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创科大厦的灯光次第熄灭,只剩下零星几扇窗户还亮着,如同点缀在黑色幕布上的孤星。苏念便是其中一颗。
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视线从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片段和技术讨论帖上移开。通过一下午加半个晚上的“信息掘金”,她总算对“project phoenix”的技术脉络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虽然不如直接阅读原始文档来得精确全面,但支撑她目前的VR项目分析和沙龙分享的核心论点,已然足够。
保存好所有摘录和笔记,她开始整理桌面上散落的资料,准备结束这漫长的一天。就在她关闭电脑,拿起背包时,办公室外传来一阵极轻微的、规律的脚步声。
这么晚了,还有谁?
苏念下意识地抬头,透过办公室的玻璃隔断,看到一个挺拔冷峻的身影正从走廊尽头走来。深色西装外套随意搭在臂弯,白色衬衫的领口解开了两颗扣子,略显随性,却丝毫未减其周身迫人的气场。
是陆时衍。
苏念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没想到会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独自遇到他。
陆时衍显然也看到了她。他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径直朝着总裁办公室的方向走去,目光却在她这边短暂地停留了一瞬。那眼神依旧深邃,带着惯有的审视,似乎在评估她此刻出现在这里的合理性。
苏念迅速压下心头那丝异样,拿起背包,拉开办公室的门,正好与走到门外的陆时衍迎面遇上。
“陆总。”她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打招呼。
陆时衍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她脸上,似乎在她眼下的淡青色阴影上停留了半秒。“还在忙调研报告?”他的声音在空旷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或许是探究?
“报告初稿已经完成了。”苏念如实回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专业而从容,“在做最后的核对,顺便准备一下沙龙分享的材料。”
她提到沙龙分享时,注意到陆时衍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嗯。”他应了一声,算是回应。随即,他的视线越过她,扫了一眼她身后已然熄灯的办公区,最后又落回她身上,“数据核实是关键,不要出现基础性错误。”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但苏念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语中的重点——“数据核实”、“基础性错误”。这像是一句常规的提醒,又像是一种隐晦的敲打。他是否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仅仅基于他一直以来对数据严谨性的苛刻要求?
联想到“迅捷样本库”的异常和被收回的权限,苏念的心微微收紧。但她面上丝毫不显,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陆总。所有结论都基于反复核验过的数据。”
陆时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略一颔首,便转身走向了自己的办公室。
看着他推开那扇厚重的实木门,身影消失在门后,苏念才缓缓松了口气。刚才那短暂的对话,竟让她有种比连续加班数小时更耗心神的感觉。
她独自走向电梯间,按下下行按钮。电梯金属门光可鉴人,映出她略显疲惫却眼神清亮的脸庞。
陆时衍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是随口一提,还是意有所指?
她回忆起他刚才的眼神,那里面除了惯常的冷峻和审视,似乎还有一丝……极淡的探究?他或许也察觉到了什么?以他的位置和敏锐,部门内的一些暗流涌动,不可能完全无知无觉。
但他没有明说,她也不能主动去问。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任何关于同事的负面猜测,从她这个新人嘴里说出来,都像是在搬弄是非。
电梯到达的清脆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走进空无一人的电梯,苏念靠在冰冷的轿厢壁上,感觉一丝凉意透过薄薄的衬衫渗入皮肤。
她忽然意识到,从她发现数据异常开始,到她权限被收回,再到今晚陆时衍这句意味不明的提醒,她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而织网的人,在暗处,她则在明处。
唯一破局的方法,就是比对方更快、更准地找到那张网的节点,然后,一击即破。
接下来的两天,苏念更加忙碌。她不仅要完善报告和分享内容,还多留了一个心眼,开始更加系统地收集“迅捷样本库”异常的辅助证据。她甚至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渠道,侧面了解了一下这家样本库在行业内的口碑,得到的信息褒贬不一,但确实有几个同行提到过其数据“偶尔会有惊喜,但也需要仔细甄别”。
这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同时,她也留意着李晓晴的动向。李晓晴似乎一切如常,依旧保持着精明干练的经理形象,对下属布置任务,参与部门会议,偶尔还会在茶水间与苏念“偶遇”,关心一下她的进度,仿佛之前权限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反而让苏念更加警惕。
沙龙分享的前一天,苏念收到了张辰发来的最终确认邮件,附带了沙龙的具体流程和场地信息。邮件末尾,他加了一句:“放松心态,就当是内部交流,展现你的思考过程比呈现完美结论更重要。”
这句话带着鼓励,也带着技术人特有的务实。苏念回复表示感谢,并确认会准时参加。
下班前,她最后一遍检查了为沙龙准备的ppt。她删繁就简,将核心聚焦于“热情的怀疑论者”的发现过程和方法论反思,每一个论点都标注了清晰的数据来源和分析逻辑,确保无懈可击。关于数据清洗的部分,她用了“识别并排除低质量应答”这样中性专业的表述,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样本库名称。
确认无误后,她将文件保存备份,关闭了电脑。
明天,将是她进入创科集团以来,第一次在相对正式的跨部门场合,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台下,会有同事,有张辰,很可能还有陆时衍。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分享,更是一次考验。考验她的专业能力,她的心理素质,以及她在面对潜在危机时的应对。
迷雾尚未散去,刀光或许就在不远处闪烁。
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着即将到来的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