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槐林里的风渐渐温柔下来,月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地面,织就一片细碎的银辉。林小满站在老槐树下,指尖摩挲着胸口的玉佩,温热的触感让她心头安定。方才与阿禾短暂的重逢还历历在目,那些未说尽的话、藏在心底的感激,像潮水般在胸腔里涌动,让她忽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这些心意都写下来,告诉阿禾。
她从背包里翻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找了块干净的青石板坐下。月光落在纸页上,泛着淡淡的光泽,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槐林里格外清晰。她没有打草稿,只是凭着心意,一字一句地书写,仿佛阿禾就坐在她对面,认真听着她的倾诉。
“阿禾,今天能这样清晰地见到你,我真的好开心。”开篇的字迹带着几分颤抖,随后渐渐变得平稳,“在溪山古镇听到你的故事时,我才知道,我认识的那个温柔的阿禾,在百年前就已经是这样温暖的人了。你用善意对待学生,用坚守守护乡邻,你的温柔从来都不是专属,却给了我满满的偏爱。”
她写下小时候的趣事: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得膝盖破皮,是他用灵力缓解疼痛;考试失利躲在槐树下哭,是他用槐花编出小小的花环逗她开心;第一次离开家去外地读书,是他悄悄跟在身后,直到看到她安全进了校门才放心离开。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细节,此刻都变得鲜活,字里行间都浸着暖意。
“以前我总以为,是你一直在保护我、照顾我,可现在我才明白,是你陪着我,让我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玄机子出现的时候,我真的很害怕,可一想到你,想到你教我的口诀、给我的符纸,我就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她顿了顿,笔尖在纸上停顿片刻,落下一行带着泪痕的字迹,“阿禾,谢谢你没有放弃我,谢谢你用百年的执念,换来了二十年的陪伴。”
最后,她写道:“我不知道未来还有多长,但我知道,只要玉佩还在,你就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带着你的温柔好好生活,去看你没看过的风景,去经历你没经历的人生,然后回来告诉你。这封信,就当是我写给你的悄悄话,希望风能把我的心意,带给槐树下的你。”
写完信,林小满小心翼翼地将纸页撕下来,折叠成小巧的方块。她在老槐树下挖了一个浅浅的土坑,将信轻轻放进去,再用泥土覆盖好,上面还铺了几片新鲜的槐花瓣。“阿禾,我把话都藏在这里了,你要记得看呀。”她轻声说着,胸口的玉佩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她的约定。
回到村里的老宅时,已是深夜。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头,林小满将玉佩放在枕边,带着满心的暖意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阵细微的异动惊醒,朦胧中,只见枕边的玉佩突然爆发出柔和的白光,光芒顺着床沿流淌,落在地面上,竟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晕。
林小满揉了揉眼睛,借着月光仔细看去,只见那道白光渐渐汇聚到门口的方向,随后,一缕熟悉的槐花香飘了进来。她心头一动,立刻起身下床,顺着花香走到门口,惊讶地发现,白天埋在槐树下的那封信,竟然静静地躺在门槛上,信封上还沾着些许泥土和槐花瓣。
“这是……”林小满急忙拿起信,指尖刚触碰到纸页,就感觉到一股熟悉的凉意,与玉佩的温热形成奇妙的呼应。她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借着月光看去,只见原本空白的信纸背面,竟多了几行清隽秀气的字迹,正是阿禾的笔迹!
“小满吾妹,展信安。”开篇的称呼温柔亲切,瞬间让林小满的眼眶湿润。“读君尺素,如闻君语。百年孤寂,因你而暖;二十年陪伴,幸甚至哉。你说我予你偏爱,殊不知,是你照亮了我沉寂的岁月。看着你从懵懂稚童长成独立少女,看着你敢执剑破邪、敢直面风雨,我心中既有欣慰,亦有骄傲。”
“溪山往事,已是过眼云烟,唯有教书育人时的暖意,与陪你长大的时光,是我此生最珍贵的记忆。你说要带着我的温柔前行,其实,你的勇敢与善良,早已成为我新的执念。不必时时牵挂,不必刻意回望,你好好生活,便是对我最好的回应。”
“信中所言,想看遍世间风景,我虽不能同行,却会借玉佩之灵,伴你左右。风起时,是我在听你倾诉;花开时,是我在为你祝福。槐香不息,我便不离。”
最后,落款是一个简单的“禾”字,旁边还画了一朵小小的槐花,笔触温柔,仿佛能看到阿禾写字时的认真模样。
林小满握着信纸,眼泪无声地滑落,滴落在纸页上,晕开了淡淡的墨迹,却丝毫没有影响那些字迹。她将信纸紧紧贴在胸口,感受着玉佩传来的温热和信纸上残留的凉意,心中满是感动与慰藉。
原来,跨越阴阳的距离,心意真的可以相通。这封来自槐树下的回信,是阿禾给她的承诺,也是他们之间跨越百年的羁绊,永远不会消散。月光下,林小满抱着信纸和玉佩,再次沉沉睡去,梦里,槐花香浓,少年浅笑,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