会议上以‘提高效率’为由,建议增加校对员,削弱其职权;2. 不动声色暗示戴笠其‘个人原因影响工作’,化解孤立危机。结论:暂不反击,借工作之机巧妙化解,避免激化矛盾。”
写完后,他合上笔记本,摸了摸胸前的怀表。表盖内侧的“晴”字温热,仿佛在为他的冷静和智慧点赞。
他知道,和柳媚的这场“战争”还没结束,但他已经找到了应对的方法——用理智对抗情绪,用工作化解危机,既能保护自己,又能不影响潜伏任务,这才是最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