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小径被晨露打湿,略显湿滑。沈清澜小心地踩着青石板,注意力全在脚下。突然,一只温暖的手自然地伸到她面前。
路滑。陆寒霆的声音平静如常,仿佛这个动作再寻常不过。
沈清澜看着那只手——指节分明,掌心向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疏远。她只迟疑了一瞬,便将自己的手轻轻放了上去。
掌心的温度
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稳稳地包裹住她的指尖。这个触碰很轻,却让两人都不自觉地放缓了呼吸。
谢谢。她轻声说。
应该的。他的回应简洁自然。
他们继续向下走,交握的手自然地垂在两人之间。谁都没有再说话,但一种微妙的默契在空气中流动。
沈清澜注意到,他始终走在靠外侧的位置,为她挡住山崖边的风。他的拇指无意识地在她手背上轻轻摩挲,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林间的光影
阳光透过密林的缝隙,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走到一段特别陡峭的路段时,陆寒霆稍稍收紧手掌,将她往自己身边带了一下。
小心,这里有青苔。
他的提醒来得及时,她正好避开了一处湿滑的石面。这个保护性的动作做得如此自然,仿佛他们已经这样并肩走过了无数个春秋。
你还记得望北镇那条山路吗?沈清澜突然问道。
记得。他的唇角微扬,比这里陡峭多了。
那段回忆让两人的手不自觉地握得更紧了些。那时他们是医者与患者,现在却像是两个终于找到归途的旅人。
无声的交流
走到一处平台,陆寒霆很自然地松开手,从背包里取出水递给她。这个放手做得恰到好处,不会让她感到被束缚。
累吗?他问。
还好。她拧开水瓶,注意到瓶盖已经被贴心地拧松过。
休息时,他们并肩站在栏杆前,俯瞰着晨光中的山峦。他的手随意地搭在栏杆上,离她的手只有寸许距离。这个微妙的间距,既尊重了她的空间,又保留着再次牵手的可能。
看那边。他指向远处,云海开始散了。
她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云层正在缓缓流动。在这个瞬间,她的手不自觉地向他那边移动了一点,几乎要触碰到他的指尖。
再续的温暖
继续下山时,那只手再次伸到她面前。这一次,沈清澜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我是不是该假装又遇到湿滑的路段?他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不用假装。她唇角微弯,我确实不太会走山路。
这次牵手比刚才更加自然。他们的手指不经意地交缠,掌心贴合的弧度完美得像是专门为彼此而生。
沈清澜发现,他总是能在她需要支撑时适时地用力,在她想要自在时稍稍放松。这份体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人心动。
渐入佳境
越往下走,山路越发平缓,但他们交握的手却没有松开。偶尔遇到上山的路人,他们会下意识地稍稍分开,待路人走过,又很自然地重新牵起。
这个细微的调整过程,让沈清澜想起手术中缝合伤口的动作——精准、细致,每一针都要恰到好处。而现在,他们正在用同样的耐心,缝合着过往的裂痕。
你的手很凉。陆寒霆突然说。
一直这样。她轻声回应。
令她意外的是,他轻轻调整了一下握手的姿势,将她的手掌完全包裹在自己掌心。这个小小的改变,让温暖传递得更加充分。
山脚下的抉择
当最后一级台阶出现在眼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山脚下就是停车场,那里代表着现实世界,代表着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一切。
到了。陆寒霆轻声说。
他的手微微松开,给了她选择的自由。沈清澜感受着指尖即将脱离的温暖,突然收紧手指,握住了他。
再走一段吧。她说,我想去看看那片竹林。
这个决定让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没有说话,只是重新握紧她的手,转向另一条小径。
竹林的私语
竹林里光影斑驳,竹叶在晨风中沙沙作响。这里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和这片静谧的绿色。
知道吗,陆寒霆突然开口,这是我十年来最快乐的早晨。
因为看到了日出?
因为牵到了你的手。
竹叶的沙沙声仿佛在为这句话伴奏。沈清澜没有回应,只是微微偏过头,将他的手握得更紧。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个简单的动作,在这个平凡的早晨,却显得如此珍贵。
当终于走到停车场,他们很自然地松开了手。但这个短暂的牵手,已经在彼此心里种下了某种确定的温暖。
这一次的牵手,
没有刻意安排,
没有勉强为之。
它发生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
像日出一样自然而然。
而他们都明白,
有些动作一旦开始,
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因为手心记得的温度,
比记忆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