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灾民围堵赈灾点 九殿下亲赴现场

(未时,苏州城外的赈灾点。秋老虎肆虐的午后,毒辣的日头晒得地面发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汗臭与尘土的酸腐气味。数十顶临时搭建的灰布帐篷沿着护城河一字排开,帆布被晒得发白,边角处磨出了细密的破洞。帐篷外的空地上,密密麻麻挤满了灾民,少说也有上千人。他们大多衣衫褴褛,补丁摞着补丁,有的甚至光着脚丫,脚底沾满了泥垢与血痕。男人们骨瘦如柴,肋骨在黝黑的皮肤下清晰可见;女人们抱着面黄肌瘦的孩子,眼神空洞得像两口枯井;老人蜷缩在墙角,花白的头发粘在汗湿的额头上,呼吸微弱得仿佛随时会熄灭。

人群里举着各式各样的容器——豁了口的瓦罐、掉了底的木盆、甚至还有用破布缝成的布袋,所有人都伸长脖子望着帐篷里,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眼神里的焦灼与渴望像要把帐篷烧出个洞来。)

“快点发啊!我们都等了半天了!”一个瘦高个男人往前挤了挤,他颧骨高耸,嘴唇干裂得像块老树皮,对着帐篷里喊道,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从天亮等到现在,我娘快撑不住了!”他身后,一个老婆婆拄着根断了的木杖,浑身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眼睛半睁半闭,嘴角挂着一丝白沫。

“就是啊,孩子都快饿晕了!”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喊道,她的粗布衣裙被奶水渍和尘土糊成了硬块,怀里的孩子不过三四岁,小脸蜡黄得像抹了层桐油,闭着眼睛,睫毛上还挂着泪珠,气息微弱得只能看到鼻翼微微翕动,“再不给口吃的,他就要没了啊!”

帐篷里,几个负责发粮的小吏正手忙脚乱地往陶碗里舀小米。他们穿着半旧的青色公服,领口被汗水浸得发黑,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砸在满是粮渣的木桌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小吏探出头来,对着外面喊道:“大家别急,排好队,一个个来!粮食足够,保证每个人都能领到!”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喊完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腰弯得像只对虾。

但灾民们早已被饥饿和恐慌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人群像涨潮的海水一样往前涌,肩膀撞着肩膀,胳膊肘顶着后背,孩子们的哭喊声、女人们的尖叫声、男人们的怒吼声混在一起,震得人耳膜发疼。最前面的人被挤得贴在帐篷布上,帆布被扯得“哗哗”作响,支撑帐篷的木杆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仿佛随时会散架。一些体弱的灾民被挤倒在地,发出痛苦的呻吟,却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任由别人的脚从身边踩过。

“别挤了!再挤就出人命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吏急得直跺脚,他是负责赈灾点的户房主事,袖口磨得发亮,手里紧紧攥着一把算盘,“都按规矩来!谁再往前挤,今天就领不到粮了!”可他的声音淹没在嘈杂的人声里,根本无济于事。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被挤得差点摔倒,怀里的孩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哭声微弱得像只小猫。

混乱中,几个身影混在灾民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悄悄推波助澜。他们穿着和灾民一样破烂的衣服,却面色红润,眼神里没有半分饥馁之色。

“我看他们就是不想给我们发粮!”一个尖嗓子突然在人群中炸开,声音又高又锐,像锥子一样刺破嘈杂,“故意磨蹭,想把我们耗死在这里!”说话的是个矮胖男人,他一边喊一边用胳膊肘往后怼,故意制造混乱。

“肯定是粮食不够了!”另一个穿着补丁短打的汉子立刻附和道,他的嗓门洪亮,特意往人多的地方挤,“我昨天就听说了,官老爷们把好粮食都运回家了,给咱们的都是发霉的陈米!他们想私吞朝廷的赈灾粮啊!”

这话一出,灾民们的情绪像被点燃的干柴,瞬间爆发出熊熊怒火。“私吞”两个字像毒蛇一样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那些积压在心底的恐惧、愤怒和绝望瞬间找到了宣泄口。

“狗官!敢吞我们的救命粮!”

“不能饶了他们!”

灾民们像疯了一样往前冲撞,有的人开始用力拍打帐篷的布帘,帆布被拍得“砰砰”作响。更有人捡起地上的石子,朝着帐篷里扔去,虽然没伤到什么人,却彻底点燃了失控的引线。

“把帐篷拆了!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粮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立刻像火星掉进了油桶,得到了众人的响应。

“拆!拆了它!”

“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藏了粮食!”

灾民们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扑向帐篷,粗壮的汉子们用肩膀猛撞木杆,女人和孩子们也跟着撕扯帆布。“咔嚓”一声脆响,一根木杆被撞断了,帐篷顶瞬间塌了下来,露出里面堆放的粮袋。那些粮袋用粗麻布缝成,鼓鼓囊囊地堆在地上,上面还印着“苏州府仓”的朱红印记。

小吏们吓得脸色惨白,抱着头躲在粮袋后面瑟瑟发抖。那个老吏试图阻拦,张开双臂挡在粮袋前:“不能动!这是救命粮啊!”却被一个壮汉猛地推倒在地,他“哎哟”一声,后脑勺磕在石头上,顿时血流如注,疼得半天爬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灾民们疯抢粮袋。

(申时,苏州府衙。后院的书房里,雕花木窗敞开着,却挡不住午后的闷热。九殿下正坐在案几后翻阅各地灾情奏报,案几上堆着厚厚的卷宗,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带着淡淡的松烟香。他面前的青瓷茶杯已经凉透,茶叶沉在杯底,像一堆皱巴巴的枯叶。九殿下穿着一身月白色常服,领口和袖口绣着暗纹流云,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连日来处理灾情,他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眉宇间萦绕着几分疲惫,却丝毫不减那份与生俱来的沉稳。

窗外的石榴树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子,几只麻雀在枝头上蹦跳,叽叽喳喳地叫着,与书房里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脚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差点摔倒。他单膝跪地,甲胄上的铜片“哐当”作响,声音发颤:“殿下!不好了!城外赈灾点被灾民围了,他们……他们把帐篷都拆了,还打伤了发粮的小吏,现在正疯抢粮食呢!”

九殿下猛地放下手里的奏报,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中的疲惫一扫而空:“怎么回事?早上不是还报说粮食充足,秩序井然吗?”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侍卫的头埋得更低了。

“说是……说是有人在里面挑唆,说咱们克扣粮食,把好粮换成了陈米,灾民们信以为真,才闹起来的。”侍卫低着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冰凉的青砖地上,“户房的王主事被推倒了,后脑勺磕破了,现在还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九殿下站起身,手按在案几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刺眼的阳光,眼神锐利如刀:“又是太子的人在作祟。他们搅乱江南还不够,还要在灾民身上动歪心思,真是丧心病狂。”他转过身,语气斩钉截铁,“备轿,本王去看看。”

旁边的长史急忙上前一步,拱手劝阻:“殿下,万万不可!那些灾民被蛊惑,情绪激动得很,现在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您要是去了,万一有个闪失……”长史姓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脸上满是担忧,“不如先派衙役去弹压,等局势稳定了您再去也不迟啊。”

“灾民只是想要活命,并非天生暴徒。”九殿下打断他的话,目光沉静如水,“他们是被饥饿和谎言逼到了绝路。本王若不去,才会让别有用心之人得逞,寒了百姓的心。备轿!”他的语气里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长史知道他的性子,不敢再劝,只好赶紧下去安排。

九殿下走到衣架前,取下一顶竹编的斗笠,又换上了一件更素净的青布长衫,将腰间的玉佩解了下来,只留下一把小巧的匕首防身。“让侍卫们都换上便服,不用太多人,十个人就够了。”他对门口的侍卫吩咐道,“动静小些,别再刺激灾民。”

(酉时,赈灾点外。夕阳的余晖给混乱的现场镀上了一层诡异的金色。九殿下的轿子刚在街口停下,就被闻讯赶来的灾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轿子是最普通的青布小轿,没有任何装饰,可在灾民眼里,这就是“官老爷”的象征。)

“是九殿下!”有人认出了轿夫身上隐约露出的府衙标记,大喊了一声。

“让他给我们一个说法!”

“为什么要克扣我们的粮食?”

“把我们的救命粮交出来!”

喊声此起彼伏,像浪涛一样拍打着轿子。一些情绪激动的灾民甚至开始摇晃轿杆,轿子在人群中剧烈地晃动着,轿夫们急得满头大汗,却不敢还手,只能死死按住轿杆。

轿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掀开,九殿下走了出来。他没有穿官服,头上戴着竹笠,斗笠的阴影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和紧抿的嘴唇。他环视着周围的灾民,目光平静而温和,没有丝毫慌乱,仿佛眼前的混乱只是一阵微风。

“乡亲们,”他开口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本王知道大家饿,知道大家苦。”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瘦骨嶙峋的孩子,那些满脸泪痕的妇人,“水灾过后,家园被毁,良田被淹,大家流离失所,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本王心里比谁都清楚。”

他的话像一股清泉,流过滚烫的心田,让混乱的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些。那些愤怒的嘶吼声低了下去,变成了压抑的啜泣。

“赈灾点的粮食,都是朝廷从各地调拨来的,有小米,有麦子,还有大米,足够大家暂时度过难关。”九殿下继续说道,他往前走了两步,斗笠的阴影落在地上,像一个沉默的符号,“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混乱,是因为有人在里面挑唆,想让大家误会朝廷,误会本王,借大家的手来闹事。”

“误会?”那个瘦高个男人突然喊道,他挤出人群,指着身后倒塌的帐篷,“我们都看到了,帐篷里的粮食根本不多!你还想骗我们?我娘从早上等到现在,一滴水都没喝上!”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眼眶通红。

“是不是骗大家,一看便知。”九殿下没有动怒,转身对身后的侍卫道,“去,把所有的粮袋都打开,让乡亲们看清楚。”

侍卫们立刻上前,走到那些被推倒的粮袋旁,用刀割开麻袋的绳结。“哗啦”一声,金灿灿的小米滚落出来,饱满的麦粒像珍珠一样散开,雪白的大米在夕阳下闪着温润的光泽……各种粮食暴露在众人面前,堆得像小山一样,散发出谷物特有的清香。

灾民们都愣住了,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疑惑。他们原本以为粮食早就被克扣得所剩无几,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愣愣地看着那些粮食。

“这……这怎么会……”她喃喃自语,怀里的孩子似乎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咂了咂嘴,睁开了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九殿下走到她面前,微微弯腰,看着她怀里的孩子,孩子的眼睛又黑又亮,像两颗沾了露水的黑葡萄。他轻声道:“孩子是不是饿坏了?来人,先给这位大嫂拿些干粮和水。”

一个侍卫立刻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几块刚烤好的麦饼和一个水囊。妇人接过,手指抖得厉害,她小心翼翼地掰了一小块饼子,递到孩子嘴边。孩子立刻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小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乡亲们,”九殿下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恳切,“朝廷是不会不管大家的。这些粮食,都是给大家的,一人一份,绝不短缺。之前是本王监管不力,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挑起了大家的情绪,让大家受了委屈,本王向大家道歉。”

说着,他对着众灾民深深鞠了一躬。月白色的长衫在风中微微晃动,那个弯腰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郑重。

这一举动让灾民们彻底愣住了。他们活了一辈子,见过官老爷作威作福,见过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却从未见过一位皇子竟然会向他们这些草民鞠躬道歉。人群里鸦雀无声,连孩子的哭声都停了下来。

“殿下……”一个老者颤巍巍地开口,他拄着拐杖,从人群后挪了出来,正是之前被挤倒在地的老婆婆的丈夫,“是我们糊涂,被人骗了……我们不该拆帐篷,不该抢粮食……”他说着,老泪纵横。

“是啊,我们不该冲动的……”

“都怪那些乱说话的人!”

人群里响起一片附和声,之前的愤怒渐渐被羞愧和感激取代。

九殿下直起身,微笑着说道:“没关系,大家都是为了活命,本王不怪你们。现在,我们重新组织发粮,大家排好队,老人、孩子和妇女优先,每个人都能领到足够的粮食,保证让大家吃饱。”

他转头对匆匆赶来的苏州知府道:“王知府,你亲自监督,务必保证公平公正,谁要是敢从中作梗,以权谋私,格杀勿论!”

苏州知府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连忙跪在地上:“是,殿下!下官一定办妥,绝不敢有丝毫差池!”他一边说一边擦着额头的冷汗,刚才接到消息时,他差点没背过气去,要是九殿下在这里有个三长两短,他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有了九殿下的保证,又看到了充足的粮食,灾民们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在几个老者的带动下,大家开始自觉地排队,虽然队伍还有些散乱,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混乱。那个瘦高个男人站在队伍里,看着九殿下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愧疚的神情,他走到之前被推倒的老吏身边,小心翼翼地把他扶了起来:“老大人,对不住了,刚才是我太冲动了。”

老吏摆了摆手,叹了口气:“没事,都过去了。”

而那个尖嗓子和几个之前挑唆的人,见势不妙,想趁着混乱悄悄溜走,却被眼尖的侍卫们抓了个正着。他们穿着破烂的衣服,却跑得比谁都快,一看就不对劲。

“殿下,这几个人形迹可疑,刚才就是他们在人群里喊得最凶。”一个侍卫将他们带到九殿下面前,这几个人被反剪着双手,嘴里还在不停地挣扎。

九殿下看着他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鹰隼盯着猎物:“说,是谁派你们来的?”

几个人吓得魂不附体,脸色惨白,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那个尖嗓子强作镇定:“我们……我们就是饿急了,才……才乱说话的,没人派我们来啊……”

“不说?”九殿下冷哼一声,眼神里的寒意让几个人打了个寒颤,“把他们带下去,好好审问。我相信,他们会说的。”他知道,对付这种人,不用些手段是不会说实话的。

侍卫们将人押了下去,几个人的惨叫声渐渐远去。

(戌时,赈灾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上。赈灾点里点起了十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粮食正在有条不紊地发放着,小吏们重新搭起了简易的木台,按顺序给灾民们舀粮食。领到粮食的灾民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的当场就拿出干粮啃了起来,嘴里发出满足的咀嚼声。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打闹,虽然衣服破烂,却笑得格外开心。

九殿下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神情。他手里拿着一个刚烤好的麦饼,正一点点喂给那个之前差点饿晕的孩子,孩子的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不停地说着“谢谢殿下”。)

长史走上前来,低声道:“殿下,都查清楚了,那几个人果然是太子安插在苏州的眼线,领头的那个尖嗓子是太子亲信的远房侄子,他们收到命令,要搅乱赈灾点,制造民变,好让您背上‘治理不力’的罪名。”

九殿下点点头,眼神凝重:“太子为了争权夺利,竟然不惜煽动灾民,拿百姓的性命当棋子,真是丧心病狂。”他看着远处灯火下灾民们的笑脸,语气里带着一丝痛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就算真的坐上那个位置,也守不住江山。”

长史叹了口气:“殿下仁心,百姓们都看在眼里。今天您亲自来赈灾点,又向大家鞠躬道歉,这份气度,怕是能让许多人记一辈子。”

九殿下摇了摇头,将手里的半块麦饼递给旁边一个饿肚子的小男孩,小男孩怯生生地接过,说了声“谢谢殿下”,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本王不是为了让他们记着,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正在忙碌的小吏和排队领粮的灾民,“你去安排一下,让厨房多煮些粥,今晚让大家都能喝上热乎的。另外,找些干净的布料,给受伤的人处理一下伤口。”

“是,殿下。”长史连忙应声下去安排。

夜色渐深,凉风习习,吹散了白天的燥热。赈灾点里的油灯像一颗颗星星,在黑暗中闪烁。九殿下没有立刻回府,而是走到那些搭建在河边的临时窝棚旁,查看灾民们的住宿情况。窝棚是用破布和树枝搭成的,低矮狭小,里面只能勉强容下两个人躺下。

“老人家,今晚住在这里冷不冷?”九殿下走到一个窝棚前,对着里面问道。窝棚里住着一对老夫妻,正是那个瘦高个男人的父母。

老婆婆从窝棚里探出头来,手里还捧着一个装着小米的瓦罐,脸上满是感激:“不冷不冷,有殿下给的粮食,心里暖和着呢。”她指了指旁边的一堆干草,“我们捡了些干草,铺在底下软和得很。”

瘦高个男人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块木板,正在给窝棚加固:“殿下,白天是我不对,不该听信别人的话瞎起哄,您别往心里去。”他说着,脸都红了。

九殿下笑了笑:“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你能孝顺父母,是个好孩子。”他看着窝棚外泥泞的地面,“明天我让人送些木板和茅草过来,大家把窝棚搭得结实些,免得夜里下雨。”

瘦高个男人眼睛一亮,连忙跪下磕头:“谢谢殿下!谢谢殿下!”

“快起来吧。”九殿下扶起他,“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把日子过好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侍卫快马奔来,翻身下马后急声道:“殿下,府衙来报,说从京城来了位公公,带着圣旨,已经在府衙等着您了。”

九殿下眉头微蹙,这个时候来圣旨?会是什么事?他点了点头:“知道了,我这就回去。”他又叮嘱长史,“这里就交给你了,务必照顾好大家,有什么事随时派人报给我。”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尽心。”长史拱手应道。

九殿下转身走向轿子,月光洒在他身上,拉长了他的身影。灾民们看到他要走,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对着他的方向鞠躬:“谢谢九殿下!”“殿下慢走!”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真诚的感激。

九殿下回头挥了挥手,钻进了轿子里。轿子缓缓驶离赈灾点,身后的灯火越来越远,却像一颗颗温暖的种子,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回到府衙时,已经是亥时。府衙正厅灯火通明,一个穿着锦缎宦官服的公公正坐在椅子上喝茶,旁边站着两个小太监,神态倨傲。看到九殿下进来,那公公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咱家参见九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公公免礼。”九殿下淡淡颔首,“深夜劳烦公公跑一趟,不知父皇有何旨意?”

那公公干咳了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卷明黄的圣旨,展开道:“九殿下接旨。”

九殿下连忙跪下:“儿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州水灾,灾民流离,九皇子恪尽职守,安抚百姓,朕心甚慰。然近日江南多地报来民变,恐有奸人作祟,特命九皇子严查此事,务必揪出幕后黑手,稳定江南局势。另,太子已奉旨前往江南巡查,协助九皇子处理灾情,望尔等兄弟同心,共渡难关。钦此。”

九殿下听到“太子已奉旨前往江南”时,瞳孔猛地一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太子要来江南?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来夺权,来搅局的!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叩首道:“儿臣遵旨,谢父皇隆恩。”

公公收起圣旨,递给他,又笑道:“殿下,咱家这次来,还带了皇上赏赐的一些补品,给殿下补补身子。”他拍了拍手,两个小太监立刻抬着一个礼盒进来。

“有劳公公了。”九殿下接过圣旨,语气平静无波,“夜深了,公公一路辛苦,先去歇息吧。”

“欸,好。”公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那咱家就不打扰殿下了,明日再向殿下辞行。”

送走公公后,九殿下回到书房,将圣旨放在案几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深邃。太子要来江南,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加艰难。太子在江南的势力本就盘根错节,现在有了“协助处理灾情”的名义,更是如虎添翼,肯定会处处针对自己。

“殿下,太子这是来者不善啊。”长史忧心忡忡地说,“他要是来了,恐怕会处处掣肘,咱们的赈灾工作就更难开展了。”

九殿下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凉茶,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来,正好。我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坚定,“传令下去,加强府衙和赈灾点的戒备,同时,加快清查各地粮仓的进度,把太子私藏粮食、克扣赈灾款的证据都收集起来。他想斗,我就奉陪到底。”

“是,殿下!”长史精神一振,连忙下去安排。

窗外,月光皎洁,照亮了苏州城的轮廓。九殿下站在窗前,望着远处赈灾点的方向,那里的灯火依旧明亮。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他不会退缩。为了这些饱受苦难的百姓,为了心中的正义,他必须赢。

夜色渐浓,府衙里的灯火亮了一夜。九殿下坐在案几前,仔细翻阅着各地的卷宗,时而沉思,时而在纸上记录着什么。他要在太子到来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赈灾点的灾民们,此刻大多已经进入了梦乡,他们的梦里,有香喷喷的米饭,有温暖的家,还有那个向他们鞠躬道歉的九殿下,那是他们在苦难中,看到的最亮的光。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帝王串串烧大唐:家父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