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正是丰收与孕育的季节。皇后陈微儿的产期日渐临近,整个紫禁城乃至整个大永王朝,都屏息凝神,期盼着这个承载了无数祝福与希望的皇室新成员的降临。凤仪宫内外,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太医院院判顾清辞携众产科圣手日夜轮值,经验丰富的稳婆、乳母皆已就位,宇文渊更是下令,一应所需,皆取宫中最好,务求万无一失。
这一日,天还未亮,凤仪宫便有了动静。陈微儿在睡梦中感到一阵规律的宫缩,她缓缓醒来,并未惊慌,只轻轻推了推身边浅眠的宇文渊。宇文渊几乎立刻惊醒,看到妻子平静却带着一丝紧绷的神色,心中顿时明了。他强自镇定,握紧她的手,立刻扬声唤人。
顷刻间,凤仪宫灯火通明,训练有素的宫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宇文渊被请至外殿等候,这是他身为帝王也无法逾越的规矩。他焦灼地在殿内踱步,每一次内殿传来的细微声响都让他心头一紧。太子宇文宸和昭华公主宇文玥也被惊醒,穿戴整齐后由乳母陪着,安静地坐在偏殿,小脸上写满了紧张与期待。
时间在寂静与等待中缓慢流逝,窗外天色渐明。内殿里,陈微儿咬紧牙关,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稳婆低声鼓励的声音和宫人们轻柔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她想起生太子时的艰险,生公主时的欣慰,而这一次,或许是因为年岁稍长,或许是因为之前的“虚惊”让她格外珍惜,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量。
双喜临门,天佑大永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窗棂,洒在殿内之时,一声响亮而有力的婴儿啼哭,如同破晓的号角,骤然响起,划破了黎明的宁静!
“生了!生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是位小皇子!” 稳婆喜悦的声音传出。
外殿的宇文渊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喜悦涌上心头,正要迈步,却听内殿稳婆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异和更大的喜悦再次响起:“等等!娘娘……娘娘腹中……还有一个!天啊!是双生子!”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随即,第二声稍显细弱但同样清晰的啼哭接踵而至!
“恭喜陛下!皇后娘娘诞下两位皇子!母子平安!天佑大永,双喜临门啊!” 顾清辞激动地冲出内殿,跪地禀报,声音都带着颤抖。
双生子!竟然是双生子!
宇文渊彻底愣住了,随即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呆立片刻,才猛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激动与难以置信:“好!好!好!天佑朕!天佑大永!赏!重重有赏!所有伺候之人,皆赏三年俸禄!”
他再也顾不得礼仪,几步冲入内殿。此时,两位小皇子已被洗净包裹,由乳母抱着。陈微儿虽疲惫不堪,脸色苍白,但眼中却闪烁着欣慰与激动的光芒。宇文渊先奔至榻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哽咽:“微儿!辛苦你了!你为朕,为大永,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低头看向两个襁褓中的婴儿,他们小小的,皮肤红润,闭着眼睛,却都透着一股勃勃生机。哥哥哭声洪亮,弟弟则显得文静些。宇文渊看着这对几乎一模一样的幼子,心中充满了初为人父(再次)的奇妙感动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圆满感。
普天同庆,盛世华章
皇后诞下双生皇子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宫廷,飞向京城,继而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昭告天下!举国上下,再次陷入了沸腾的欢庆之中!双生子在皇室之中极为罕见,历来被视为天降祥瑞、国运昌隆的吉兆!
宫廷庆典:紫禁城内钟鼓齐鸣,笙歌鼎沸。宇文渊当即下旨,大赦天下(十恶不赦者除外),减免全国一年赋税,设宴三日,与民同乐。宗室皇亲、文武百官纷纷入宫朝贺,献上贺礼,颂扬之声不绝于耳。
万民欢腾:民间百姓闻此喜讯,无不欢欣鼓舞。各地州县自发组织庆祝活动,舞龙舞狮,唱戏祈福,比过年还要热闹。人们由衷地认为,这是皇帝皇后仁德感天,方才降下如此祥瑞,预示着大永王朝的江山将更加稳固,盛世将绵延不绝。
太子与公主:太子宇文宸看着两个小小的弟弟,眼中充满了好奇与责任感,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弟弟的小手,对父皇母后郑重道:“儿臣定会好好爱护弟弟们,教导他们成才。” 昭华公主宇文玥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围着摇篮叽叽喳喳,已然有了做姐姐的模样。
赐名定分,寄予厚望
满月之日,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册封典礼。宇文渊与陈微儿商议后,为两位皇子赐下名号:
皇长子(双生子中的哥哥)赐名 宇文昊,册封为“靖王”,寓意如天空般广阔仁厚,安邦定国。
皇次子(双生子中的弟弟)赐名 宇文宸(与太子同名,但取“北辰”之意,音同字不同),册封为“康王”,寓意健康安乐,福泽绵长。
这两个名字,既寄予了父母对儿子们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不与他们兄长(太子宇文宸)争锋的定位,旨在让他们一生安宁顺遂,辅佐兄长,共同守护江山。
凤仪宫内,如今有了四个孩子,更显人丁兴旺,热闹非凡。陈微儿看着围绕在身边的儿女——沉稳的太子,活泼的公主,还有一对新生的娇儿,心中充满了作为母亲的无尽满足与幸福。宇文渊下朝归来,常见她与孩子们在一处,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只觉得这万里江山,也比不上眼前这幅天伦之乐图。
皇室再添双丁,不仅象征着宇文渊与陈微儿爱情的结晶,更意味着大永王朝的国本愈发稳固,后继有人。这份天降的厚礼,为这个本就蒸蒸日上的盛世,增添了更多的祥瑞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