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工作室的晨曦中,林晚星刚结束与国内团队的视频会议,周晓就抱着一摞包装精美的包裹推门而入。
“师傅,乡村计划试点地区的样品到了!”周晓的声音里满是雀跃,“这些都是按照您的标准重新包装的第一批产品。”
林晚星放下手中的咖啡,小心翼翼地拆开第一个包裹。来自云南深山的野生菌菇干散发着独特的香气,每一朵都完整饱满,包装上印着当地合作社的标识和溯源二维码。
“品相很好。”她仔细检查着菌菇的干燥程度,“张村长他们这次做得非常到位。”
陆时衍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工作室,拿起另一包湘西腊肉仔细端详:“包装设计很专业,完全不输市面上的高端品牌。”
“这是晓晓带着设计团队,前后改了十几稿的成果。”林晚星打开手机,调出一组数据,“更令人惊喜的是销售数据——上线首周,五个试点地区的特色产品总销售额突破三百万,最远的订单来自冰岛。”
周晓兴奋地补充:“而且复购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很多顾客反馈说,这些产品让他们想起了家乡的味道。”
三人在工作台前坐下,开始逐一品鉴各地寄来的样品。贵州的刺梨果酱酸甜适中,福建的古法红糖带着淡淡的焦香,陕西的辣椒酱层次丰富...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是一个村庄的希望。
“记得半年前去这些地方考察时,很多优质农产品还困在大山里,因为包装简陋、销路不畅而卖不上价钱。”林晚星轻轻搅拌着杯中的刺梨茶,目光悠远。
陆时衍调出一份财务报表:“根据目前的销售趋势,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帮助合作村庄实现盈利。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可以复制推广到更多地区。”
午后,工作室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视频连线。屏幕那端连接着五个试点村的代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云南的张村长第一个发言,背景是整齐的菌菇加工车间:“林老师,我们村这个月的收入比去年全年还多!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外出打工了,说要留在村里搞电商。”
湘西的李大姐举着一本账本,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们腊肉作坊从原来的三个人发展到二十多人,连瘫痪在床的王奶奶都能在家帮着扎绳子,一天能挣五十块钱呢!”
林晚星认真地听着每个村的汇报,适时提出建议:“张村长,菌菇的干燥温度还要再精确控制;李大姐,腊肉的包装密封性需要加强...”
视频会议结束后,周晓抱来一叠刚收到的信件:“师傅,这些都是参与计划的村民写来的感谢信。”
林晚星轻轻拆开一封。信纸上的字迹稚嫩却工整,是一个叫小芳的女孩写的:
“林老师,谢谢您让妈妈的刺绣能够卖到城里。现在妈妈不用去外地打工了,每天都能陪我写作业。我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信纸的角落,还用彩笔仔细地画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
林晚星凝视着那幅画,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了?”陆时衍关切地问。
她抬起头,眼中闪着复杂的光:“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做的这一切,到底是在帮助他们,还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找回那些正在消失的美好。”
傍晚,三人在工作室里准备录制新一期的推广视频。这次要展示的是如何用各地特产制作一道融合菜。
林晚星系上围裙,将云南菌菇、湘西腊肉、贵州刺梨酱等食材一一摆开:“今天做一道‘乡愁’,用最朴素的做法,呈现最本真的味道。”
摄像机红灯亮起,她开始娴熟地处理食材。腊肉切薄片,菌菇泡发,刺梨酱调成蘸料...每一个动作都流畅优美,仿佛在跳一支熟悉的舞蹈。
“美食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复杂的技巧,而是其中蕴含的情感记忆。”她一边操作,一边对着镜头娓娓道来,“这些来自乡村的食材,承载着土地的温度和制作者的用心。”
当菜肴完成的瞬间,工作室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周晓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光是闻着这个味道,就想起了小时候外婆家的厨房。”
视频录制刚结束,陆时衍就接到一个紧急电话。挂断后,他的神色略显凝重:“有个不太好的消息。市场上出现了仿冒我们包装的山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已经影响到正品的口碑。”
林晚星眉头微蹙:“预料之中。看来我们的防伪措施要提前启动了。”
她打开电脑,调出一套早已准备好的溯源系统方案:“每个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不仅要能追溯产地,还要能看到制作过程的短视频,让消费者亲眼见证食物的诞生。”
“这个成本会很高。”陆时衍快速计算着投入。
“值得。”林晚星语气坚定,“我们要让消费者明白,他们购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个村庄的希望,一份文化的传承。”
深夜,林晚星独自留在工作室里,测试新的菜品。她将各地特产进行创意搭配:刺梨酱烤制的肋排、菌菇烩制的意面、红糖调制的甜品...每一道都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精妙的平衡。
窗外忽然下起雨来,雨点敲打着百年老宅的窗棂。她放下厨具,走到窗前,望着被雨幕笼罩的佛罗伦萨街景。
手机震动起来,是陆时衍发来的消息:“仿冒品的事情已经着手处理,首批防伪标签下周就能投入使用。”
她回复了一个感谢的表情,继续凝视着窗外的雨夜。在这个距离故乡万里的异国城市,她却通过美食,与那些遥远的村庄建立了深刻的联结。
雨声中,她仿佛能听见云南深山的松涛,湘西河水的流淌,贵州山间的鸟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谱写成一首关于土地与希望的乐章。
凌晨时分,雨渐渐停了。林晚星打开电脑,开始撰写新的企划书。既然模式已经验证成功,是时候将乡村计划推广到更多地区了。
她特意在计划书中加入了一个特别的章节——“乡村美食守护者培训计划”。不仅要帮助村民销售产品,更要培养一批能够传承和创新传统美食的本地人才。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湿漉漉的窗玻璃,落在她的键盘上时,一份详尽的推广计划已经完成。她轻轻按下发件键,将计划书发送给所有团队成员。
站起身,她为自己泡了一杯刺梨茶,酸甜的香气在工作室里缓缓散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而她知道,在遥远的东方,那些被美食改变的村庄,也正沐浴在同样的晨光中。
周晓推门进来,脸上带着惊喜:“师傅,刚收到的消息,我们的乡村计划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美食与可持续发展’最佳案例!”
林晚星微微一笑,将泡好的茶递给她一杯:“这只是一个开始。”
窗外,佛罗伦萨的天空出现一道彩虹,横跨在古老的大教堂上空。而在彩虹的另一端,是无数正在焕发新生的乡村,和那些因为美食而重燃希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