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上海外滩的一间普通公寓里,沈逸风守在黑白电视机前。
屏幕里正播放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现场报道。当“改革开放”这四个振奋人心的字眼从播音员口中清晰吐出时,沈逸风猛地站起身来。
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用力挥舞着手臂,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金融的春天来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联合银行总行的大楼上。
沈逸风怀揣着一份精心撰写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脚步匆匆地走进总行大楼。
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金融改革的鼓点上。
总行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庄重。
沈逸风站在黑板前,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轻盈地舞动着,一条清晰的改革路线图逐渐呈现出来。
“同志们,中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金融领域必须率先突破。我提出一个‘分步走’的改革方案。”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吸引了在场每一个人的注意力。
“第一步,放开利率管制。让资金的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激发金融市场的活力。就像打开一扇门,让资金能够自由地流动,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沈逸风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代表利率的箭头,然后用力地将它向外推开。
“第二步,推进金融机构多元化。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打破单一金融机构的垄断局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他在黑板上又画了几个不同形状的图标,代表着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
“第三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水平,让中国的金融市场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最后,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地球的图案,将前面画的元素都连接在一起。
总行行长坐在会议室的前排,认真地听着沈逸风的讲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员们也纷纷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这个改革方案。
他们知道,这个方案不仅仅是一份纸上的规划,更是金融领域迈向新时代的蓝图。
“沈行长的方案很有前瞻性,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放开利率管制是金融改革的关键一步,它将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位经济学家率先发言。
“推进金融机构多元化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政策研究员小周接着说道。
总行行长站起身来,微笑着对沈逸风说:“沈逸风同志,你的这个初步设想很好。我们总行将全力支持这个改革方案的实施。接下来,我们要组织专门的团队,对这个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然后逐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沈逸风坚定地回答道:“谢谢行长的支持。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金融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当天下午,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金融改革春潮涌”的报道。
详细介绍了联合银行总行正在酝酿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
报道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人们纷纷对金融改革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通过改革,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沈逸风站在总行大楼的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街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他知道,金融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起,这股春风将吹遍中华大地,带来金融领域的勃勃生机。
而他,也将和同事们一起,在这场伟大的改革中,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