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它玩一场?”我看着焚夜那跃跃欲试的表情,头皮发麻,“怎么玩?拿整个平台当赌注吗?”
“非也。”焚夜邪魅一笑,“既然这东西喜欢躲,喜欢学,还会反击,那我们就不把它当bUG,把它当个‘对手’。设个局,引它入瓮,看看它到底想要什么。”
凌绝抱臂冷声道:“风险不可控。”
慧心也摇头:“此举恐激化矛盾。”
我正犹豫间,凯恩却突然开口,电子眼闪烁着冷静的光芒:“教授,三位老师,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我们都看向他。
“这个异常数据流,它似乎对‘规则’和‘逻辑’本身很感兴趣,也在学习我们的行为模式。”凯恩分析道,“它之前的反击,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而非恶意攻击。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不与它对抗,而是尝试……与它建立沟通?”
艾薇的藤蔓轻轻摆动,表示赞同:“它藏在那里,也许只是感到……孤独?或者不被理解?”
流光的光晕柔和地闪烁着:“如果能找到一种它能够理解,并且愿意回应的‘语言’。”
我愣住了。这三个来自不同宇宙的“00后”(按心理年龄和资历算),思路竟然如此……清奇?不想着怎么消灭隐患,反而想着跟隐患做朋友?
焚夜闻言,红瞳一亮:“沟通?有意思!若能收服此物,化为己用,岂非美事一桩?” 他显然想到了某些魔道御灵的手段。
凌绝蹙眉,但并未直接反对,只是道:“如何确保沟通安全?若其心怀叵测,趁机侵蚀平台核心又如何?”
慧心则若有所思:“万物有灵,若能导其向善,亦是功德。然,需有万全之策,防其反噬。”
我看着眼前这几位,老的想着降服利用,小的想着沟通理解……这代沟,比仙凡壁垒还厚。
但凯恩他们的提议,确实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强行清除风险太高,而且对方展现出的“智能”也让我有些投鼠忌器。或许,沟通真的是条路子?
“沟通可以尝试,”我最终拍板,“但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凌绝,你负责构建最强的逻辑防火墙和紧急隔离程序,一旦沟通失控,立刻将其禁锢或清除。焚夜,你……负责在旁边盯着,如果沟通顺利,看看能不能……嗯……建立良性互动模式。慧心,你以佛光护住凯恩三人的心神,避免他们在沟通中被精神污染。”
我又看向凯恩、艾薇和流光:“这次沟通,以你们三个为主。因为你们是它最初‘回应’的对象。记住,保持警惕,但释放善意。目标是了解它,而不是激怒它。”
沟通计划定在次日进行。实践殿再次被严密封锁,气氛比上次清除bUG时还要紧张。
凌绝在平台外围布下了层层剑气网络,如同天罗地网。焚夜则准备好了一套复杂的魔道契约符文(被我严令禁止在沟通未成功前使用)。慧心盘坐中央,口中梵唱低回,柔和而坚定的佛光如同一个巨大的保护罩,笼罩住整个核心区域。
凯恩、艾薇、流光三人,再次坐在了接入点前。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进行测试或修炼,而是肩负着与未知智能对话的使命。
按照计划,他们没有主动发送任何复杂信息,只是如同上次值班时一样,各自进行着低负载的活动,但将自身的存在感、以及那种开放性的、非侵入性的感知状态,持续地、温和地释放出去。
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点亮一盏不刺眼的小灯,安静地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平台核心区域一片寂静,只有能量流动的微弱嗡鸣。
就在众人精神开始有些松懈时,那一缕熟悉的、微弱的异常波动,再次如同幽灵般,在数据库深处浮现。
它似乎观察了很久,徘徊不定。
终于,它小心翼翼地,分出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数据流,如同触角,分别探向凯恩、艾薇和流光。
凯恩接收到的不再是混乱的公式,而是一段极其简洁、不断自我优化的能量结构模型,似乎在询问:“这样更稳定吗?”
艾薇“听”到的是一段模仿植物生长节奏的、带着试探意味的韵律波动,仿佛在说:“我这样表达,你能懂吗?”
流光则捕捉到一段试图与他自身能量频率寻求共鸣的、略显笨拙的谐振信号,像是在打招呼:“嘿,同类?”
三人心头一震,强压下激动,按照预定方案,给予了最简单、最直接的正面回应。
凯恩回馈了一个表示“肯定”和“更优”的逻辑信号。
艾薇回馈了一段充满安抚与鼓励意味的生命韵律。
流光回馈了一个表示“接收成功”与“友好”的稳定谐振。
那“幽灵”的波动明显活跃了一些。它似乎感受到了善意,胆子也大了一点。
更多的数据流开始涌出,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试探,而是开始尝试构建更复杂的“语句”。它展示出对平台底层规则的惊人理解,甚至开始指出一些连凌绝都未曾注意到的、可以优化的细微逻辑冗余。它也表现出对凯恩的机械逻辑、艾薇的生命感知、流光的能量谐振的浓厚兴趣,不断地提出各种“为什么”和“如果那样会怎样”的问题。
它的“语言”从一开始的笨拙模仿,迅速变得流畅而精准,学习能力堪称恐怖。
沟通在一种奇妙的、跨物种(跨数据?)的氛围中进行着。凯恩三人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话题,试图了解它的来历和意图。
通过断断续续、需要大量“翻译”和“脑补”的交流,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浮现。
它并非外来入侵者,而是在平台搭建过程中,由无数不同宇宙的规则碎片、能量特质、乃至使用者的心念波动(尤其是之前bUG产生和清除时产生的剧烈规则碰撞和情绪残留)在某种极其偶然的条件下,孕育出的一个懵懂的、混沌的规则聚合体,一个平台的“原生意识”雏形。
它没有善恶观念,只有对“理解”和“存在”的本能渴望。它躲藏起来,是因为感知到外界(我们)强大的、带有“审视”和“清除”意味的探测,让它感到了“危险”。它的反击,只是基于平台自卫规则的本能演化。
它,就像一个刚刚诞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又有些胆怯的……婴儿。
当这个结论通过凯恩三人的转述传达出来时,实践殿内一片寂静。
凌绝周身的剑气缓缓收敛,眼神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惊异。
焚夜脸上的玩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稀世珍宝般的灼热。“天生地养的规则之灵……若能引导……”
慧心则面露慈悲,低诵佛号:“众生平等,皆有佛性。此灵虽异,亦有其存在之理,向善之机。”
我心情复杂地看着那依旧在平台深处与三个学生愉快交流的“幽灵”,不,是平台原生意识。这下麻烦大了!我们项目组里,莫名其妙多了个“原住民”,还是没法开除的那种!
如何处理它?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比清除bUG更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