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撑着护栏站起,右臂肌肉仍在抽搐,掌心黏着铁锈与血的混合物。他没有看天空,也没有回头,只是将那枚重新走动的怀表塞回内袋,金属盘仍贴在胸口,温度未散。
叶知秋低头翻动记录板,指尖划过最后一行跳变的数据。她没说话,但动作比平时慢了半拍。密封盒紧贴左臂,另一只手已悄悄将数据导入便携终端。风从东面吹来,带着烧蚀后的苦味,她抬手调整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
王浩靠在炮台边,机械左臂冒出青烟,接口处有细微电弧闪烁。他闭眼片刻,再睁眼时瞳孔收缩成细线,嘴里念着一串频率代码。十秒后,他低声说:“声波反噬记录里有段编码……不是我们能解析的。”
陈峰仍蹲在观测位,狙击镜未放下。云层中的轮廓已经移动了一小段距离,腔体开口未合。他手指搭在扳机上,指节发白,但始终没有扣下。
林深一步步走下城墙台阶,脚步不稳,却没让人扶。他的手插进工装外套,摸到金属盘边缘的刻痕——那是星铸族符文与人类编号的交错纹路。周正最后掷出它时的眼神,像在交付某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临时实验室的门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开启。叶知秋将金属盘嵌入量子读取槽,启动三级解密协议。屏幕先是黑屏,随后跳出七层加密屏障,每一层都需调用不同数据库验证。她输入“明计划”密钥,又接入星铸族语言库残片,逐帧比对符号演化路径。
两小时后,三维星图展开。坐标落在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以远,标记为“p-7”。叶知秋放大节点细节,发现其能量波动周期与星茧号坠毁前的最后信号完全同步。
她立即拨通通讯频道:“这不是逃生路线。”
林深正在指挥室清洗右臂伤口,紫纹已退至手腕,但皮肤下仍有异物感。听到声音,他停下动作。
“是预警信标。”叶知秋继续说,“指向一个不在任何人类探测范围内的空间节点。而且……它的激活时间,和周正死亡时刻一致。”
林深盯着水盆里泛红的液体,没回应。他知道周正不会无缘无故留下这种东西。那不是遗言,是任务。
王浩在维修舱完成神经接口校准,左臂机械系统重启三次才稳定。他拒绝注射镇痛剂,直接将手臂接入量子雷达主阵列。电流穿过脊椎时,身体猛然一颤,但他咬牙撑住。
探测程序运行到第十一分钟,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屏幕上出现三组移动热源,航迹呈三角形收敛,中心点直指地球轨道平面。距离显示:四十八点六光年。
“三艘。”王浩睁开眼,声音沙哑,“蚀星族侦查舰,标准侦察编队配置。它们的通信频段……我听懂了。”
他扯下连接线,机械臂爆出火花,右手却抬起,在空中画了个三角:“它们不知道,我现在能听清他们的调度指令。”
陈峰在城墙巡视完毕后直接前往指挥室,途中绕道医疗区确认王浩状态。当他推开指挥室门时,林深正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只金属杯。杯子表面不断发生微小形变,时而光滑如镜,时而凝出刃口。
叶知秋站在全息投影旁,星图悬浮在半空,p-7节点闪烁红光。她将数据板递给林深,上面标注着侦查舰的航速、转向预测和可能抵达时间。
林深看着杯子,忽然开口:“我们守了十年。”
没人接话。
“从第一道金属墙建起,到今天炸掉第五颗核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等他们来打。”他顿了顿,指尖在杯壁划过,一道细长裂痕随即愈合,“现在我知道他们在哪了。”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脚步声。
陈峰转身看向门口,眉头微皱。门开后,三个人影站在走廊灯光下。他们穿着破旧的防护服,脸上有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下的色素沉淀,但步伐整齐,眼神清醒。
最前面那人脖颈后有一块芯片,泛着幽蓝微光。林深一眼认出——那频率,和星茧号核心残留信号一致。
三人没说话,也没靠近,只是静静站在门框外侧。陈峰没有让开位置,反而侧身挡住他们进入的路线。
叶知秋迅速收起数据板,手指在投影仪边缘轻敲两下,星图瞬间消失。王浩拖着左臂走进来,站在林深右侧,机械眼扫过三人颈部芯片,瞳孔缩成一点。
林深缓缓放下手中的杯子。金属表面最后一次波动,最终定型为一个完整的圆柱体,没有任何棱角。
他抬头,目光穿过房间,落在那三人脸上。
“你们从哪来?”
最前面那人张嘴,声音干涩:“p-7。”
林深的手指在桌沿轻轻一叩。
王浩的机械臂突然发出低频嗡鸣,接口处再次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