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沁芳园之行,获得了长孙皇后的认可,这对秦风而言意义重大,意味着他与长乐公主的感情之路扫清了一个关键障碍。然而,王绩带来的消息,却让他瞬间从情感的温馨跌回到现实的严峻挑战中。

弘文馆讲学辩论!

这不再是小范围的试验或民间的推广,而是要在帝国最高学术殿堂,面对最顶尖的学者大儒,为自己的理念进行正面辩护。成功,则拼音和新式蒙学将获得官方认可的合法身份,推广之路豁然开朗;失败,则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被扣上“异端邪说”的帽子,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压力如山,但秦风眼中燃烧的却是昂扬的斗志。他知道,这是文明演进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也是他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接下来的三天,秦风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书房和格物院内,精心准备讲学内容。他不仅要讲拼音,更要系统地阐述他的“格物致知”理念,并将其与强国富民联系起来。

他意识到,仅仅靠文化和教育的理念,或许难以打动那些更注重实际效益的朝臣和部分学者。他需要展示“格物”之学在更广泛领域的巨大威力。

于是,他决定在讲学中,引入另一个跨越时代的工具——阿拉伯数字和简易算法。

这个时代的数学,虽然已有相当成就(如《九章算术》),但计算过程依赖于算筹,数字书写繁琐(采用算筹记数或大写汉字),效率低下,极大地限制了数学在管理、工程、商业等领域的应用和普及。

秦风铺开纸张,写下了0、1、2、3……9这十个数字符号,以及+、-、x、÷、= 等运算符号。他开始编写一份极其简易的《新式算法启蒙》,用最浅显的语言和例子,介绍阿拉伯数字的便利性,以及列竖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

“昔日需用算筹摆弄半日之计算,用此新数及竖式,或可顷刻得解。”秦风看着自己写下的“123 x 45”的竖式乘法演示,嘴角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在后世小学生都能掌握的技能,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计算效率的核弹。

他将这份《新式算法启蒙》与拼音方案、格物理念一起,作为此次讲学的核心内容。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弘文馆大殿,庄严肃穆。今日这里济济一堂,不仅坐满了弘文馆的学士、直学士,更有受邀前来的国子监祭酒、博士,以及一些对此事高度关注的朝廷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甚至连长孙无忌也赫然在座。李世民则端坐于大殿正中的御座上,亲自担任此次讲学辩论的主持者,可见其重视程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独自立于大殿中央讲台之上的秦风身上。他今日穿着一身朴素的儒衫,并未穿着官服,显得谦和而专注。

“臣秦风,拜见陛下,见过诸位先生。”秦风从容行礼。

“平身。”李世民开口道,“秦风,今日之会,意在辨明学问,探究真理。你可将你于拼音、蒙学乃至格物之见解,细细道来。诸位先生若有疑问,亦可当场提出,彼此切磋。”

“臣遵旨。”

秦风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讲学。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拼音或数字,而是从“学问之目的”谈起。

“陛下,诸位先生。秦风以为,学问之目的,小则为修身齐家,大则为治国平天下。然,无论是修身还是治国,皆需立足于‘明理’与‘实用’二字。”

他引经据典,从《大学》的“格物致知”谈到《周易》的“穷神知化”,阐述探究物理的重要性。然后,他话锋一转:

“然,我辈读书人,往往重于经义,疏于物理。以至于农耕依赖天时,工建全凭经验,计算繁琐低效,医道难明病理……此非圣贤之道有偏,实乃我辈于‘格物’一环,有所缺失也!”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骚动。不少老儒生面露不豫之色,认为秦风在指责他们。

秦风不理会这些,继续道:“秦风不才,愿效先贤,于格物一道,略作探索。” 他首先拿出了拼音方案。

他详细解释了拼音的原理,演示了其拼读方法,并列举了在弘文馆试点中,学子们识字效率大幅提升的数据。“此非欲取代经义,实欲为蒙童、为百姓,开一扇通往圣贤之道更便捷之门户耳!”

接着,他抛出了阿拉伯数字和简易算法。

当他在一块巨大的涂漆木板(临时黑板)上写下那十个奇怪的符号时,台下议论声更大了。

“此乃何物?鬼画符一般!”

“简直是胡闹!”

秦风充耳不闻,开始讲解:“此乃秦风所创之新数,名为‘秦数’,其形简便,利于书写计算。” 他对比了用汉字“一百二十三”和数字“123”书写的差异,又演示了简单的加减竖式。

起初,众人还不以为然。但当秦风请上一位擅长算学的国子监博士,与他同时计算一道复杂的多位数乘法题时,现场的气氛变了。

那位博士立刻摆开算筹,神情专注地开始计算。而秦风,则直接在木板上列出竖式,一步步演算。台下众人屏息凝神,看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计算方式。

算筹摆动,需要不断变换位置,过程繁复。而秦风的竖式,步骤清晰,书写简便。

最终,秦风率先得出了结果。片刻之后,那位博士才满头大汗地报出答案,与秦风的结果一致!

大殿内一片哗然!

速度差距,如此明显!

秦风并未停止,他又举例说明了在统计户口、计算田亩、核算账目、乃至工程测量中,采用新数和算法将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

“若户部统计天下丁口,采用此数此法,耗时或可减半!若路工署计算土方物料,采用此法,误差将大大减少!此乃实实在在的强国富民之术!”秦风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这一次,连房玄龄、杜如晦这等务实派宰相,眼中都露出了极度震惊和重视的神色。他们太清楚高效的计算对于国家治理意味着什么了!

长孙无忌也眯起了眼睛,重新审视着台上那个年轻人。他原本以为秦风只是擅长奇技淫巧,却没想到,此人竟能拿出如此具有颠覆性、且直指治国核心效率的工具!

李世民更是龙躯微微前倾,目光灼灼。作为帝王,他比任何人都更理解效率的意义。

当然,反对的声音依然激烈。

“数乃大道,岂可随意更改形状?”

“此等异域符号,非我华夏正统!”

“计算虽快,然恐使人投机取巧,荒疏心算之基!”

面对质疑,秦风从容应对,反复强调工具是为目的服务,效率提升利于国计民生。

这场讲学辩论,从上午持续到下午,异常激烈。秦风以一己之力,舌战群儒,将拼音的便捷与新数算法的效率,深深烙印在了在场许多人的心中。

最终,李世民没有当场做出决断,但所有人都明白,经此一役,秦风所代表的“格物”理念和这些新式工具,已经不再是能够被轻易忽视或否定的“旁门左道”了。

它们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波澜,必将深刻影响大唐未来的走向。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