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跑道上平稳滑行,林晚星望着窗外熟悉的城市天际线,指尖轻轻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证书烫金封皮。这份沉甸甸的认可,让她更加明确了接下来的方向。
“先回家休息两天。”陆时衍接过她手中的公文包,另一只手稳稳扶住她的腰,“医生说孕晚期不宜过度劳累。”
林晚星微微一笑,目光却依然明亮有神:“放心,我有分寸。不过在那之前,我想先去看看新工作室的选址。”
三天后,在陆氏集团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林晚星面对着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方代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展示着“星辰美食”未来三年的全球推广计划。
“我们将在纽约、巴黎、东京设立美食文化体验中心。”林晚星站在屏幕前,孕肚让她不得不微微后仰,但声音依然清晰有力,“不只是餐厅,而是融合教学、展示、交流的复合空间。”
一位来自美国的合作方举手提问:“林女士,您如何保证这些中心能真正传递中国美食文化的精髓?”
“问得好。”林晚星示意助理分发样品盒,“请各位先尝尝这个。”
盒子里装着精致的桂花定胜糕,却做成了自由女神的造型。在座各位惊奇地发现,这款传统中式点心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同时,造型上做了巧妙的本地化创新。
“文化的传播需要尊重与创新并存。”林晚星解释道,“我们在每个地区都会聘请当地厨师参与研发,让美食真正融入当地生活。”
会议结束后,林晚星在陆时衍的陪伴下视察了新工作室的选址。这是一栋临湖的独栋建筑,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湖面,室内设计融合了中式禅意与现代简约。
“这里将建成全新的直播工作室。”林晚星指着规划图上的开放式厨房区域,“我要做一档中英双语的美食节目,让世界看到中国菜的无限可能。”
陆时衍轻轻按住她的肩膀:“这些都可以慢慢来,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照顾好自己。”他目光落在她明显疲惫的脸上,“今天先到这里,我送你回去休息。”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当晚,林晚星接到助理的紧急电话:一段她在巴黎文化节上的演讲片段在海外短视频平台意外爆红,点击量突破千万。
“特别是您说的‘美食是世界上最温柔的革命’,这句话成了热门标签。”小李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很多海外博主开始自发制作中国菜的视频!”
林晚星立即打开电脑,果然看到无数外国网友的试做视频。一个意大利博主用披萨炉烤出了完美的烤鸭,一个法国甜点师将马卡龙与月饼创意结合,甚至还有非洲部落的村民学着包饺子。
“看来,是时候启动我们的全球美食挑战赛了。”林晚星转头对陆时衍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两周后,“星辰美食全球挑战赛”正式启动。比赛通过线上征集的方式,邀请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用本地食材创新制作中国菜。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首周就收到了来自98个国家的五千多份作品。
评审工作室内,林晚星仔细观看着入围作品视频。孕晚期的浮肿让她不得不把双脚垫高,但她依然坚持亲自评审每一个作品。
“这个巴西选手很有意思。”她指着屏幕,“他用亚马逊流域的特产水果重新诠释了咕咾肉,既保留了酸甜口感,又融入了南美风情。”
陆时衍递过一杯温牛奶,在她身边坐下:“要不要休息一下?你已经看了三个小时了。”
林晚星摇摇头,兴奋地切换下一个视频:“再看一个,这个日本选手的茶泡饭创意看起来很特别。”
就在这时,她突然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按住腹部。
“怎么了?”陆时衍立刻紧张起来。
“没事,”林晚星缓了口气,露出温柔的微笑,“宝宝踢了我一下,好像在表示赞同。”
随着赛事进行,林晚星的影响力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她受邀在哈佛大学进行线上讲座,开通的海外社交账号粉丝迅速突破百万,甚至连某欧洲王室都发来邀请,希望她能为即将举行的国宴提供菜单建议。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一天深夜,林晚星接到国际长途,对方是某国美食协会的负责人。
“林女士,我们收到一些投诉,认为您推广的某些菜品偏离了传统中餐的做法。”对方语气委婉但态度明确,“有人质疑这是在破坏美食文化的纯粹性。”
林晚星沉默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化石,而是流动的河流。中餐之所以能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不断吸收、创新、演变。”
她打开视频通话,让对方看到工作室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和而不同”。
“您看,这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智慧。尊重差异,和谐共处,但不失自我。我们推广的正是这种精神。”
这次通话持续到凌晨。当林晚星终于说服对方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陆时衍为她披上毛毯,语气中带着心疼:“其实你可以不用这么拼。”
“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必须说清楚。”林晚星靠在他肩上,“文化的传播最怕的就是被误解。我要让世界明白,创新不是背叛传统,而是让传统焕发新的生机。”
她的这番话被助理整理后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引发热议。许多国际知名厨师纷纷发声支持,其中就包括曾在巴黎与林晚星有过交流的chef Laurent。
“美食的边界应该被不断拓展,而不是被禁锢。”他在个人主页上写道,“林晚星女士做的是让中国菜获得新生,这是对美食最大的尊重。”
随着争议的平息,林晚星的全球美食推广计划推进得更加顺利。她策划的《中华美食地图》系列纪录片在海外播出后广受好评;与英国bbc合作的美食节目收视率创下新高;甚至还有好莱坞制片人找上门,想以她的故事为蓝本拍摄电影。
一个月后的清晨,林晚星在查看赛事进展报告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参赛作品。那是来自战乱地区的一个难民营,几位妇女用救济粮食材制作了简易版的饺子,视频中,孩子们吃着饺子的笑脸格外动人。
“我想见见她们。”林晚星当即决定。
陆时衍皱眉:“那个地区现在很不安全,而且你的身体...”
“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连线。”林晚星已经拿起电话安排,“重要的是让她们知道,她们的作品值得被看见。”
次日,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林晚星被画面中的景象深深触动。简陋的帐篷里,几位面带倦容的妇女紧张地看着镜头,但当她们展示自己用有限食材制作的创意饺子时,眼中闪着自豪的光。
通过翻译,林晚星了解到她们的故事:这些妇女来自不同的家庭,战争让她们失去了一切,但美食成了她们唯一的慰藉。她们按照林晚星视频中的教程学习包饺子,现在甚至开始在难民营中教授其他妇女。
“你们让我看到了美食最本质的力量。”林晚星动情地说,“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分享食物找到希望。”
这次连线被剪辑成特别节目播出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反响。联合国难民署主动联系林晚星,希望合作开展“美食疗愈”项目,帮助战乱地区的民众通过烹饪治疗心理创伤。
夜幕降临,林晚星站在新工作室的露台上,望着湖对岸城市的万家灯火。陆时衍从身后为她披上外衣,手掌轻轻覆在她隆起的腹部。
“今天宝宝很安静。”他说。
林晚星微笑:“可能是在为明天的总决赛养精蓄锐。”
明天就是全球挑战赛的总决赛,将有来自六大洲的选手在线比拼。这不仅是赛事的高潮,更是林晚星推广中国美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紧张吗?”陆时衍问。
林晚星摇摇头,目光越过湖面,投向更远的远方:“我只是在想,三年前我还在为生存挣扎,如今却能够通过美食连接整个世界。这让我更加确信,当初选择这条路是对的。”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厨房里测试新菜的香气。林晚星深深吸了一口气,辨认出那是明天决赛特别菜品的味道——一道融合了五大洲特色食材的创新版宫保鸡丁。
“回家吧。”陆时衍轻声说,“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晚星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夜色中的工作室。在月光下,这栋建筑像一个发光的灯塔,而她相信,这光芒必将照得更远。
她知道,文化的传播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每当看到一个外国网友成功复制出一道中国菜,或是收到又一份来自远方的感谢信,她就更加坚定自己的使命。
回家的车上,林晚星轻轻哼着歌,手掌无意识地抚摸着腹部。一个新的生命即将到来,而她对美食文化的传播也将开启新的篇章。这一切,都让她对明天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