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些首饰,上千两的物件,县太爷也不能这么大方吧!大伯母搓着手,眼睛却还黏在那红珊瑚头面上。
是啊!县太爷再有钱,也不能随随便便拿上千两银子送人啊!石头挠着头,一脸困惑。
林兮瑶轻轻点头,发间木簪随动作滑落一缕青丝:我也是这么想的。县太爷虽然是一县父母官,但俸禄有限,断不可能随手就拿出上千两的礼物。
那我们收了这些,县太爷会不会不高兴啊?大伯母突然紧张起来,声音都尖了几分,说不定人家就是做做样子,根本没想我们真收下!要是惹恼了县太爷,给文德穿小鞋可怎么办?
闭嘴!祖母周氏越听越不像话,猛地一拍桌子,胡说什么!
祖母转向林兮瑶,语气缓和了些:二丫,你说这些礼物我们该怎么处置?
林兮瑶早有打算:我们能收,但不能全收。太贵重的必须退回去,但一点不收反而显得矫情。
“那不是要全还回去?”大伯母喃喃道。
在她看来,每一个都价值很高。
林兮瑶也不理会她,指着三个箱子分析道:第一箱布匹,既有好料子也有粗布,明显是精心为我们准备的,不能退。第三箱的书本,无论三叔科考还是虎头、狗蛋启蒙都用得上,也该留下。
林兮瑶的指尖轻轻抚过那本《四书集注》的扉页,泛黄的宣纸上二字力透纸背,心里却自嘲地笑了笑。这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朱批固然精妙,但说到底,不过是县太爷随手给出的谢礼。
我这是魔怔了...她摇摇头。在这个交通闭塞的古代,随便见到个写得工整的举人墨宝,就以为是了不得的大家手笔。
她捧起那套红珊瑚头面:唯独这件,单论价值就比其他所有东西加起来还贵,还这个最合适。虽然那箱书里有本珍贵的注本,但既然县太爷舍得送,说明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那这二百两银子不用还吧?大伯母小心翼翼地问,其他人也眼巴巴等着答案。
不用。林兮瑶笑道,你们不觉得,这二百两正好解我们家燃眉之急吗?
众人齐齐点头——确实太需要这笔钱了!大伯母更是点头如捣蒜,恨不得立刻把银子藏进怀里。
就这么定了。林兮瑶总结道,收下其他东西既让县太爷安心,也表明我们不是贪得无厌之人。这件首饰明日就送回去。
祖母环视众人:老大,你明天带着石头、二丫去趟县衙。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家里,她实在睡不踏实。
被点名的大伯和石头一脸严肃。林兮瑶却暗暗叫苦——她才从县城回来啊!这个时代坐牛车颠得浑身散架,可看着祖母不容拒绝的眼神,她只能叹气:好吧。真是造孽!
众人又眼巴巴盯着那二百两银子。虽然林兮瑶说其他东西更值钱,但哪有白花花的银子实在?布匹不能当钱花,书本更不能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