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语出非凡
屋里的摆设甚是简单齐整,正堂里有张大的方形木台,台周围放着四个木桩做成的座墩,台上放置着四只青瓷杯。正堂左侧,是木栅隔墙,透过木栅,看到里面是卧室,卧室外有一片竹林,可以听到山风的声音。正堂右侧,是木制的一个个方的、圆的隔墙,里面有琴案,书案上堆放着好多书简,可以听到窗外潺潺的流水声,隔墙的孔里,放置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竹筒。
四人坐定后,老者取来一个竹筒,放到台上面,对夫差说:
“侍奉大王必用圣洁之物。老夫一生有两个癖好,一是好饮,二是好与天地对话,乃一介痴汉。”边说着边捋着长长的白须。
“老夫只有与山水为伴,与鸟兽为友。”说完,呵呵一笑,冲门外喊:“广生。”
“哎——”小童端着热气腾腾的陶盆,高抬腿跨过门槛,将陶盆放到台上,忽闪着大眼睛看老者。
“给外面的大姐姐们端些吃喝的去。”老者慈爱地对小童说。
“哎。”小童又是一声清脆的答应,转身跑了去。
老者看着小童的背影,笑呵呵地说:
“老夫居此四十载,儿孙中只有此孙最有灵性,也与老夫志趣相投,将来悟出万物玄机的,必是此子。”
望着语出惊人的老者,夫差恭敬地问:“先生是如何与天地对语的?”
老者笑笑,并没回答,从竹筒里倒出来一些叶子,放入每个人面前的杯中,再冲入热水,用木板盖在杯口,然后开口:
“大王,这‘好饮’二字,通常指饮酒。老夫不仅能饮酒,更好有此饮。”说着指指青瓷杯说:
“饮过此物后,人的心神清爽了,比过斋戒了数日,然后就可以对语天地了。”
说完撤去木盖。杯中袅袅地冒出热气,老者双手放在台上,长长的白睫毛下,双目微合,鼻孔里深深吸着气,一副飘飘欲仙的神态。
三人也学着做,就觉到,一股淡淡的清香进入体内,香气里带有田野的味道,有土的芬芳,有叶的清新,还有一种灸烤的香气。闻到此香气,眼前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大自然,看到了彩凤飞翔,白鸟歌唱,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青山碧水之中。
老者睁开双目说:
“大王、贵人,请。”说完端起杯来,呷了一口,先紧闭双唇,然后张开,深吸气,双目炯炯,满面红光,慨叹到:“日饮此物一杯,人生足矣!”
西施低头看着杯子,里面有许多细尖的叶子伏在杯口,一根根的往下沉,水清清的呈淡绿色,呷一口,有苦涩之感,片刻口中清爽,接着舌下生津,有丝绵甜油然而生,从口至腹如同洗了似地,再呷一口,腹中产生了一股热流,缓缓上升,直冲天灵。正如老者所说:人变得心神俱爽。
“老神仙,此为何物?”郑旦问出了三人共同的问题。
“大王、贵人。”老者缓缓开口:
“老夫居此,除了在山脚下种些五谷、果菜,闲来读书抚琴外,就是到山上,与那些低矮的树木做伴,时间久了,老夫就发现了这种树叶的奥秘,把它放到嘴里咀嚼,先苦后涩再甜,便心口俱爽。经过多年的尝试,便把叶子做成了今日这样。”
“谨受先生赐教。”夫差说。
“不敢。老夫每日春早,于之前日出,登山临巅,观日采叶,回来后将叶子摊放在竹篦上凉透,燃蒿草烧热陶瓦,放入溪水中浸泡,再烧,烧至温热,离火,放上晾干的叶子,待叶子泛黄时即可收起,装入四季长成的竹筒。
“此叶不仅可以饮用,还可以医治破皮伤。心血淤滞时,可活血通窍。日日饮用,血脉通畅,节骨舒缓,脑无杂念,心无闷滞,思维旷达,通灵自然。”
“这正是先生能对语天地的奥妙所在。”西施轻轻地说。
老者虚目转向西施。
“贵人所言在理,但是也不尽然。”说着转向夫差:“贵人所言乃老夫终日所为,而今日所谓,皆因往日之缘,幸遇王贵,坦然一舒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