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颗糖果在我的舌头上融化时,一股奇妙的味道瞬间在我的口腔中弥漫开来。
那味道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带我穿越时空,回到了 1903 年的某个夜晚。
那颗糖果是一颗裹着紫罗兰糖衣的硬糖,它的颜色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般闪耀。
当我轻轻咬下一口,糖衣破裂,里面的硬糖露了出来。
硬糖的口感有些许坚硬,但随着唾液的浸润,它渐渐变得柔软起来。
就在这时,那股神秘的味道开始在我的舌尖上绽放。
它像是月光的味道,清冷而柔和,带着一丝淡淡的紫罗兰香气。
这种味道让我想起了 1903 年的某个夜晚,月光洒在古老的街道上,照亮了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那颗糖果是从通风口突然滚落到稿纸堆上的。
它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打破了我写作时的宁静。
我停下手中的笔,凝视着那颗糖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糖纸是张微缩的租房契约,条款用糖浆写着“以牙齿支付甜蜜的代价”。
当我不自觉咀嚼时,整间书房突然弥漫着蜂蜜的香气,墙纸接缝处渗出琥珀色的粘液,渐渐凝成《亨塞尔与格莱特》里被删除的段落:
“...巫婆的烤箱不是用来烤孩子,而是用来提炼童年恐惧做成太妃糖...”
更多的糖果从书架顶层倾泻而下。
巧克力币刻着公寓房号,棒棒糖的棍子是微型纺锤,软糖里包裹着人类牙齿。
它们在地板上弹跳着组成一条小径,通向突然出现在东墙上的姜饼门——门把手上挂着用糖霜绘制的警告牌:“第七次盛宴即将开始”。
推开门的瞬间,我听见三百个孩子的笑声在糖晶碰撞声中扭曲成哭嚎。
门后并非走廊,而是个由甜食构成的巨大厨房:曲奇饼干地砖下埋着玻璃弹珠,云朵滴落着果酱雨,远处的巧克力河流里漂浮着麦秆色的头发。
“您迟到了。”
穿着围裙的巫婆背对着我搅拌大锅,她裙摆上的草莓图案其实是凝固的血点,“糖浆快要熬干了,需要新的调味料。”
她转过来的脸上没有五官,只有个不断旋转的机,从出口挤出不同颜色的糖丝:蓝色的是“遗忘”,红色的是“恐惧”,黑色的是“被删改的结局”...
当她舀起一勺滚烫的糖浆递来时,我看见勺底沉着颗眼球,虹膜里映出我七岁时偷吃投稿糖果的画面。
“最后的机会。”
巫婆的声音带着焦糊味,“加入永恒的甜蜜,或者成为燃料。”
厨房突然开始融化。
Gingerbread墙壁软化成糖浆瀑布,露出后面由冰糖封存的孩童标本——他们正是我笔下那些迷失在糖果屋的孩子原型。
最近的那个标本突然睁眼,用口型无声地说:“作家先生,您欠我们一个结局。”
我后退时踩碎了地上的蛋白霜玫瑰。
裂缝中升起个焦黑的烤箱,门柄是颗成年人的臼齿。
烤箱玻璃后闪烁着火光,映照出德文特正在将童话手稿喂进火焰,烤出的饼干上都印着房客的惊恐表情。
“认知失调的美味用途。”
巫婆的机突然喷出我的日记页碎片,“您明明知道糖果屋的真正配方...”
所有糖制品突然显露出本质:巧克力币是压扁的怀表,棒棒糖里裹着微型纺锤,太妃糖拉丝时扯出人类头发。
姜饼门上的糖霜警告融化后露出1905年的报纸残片,报道着“糖果厂失踪童工事件”,配图正是德文特的糖果厂。
烤箱突然弹开。
里面不是火焰,而是个由焦糖凝固的舞台,正在上演我人生中所有与糖果有关的记忆:五岁用童话比赛奖金买下的第一盒巧克力,十二岁收到匿名赠送的糖果屋模型,昨夜梦见自己用牙齿交换彩虹糖...
“是时候偿还甜蜜的债务了。”
巫婆摘下面具,露出德文特融化中的脸。
他的金发是玉米糖丝,眼球是酒心巧克力,伸出的手上沾着糖霜状的骨灰。
整间厨房开始收缩。
糖果墙挤压出粘稠的糖浆,逐渐封住我的双腿。
烤箱里飞出无数焦黑的饼干,每块都印着我不同时期的谎言:“这篇童话是原创”“我没有抄袭”“糖果屋只是个隐喻”...
在糖浆淹没胸腔的瞬间,我抓起巫婆的搅拌棍刺向烤箱。
碎裂声不是来自玻璃,而是来自整个甜蜜幻境的崩塌。
焦糖舞台裂开深渊,下面不是地狱,而是个巨大的糖果生产线:几百个“我”正在流水线上包装糖果,每个糖果里都封存着一段被篡改的记忆。
晨光从融化的巧克力窗照入时,我躺在糖霜废墟中。
右手食指永久变成了棒棒糖材质,舌尖残留着1903年的月光味道。
墙壁上残留的糖画渐渐显形,正是童话公寓的蓝图,但所有房间都标注着糖果名称。
回到书房时,打字机上粘着张焦糖契约。
条款正在糖化:“甲方同意以味觉记忆抵押,换取永不枯竭的灵感”。
签名处的指纹与我粘腻的右手拇指完全吻合,日期是1992年3月——我六岁生日那天收到第一盒匿名糖果的日子。
窗外忽然飘来一阵清脆悦耳的童声合唱,那歌声宛如天籁一般,让人不禁陶醉其中。然而,当我仔细聆听时,却惊讶地发现这旋律竟然与我描写糖果屋时的文字节奏如出一辙!
“吃糖牙掉光,写故事心慌,一百三十个甜蜜的谎…………………”
那稚嫩的童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似乎正是我笔下的糖果屋。
我不禁感到一阵恍惚,仿佛那糖果屋就在眼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而那一百三十个甜蜜的谎言,或许正是糖果屋隐藏的真相,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