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应天府的雨连下了三日,秦淮河的水涨得快漫上石阶,沿岸的吊脚楼里,穿蓑衣的探子们正踩着湿滑的木梯往回赶。朱元璋站在帅府二楼的望楼里,手里捏着张浸了桐油的羊皮纸,纸上用炭笔勾着江州城的轮廓,密密麻麻的红点标注着陈友谅的驻军位置——那是今早刚从湖广传回的消息。

“大帅,九江来的人在楼下候着,说是带了‘天完军’的军制图。”李善长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他手里捧着个油布包,雨水顺着包角往下滴,在青砖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朱元璋转身时,腰间的玉佩撞在栏杆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接过油布包,指尖触到里面硬挺的纸张,忽然笑了:“陈友谅刚把徐寿辉的‘天完军’整编完,就急着改番号叫‘汉军’,连军制都换了三遍,倒是给咱们省了不少事。”

油布掀开,里面是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用朱砂画着汉军的编制:最上层是“五军都督府”,下设前、后、左、右、中五军,每军各辖三营,营下又分“哨”与“队”。李善长指着“中军营”的标记,眉头皱起:“你看这里,中军营的‘精锐哨’用红笔圈了,探子说这是陈友谅的亲军,都是湖广的矿工出身,悍不畏死,去年在黄州破元军时,光着膀子往上冲,连箭都不怕。”

“矿工?”朱元璋指尖点在“精锐哨”三个字上,眼底闪过一丝锐光,“难怪他敢自称‘汉军’,这些人常年在井下抡锤,臂力比寻常士兵强三倍,用的又是重兵器,正面拼杀确实难缠。”他忽然转头对门外喊,“叫俞通海进来。”

片刻后,浑身淌水的俞通海掀帘而入,他刚从长江边回来,蓑衣上还挂着水草。“大帅,您叫我?”

“江州城外的鄱阳湖,陈友谅的水师布防图,你能弄到吗?”朱元璋把麻纸推到他面前,“探子说他在湖口泊了百艘楼船,最大的‘混江龙’号,甲板能跑马。”

俞通海盯着图上的水道标记,忽然拍了下大腿:“这图不对!湖口的浅滩在春汛时会往前推半里,他标的水深是冬季的,现在雨下了三天,早淹了!”他从怀里掏出块炭笔,在图上添了道虚线,“真正能泊楼船的,只有这片‘老龙窝’,水下是岩石底,不怕搁浅。去年我帮渔民捞沉船,在这儿摸过底。”

朱元璋看着他修改的水道,忽然对李善长道:“去把‘夜不收’的头头叫来。”

“夜不收”是朱元璋专门训练的探子队,个个精通潜伏、伪装,最擅长混入敌军营地。片刻后,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走进来,他脸上有道刀疤,正是队长赵四。

“赵四,你带三个人,混进江州城。”朱元璋指着麻纸上的“汉军粮营”标记,“陈友谅的粮草囤积在城西的粮仓,你去查清楚,他的粮草能撑多久,用什么方式运往前线。记住,别惊动‘黑鸦卫’——那是陈友谅的密探,专抓咱们这样的探子,据说鼻子比狗还灵。”

赵四咧嘴笑时,刀疤扯得更明显了:“大帅放心,去年在濠州,我扮过乞丐混进元军大营,这次扮个挑夫准成。那‘黑鸦卫’爱戴黑帽,左耳朵上有铜环,我记下了。”他接过朱元璋递来的碎银子,揣进怀里时,腰间的短刀硌出个轮廓——那刀只有尺余长,是专门用来防身的。

等赵四走了,李善长才低声道:“陈友谅生性多疑,‘黑鸦卫’遍布江州,赵四他们……”

“疑心病重的人,反而容易被小细节骗过去。”朱元璋打断他,指着桌上的粗瓷碗,“你看,这碗沿缺了个口,江州百姓用的碗都这样,赵四他们带着这种碗去要饭,黑鸦卫反而不会怀疑。”他忽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让赵四留意汉军的甲胄——探子说他们换了新甲,用的是湖广铁厂的‘鱼鳞甲’,我倒要看看,是真铁甲,还是掺了铅的假货。”

雨稍歇时,又有个探子从黄州赶来,他扮成货郎,货担里的胭脂水粉下,藏着块桦树皮,上面用松烟写着:“汉军在汉阳造箭,箭杆用的是湘竹,箭头掺了锡,比寻常箭轻三成,但射程远。”

朱元璋捏着桦树皮凑近灯火,树皮边缘卷了起来。“湘竹轻且韧,掺锡的箭头穿透力弱,却能射得更远。”他忽然对常遇春道,“通知弟兄们,往后对阵汉军,盾牌要立得更陡些,这种箭虽轻,攒射起来也够受的。”

常遇春刚应声,门外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来的是个穿蓝布裙的妇人,手里挎着个竹篮,篮子里是刚烙的饼。她走到李善长面前,悄悄塞给他个面团,低声道:“李先生,城西的‘聚义堂’,每天寅时都有汉军军官在那儿喝酒,说的都是南征的事。”

这是安插在江州城里的眼线王婆,专在军营附近卖饼。李善长掰开面团,里面裹着张油纸,上面记着汉军军官的闲聊:“……大帅说,等拿下太平府,就称帝……”“楼船缺钉子,铁匠营的人被鞭子赶着干活……”

朱元璋看着油纸,忽然笑出声:“缺钉子?难怪他的楼船总在雨天漏水。看来湖广的铁不够用了,他急着打太平府,怕是想抢咱们应天的铁匠铺。”他把油纸递给李善长,“让王婆盯紧铁匠营,看看他们是不是在拆旧农具融铁。”

夜幕降临时,探子们陆续回来,带来的消息像拼图一样慢慢凑齐:汉军的骑兵缺马,多是步兵;水师的楼船虽大,却怕浅滩;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脾气暴躁,总跟将领吵架……朱元璋把这些消息一一记在牛皮册上,册子里还夹着从元军手里缴获的《行军须知》,他用红笔在“水战避浅滩”几个字下画了波浪线。

“差不多了。”他合上牛皮册,雨水刚好敲在望楼的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陈友谅的底牌,咱们摸得差不多了。他的精锐是矿工出身的步兵,水师楼船怕浅滩,粮草撑不过一个月,还缺铁钉子……”

李善长添了盏灯,灯光映着两人的脸。“那咱们……”

“等。”朱元璋望着窗外漆黑的江面,“等他来。他急着称帝,必定会先动手。咱们把探子撒得再远些,直到采石矶,只要他的楼船一动,咱们就知道。”他忽然想起什么,又道,“让赵四他们撤回来吧,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再待下去容易暴露。告诉王婆,也歇阵子,别露面。”

雨又大了起来,望楼里的灯光在风雨中摇晃,牛皮册上的字迹却愈发清晰。那些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情报,像一根根线,正慢慢织成一张网,而网的中心,是即将到来的大战。朱元璋指尖划过“陈友谅”三个字,忽然觉得,这场仗,他们未必会输——至少,他们比对手更清楚,对方的软肋在哪儿。

夜色渐深时,他让李善长把所有情报誊抄三份,一份送往前线营寨,一份留给自己,还有一份,藏在了帅府的砖缝里。做完这一切,他推开望楼的门,雨水迎面扑来,带着江水的潮气。远处的军营里,士兵们正在擦拭兵器,火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有紧张,有期待,更多的却是一种了然于胸的笃定。

“情报齐了,就等东风了。”他对自己说,声音被雨声吞没,却异常清晰。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