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哥点了名,林文德倒也不推辞。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坐直了身子,目光扫过在座的家人,神情郑重。
“爹,娘,大哥,二哥,还有各位,”他声音清朗,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条理,“既然大哥让我先说,那我就抛砖引玉,谈谈我的浅见。”
“我昨晚也想了一宿,觉得瑶丫头说得在理。这家规,是得立。但怎么立,得有个章法。我们寻思着,先从最紧要的几件事入手,定几条根本的规矩,往后再慢慢补充。
立家规,首要在于‘明’。何为明?一是明公私。以往家中所有进项皆归公中,所有用度皆由爹娘统一支取,此为旧例,然如今,家中境况已有改观,未来或有更多进项渠道。若尽数归公,恐挫伤其心,若全数自留,又恐有损公中。此乃公私之界,需明。”
他顿了顿,见众人听得认真,继续道:“二是明权责。家中产业,现在是爹娘在大理,日后大概率是交给大哥大理,打理者有何权,需负何责,获利如何分配?以后子弟读书,是天分高者优先,还是各房均衡?若需举全家之力供一人上进,其他各房又当如何?此乃权责之分,需明。”
“三是明赏罚。家中子弟,若勤勉上进,为家争光,当如何褒奖?若行为不端,有辱门风,又当如何惩戒?奖罚需有度,方能服众。”
林文德一番话,条理清晰,将“立家规”这件看似空泛的事情,拆解成了几个具体而关键的问题,听得众人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连一开始有些抵触的林崇德,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他原本只觉得立规矩是那些大家族才考虑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林家还为时过早,现在听三弟一说,似乎……也挺有道理?至少以后干啥事,心里能有个谱。
林昭海和周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老三这番话,确实是说到点子上了,比他们老两口想的还要周全。
“文德说得在理。”林昭海缓缓开口,“那依你看,这公私、权责、赏罚,具体该如何定?”
林文德沉吟片刻,道:“爹,娘,此事关乎家族长远,非一时可决。我提议,今日我们先将这几件大事议出个方向,定下几条根本的规矩。具体细则,可日后慢慢补充完善。最重要的是,定下的规矩,需白纸黑字写明,家中男丁签字画押,一份存入祠堂,以示郑重,后代子孙共同遵守。”
好!就按文德说的办!”林昭海一锤定音,“那咱们今天就先议这最要紧的三条!”
堂屋里的气氛,从最初的拘谨和茫然,逐渐变得热烈起来。林文德的一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众人心中关于“家规”的模糊概念,让它变得具体、清晰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围绕着林文德提出的“公私”、“权责”、“赏罚”三个核心,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热烈地讨论起来。林昭海和周氏主要听着,不时点头或补充几句。林文德则适时地引导、归纳,将散乱的意见梳理成条理。
林兮瑶安静地坐在一旁,似乎并不需要她再引导,林氏家规就要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