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冷落中宫
后宫的规矩,每月的朔、望日,各宫嫔妃,都要去中宫朝拜王后。
西施带着移光第一次来到了中宫。进了中宫大殿,穿过奢华的前厅,小心翼翼地来到王后的朝见大厅。
西施飘飘下拜,缓缓开言:“民女西施,拜见王后,愿王后圣躬安康。”
王后正在与宣娘娘说笑,她瞥了眼垂首躬身的西施,没有回话,继续与宣娘娘进行着她们的说笑。
西施接连拜了两次,终是没有听到王后回话,尴尬地僵持着,正不知如何是好。身后的移光一把将她拽起来,面带怒气:
“起来,不拜了,咱们回宫里去。”
西施刚要制止移光,就听到王后大声地呵斥:
“大胆奴才,来人!”
接着进来两个悍妇,怒冲冲直奔西施、移光,伸手就要捉拿。
移光见状,转身飞旋起一脚,两个悍妇就仰面朝天,跌倒在地上。随后,移光拉着西施,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出了正殿。
就在两人出宫门时,迎面碰到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
青年人见到西施,急忙闪在一边,礼貌地欠身:
“娘娘。”
西施正被移光气鼓鼓地拉着走,看了一眼青年人。
西施认了出来,此人是太子友,婉晴的丈夫。那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备受国人敬重的东宫太子。
太子认出了西施。
早听说父王新纳了两个妃子,美貌绝伦,其中一个叫西施,也听说了两个妃子入宫后的情况,对住在玉阳宫的妃子的情况还是听说了许多,知道这个西施妃子思念家乡,来到宫里就病了,而且差点丧命。
今日偶遇西施,太子坚信就是当年婉晴结拜的那个姐妹——西施。
对于西施的出现,太子有很多的疑问,她怎么是越国人?怎么成为范蠡的义妹?这些问题存在于太子的心中,对此,太子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他需要谨慎小心地一步步解答自己的疑问。
如果说当初,太子看到西施,单单是被西施的美丽的外表所震撼,今日相遇,看到了西施身上透露出的皇家的高贵和成熟,另外还看出她那高贵的美艳之下,那一丝丝惊慌,看到那双善良的眸子里投射的受伤的怜爱,太子这一刻感觉到这个美丽女子的真实却又神化了。
西施入宫后,并没有被王宫的奢华所陶醉,反而是因为思乡,几乎断送了性命,更让太子觉得,西施美的真实,美的感人。
由于婉晴的原因,太子对西施还多了一份亲切感。
今日巧遇,见西施如此形色,料到定是母后为难她了,先问明白再说吧。太子急匆匆地进了中宫。
知道事情的经过后,太子友劝王后:
“这就是母后的不是了。”
“什么?她入宫许多月了,至今才来叩拜,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王后。”王后怒气冲冲地说。
“母后有所不知,西施娘娘进宫后,水土不服,外加思念家乡的父母,一直病着。母后还记得太子哥的少姜妃的事吗。”
太子的话勾得王后心酸,便不再说什么了。
其实王后早就知道宫里来了两个美人,也知道西施病了很长时间了,由于那个郑娘娘放荡不羁的言行,让王后有点不可忍受,又无可奈何。今日见到西施便生出些无名火,怕又来了一个不好惹的主,便想当着宣娘娘的面,给西施来个下马威。
方才在移光拉起西施的一瞬间,王后看到了西施那张美丽又略带苍白的脸,心里咯噔一下想:“好一个美人!看举止,绝对不会像那个郑旦。”
这么一个美人蜷曲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自己叩拜,心中平衡了许多。现在经太子这么劝说,心中的火气,也就渐渐地消了。
西施回到宫里,心里憋屈,同时又为移光担忧,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不可预知的事。想起范蠡说过的:后宫就是一个五味杂生的地方,进得后宫就得经受得起酸甜苦辣,便心下稍安。但是,如果王后加害移光,那么自己进宫的责任也就终结了,要做好应变的准备。
她见移光仍然怒气未消,便把担忧藏在心里,与移光逗乐。忽听得外面报:
“太子殿下求见。”
这句话传来,着实把西施吓了一跳,她内心慌乱,惶恐地对移光说:
“准是太子发难来了。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与她计较罢了,啊!”
西施惧怕太子是有道理的,他是见过太子,同太子一样,由于婉晴的原因,她对太子有一种亲切感。但是他毕竟是太子,自己是吴王的妃子,身份变了,什么都会变。况且,对于太子,她知道的还是太少。
移光立即呼唤姐妹们,追月等四人一起来到。
太子已经在前厅等候,见了西施,太子先行礼。
“娘娘安康。”
西施急忙还礼。
太子说是来替王后还礼的,西施感动的差点落下泪来。太子说完就要告辞,西施柔声让他等一下,吩咐移光取纯钧宝剑来送给太子。
太子深知纯钧宝剑是越国宝剑中的极品,从移光手中接过宝剑,说:
“谢过娘娘。”
移光趁机说:
“太子,我家姐姐入宫不久,身心纤弱,万望太子殿下照应。”
太子怎么会进入后宫?在历史上春秋时期宫廷制度尚不完备,国王最亲近的人,经国王允许是可以出入后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