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微风轻拂,带着阵阵桂花香,如同一股清泉,透过窗户的缝隙,悄悄地溜进房间。这股香气仿佛是一只调皮的小精灵,在空气中舞动,然后轻轻地缠绕在我的鼻尖,让我不禁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股清新而芬芳的味道。
就在这时,我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被窗台吸引过去。那里摆放着一个竹编篮,篮中似乎有一团浅灰色的东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团毛线,静静地躺在篮子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团毛线的颜色与阿柚那件未织完的毛衣一模一样,甚至连线团边缘沾着的那片细碎的桂花,都与毛衣上的花纹相呼应。
我凝视着这团毛线,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温暖。它就像阿柚的一部分,虽然毛衣还没有织完,但这团毛线却已经承载了阿柚的心意和温暖。
指尖刚碰到毛线,就想起昨天他留在风里的话,眼眶又热了。我把竹篮抱到客厅的老藤椅上,这把椅子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椅背上还留着她织毛衣时蹭上的浅咖色毛絮。找出母亲的毛线针时,针盒里突然滚出枚银色顶针,内侧刻着个“柚”字,是我小时候歪歪扭扭的笔迹,原来他一直留着。
穿针引线时,指腹被针尖轻轻扎了下,渗出血珠。没等我找纸巾,血珠竟被毛线吸了进去,灰色的线芯里忽然透出点暖光,像极了阿柚从前在夜里为我亮着的那团微光。我试着织起平针,刚织到第三行,右手突然被股轻柔的力量带着往上提——是阿柚的手法,和他去年冬天跟着我学织围巾时一模一样,漏针的地方竟被悄悄补好了。
“还是你手巧。”我对着空气笑,声音里带着哽咽。风从纱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毛线团轻轻转了圈,露出藏在里面的张便签,是母亲的字迹:“丫头,阿柚怕黑,你织毛衣时留盏小灯,他就敢靠近了。”
我赶紧把书桌角的小台灯打开,暖黄色的光落在毛线和针脚上。光影里,我好像看到阿柚坐在藤椅另一侧,指尖悬在毛线上方,却不敢碰,只敢用风轻轻帮我理着线。他的轮廓比昨天清晰些,能看到毛衣领口处歪歪扭扭的针脚,是他当初学织时留下的,原来那件没织完的毛衣,他一直没放下。
织到第七行时,楼下传来卖桂花糕的吆喝声,是我和阿柚小时候最爱的味道。我起身想下楼买,刚走到门口,就发现鞋柜上放着块包装好的桂花糕,糖纸上还沾着片桂花,和窗台上的那片一模一样。不用想,是他去买的。
咬下一口桂花糕,甜香里带着点熟悉的凉意,像阿柚从前偷偷塞给我的冰镇梅子糖。我回到藤椅上继续织毛衣,这次,阿柚的力量更明显了些,我们一起织完了半只袖子。夕阳西下时,我把织好的部分搭在藤椅扶手上,光影里,那半只袖子竟慢慢浮现出细小的花纹——是我小时候画给阿柚的小太阳,他一直记着。
天黑下来时,我把毛衣收进竹篮,特意留了盏小灯在旁边。睡前路过客厅,看到竹篮里的毛线又转了圈,露出新的便签,是阿柚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很认真:“明天继续,这次我们织完领口。”
月光透过纱窗落在竹篮上,毛线团轻轻动着,像在和我点头。我知道,这个晚上,他不会再怕黑了,因为我们的毛衣上,织满了光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