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安子静一个人看店有点不放心,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安子娴把张霸海和张霸江留在店里,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马车继续往落花湖赶去,到了落花湖已经是天光大亮,朝霞满天。安有庆说:这是个好兆头,日出东山,意示着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安有娴豪横的说:以后我们安家一定会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茂达三江,成为三湖镇的大土豪,大地主,大乡绅。
安有庆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笑,成为大土豪,大地主,大乡绅是每个男人的梦想。以前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现在天降福星安子娴。也许这个梦想就能实现。
安有根把在白鲢湖杂货店里,做过的事,又在落花湖杂货店重做一遍。安有禄打开门,拜过财神后,安子山和安子超,张霸地等放起爆竹。落花湖人早就起来了,昨天就已经听说了杂货店要开张,听到爆竹声,都纷纷围了过来,比白鲢湖人更热情。
只是众人都围在门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也没有人进小店里。有个中年汉子说:家里没有粮食了,我进去买些。村子口就有东西卖,既省力还省了时间。
却被一个秃子拦住了:苏大强,就你他妈的性急。你都不知道他们店里粮食好不好,价钱贵不贵?就冒冒然去买,你有病吧?
另一个马猴脸阴恻恻的说:不是说好谁也不去买东西,让他家小店开不下去。我们落花湖人的钱,怎么能让黄泥村人轻轻松松赚了去。有人开始附和:对让他们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众人的情绪被点烧了,你一言我一语,火药味越来越重,就差一点火星子。仇富是一种大众心理。。
这时村口走出一个弯腰驼背的老婆子,低着头急吼吼的走着小碎步,身后有吊死鬼追着似的。也不和村里的人说话,竟直接走进店里。
秃子说:这马老太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全村人抵制,不买黄泥村人的东西?马猴脸说:她家穷得叮当响,老头瘫痪在床上,两个儿子又不着调,靠一个孙子打零工撑着,到镇上连一文钱的牛车都坐不起,谁知道能买得起啥东西?不用管她,三文两文的买卖也成不了气候。
安子娴等人也想不到,第一个顾客会是个弯腰驼背的老奶奶,她买一斤半面粉,二文钱的盐。安有禄收了钱,把东西放交给她,老奶奶转身要走。
站在门口门神一样的张霸河,从筐里里拿出两根红头绳,一小把根棉线递给她:老奶奶,我们小店新开张,头三十个来买东西的人,都有小礼物送。你要红头绳,还是棉线?两者只能选一样。
老奶奶奶一怔,等到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之后,顿时笑的见牙不见眼。不对,老奶奶没有牙齿,连牙齿也看不到。可她看看红头绳,又看看那一小把棉线,两样她都想要。
红头绳可以给两个孙女,孙女头上扎头发的是旧衣服上撕下来的破布条,灰不溜秋都看不出颜色。哪个女孩子不喜欢鲜亮的颜色?连她这个老太婆看了都喜欢。那把棉线二十多根吧,拿回家后可以补多少衣服?少了一文钱,肯定买不到。她在纠结迟疑不定。
安子娴见状,把红头绳和棉线都放在她手里,笑着说:奶奶,你是我们的第一个顾客,这两样东西你都可以拿走。老奶奶笑得嘴巴都快要裂到耳朵根了,拿着两样小物件,一连声的道谢。
安子娴从柜台里拿了一包糖枣和一根火折子又说:奶奶,我们小店新开张,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第一个顾客,还要送一包糖枣,一根火折子,讨个好彩,预示着大家以后的日子都甜甜蜜蜜,红红火火。安子娴把糖枣和火折子塞到老奶奶手里。
老奶奶被这个幸福砸的差点晕过去,一年到头她都舍不得买一块糖枣,今天到这个小店里买五文钱的东西,竟然意外的得到这么大的一包糖枣。她家穷得连火折子都买不起,保留火种的方式,还是原始的老传统,睡觉前把一根燃烧的木头埋在炭灰里。第二天扒开火灰,用还没燃尽的炭取火。
这种方式有个致命伤,灰埋多和埋少了,都会让火熄灭掉。那就得到隔壁邻居家借火,天气晴朗还好,用松枝把火点回家,如果遇上阴雨天和刮风天气,借火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今天意外得到一个火折子,以后她睡在床上,就不用担心,第二天早上起来,火塘里没有火。马老太千恩万谢,抱着一大包东西,晕晕乎乎的朝家里走,根本无视外面围观的人。
张霸地说:安姑娘,老太婆只买五文钱的东西,你送给她十文钱都不止,这样做不是亏大发了。安子娴笑说:我用一包糖枣,就做了一个广告,是我赚大发了。张霸河摸着头,表示自己想不明白。
安子娴说:老奶奶得到糖枣,头三十名顾客,买东西还有礼物这件事,落花湖的人很快就会知道。那些原本怀有敌意,还抱着观望态度的人,为了小礼物都会到店里买东西。就算不买,也会来看看。有人光顾,我们的小店才能生存和发展。
这套营销手段,她早就教给了大姐安子静。此时,安子静肯定也在用这套手段,招揽顾客。
正说着,果然看到几个妇女,匆匆的朝小杂货店里赶来。围在外面观望的人有点懵圈,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要抵制安家杂货店,让他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妇女们叽叽喳喳的把马老太买东西,得糖枣的事说了一遍。那中年汉子后悔不迭,把原先阻止他的人骂了一顿。也跟着几个妇人冲进了安家杂货店。
安子娴对安有禄说:糖枣只给第一个顾客,别的人一律没有。安子禄点头。留下张霸地和张霸海帮着守店。安有根要到三湖镇买符纸,明天尤大娘家要上梁,他又要念平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