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展销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李家院的石桌上还堆着没来得及收拾的展板支架,周凯就抱着笔记本电脑跑了进来,刚跨过门槛就喊:“林老师,张叔,文化馆的对接函发过来了!”

林晚正坐在廊下整理速写本,闻言立刻放下笔迎上去:“这么快?我还以为得等两天呢。”她凑到电脑屏幕前,只见邮件里写着展览定在下月十五日开幕,留给他们筹备的时间刚好三周,“要求还挺细致,不仅要展品清单,还要每个展品的故事注解。”

张叔端着刚沏好的花茶走过来,往石桌上放了两个茶杯:“注解好办,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活注解?当年的事儿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就是那账本复制品,得找个靠谱的地方装裱,别到时候弄出褶子。”

“我问过李茉了,她认识一家专门做古籍修复的店,”周凯滑动着鼠标说,“老板说能做和原账本一样的牛皮纸封面,墨迹的陈旧感也能仿得很像。明天我就把原账本送过去,让他们照着做复制品。”

赵爷爷拄着拐杖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个布包,脸上带着笑意:“刚碰见陈屿,他说要去磨坊拍点空镜,加进纪录片里。我把当年周老根给我装麦仁的陶瓮找出来了,你们看看能不能当展品。”他打开布包,一个褐色的陶瓮露了出来,瓮口边缘还留着淡淡的划痕。

“太能了!”林晚眼睛一亮,伸手轻轻摸了摸陶瓮,“这上面的划痕肯定是当年舀麦仁时磨出来的,比单纯的账本复制品更有烟火气。陈屿要是拍这个陶瓮,再配上您讲的故事,纪录片肯定更动人。”

正说着,陈屿背着相机走进来,看见陶瓮立刻眼前一亮:“赵爷爷您太及时了!我正愁纪录片里缺个有细节的老物件,这陶瓮简直是完美道具。咱们现在就去磨坊拍,阳光正好,能拍出陶瓮的质感。”

赵爷爷笑着点头:“走!我再给你讲讲当年周老根怎么把麦仁倒进瓮里的,连姿势都给你学学。”两人一前一后往外走,陈屿还不忘回头叮嘱:“林老师,账本要是送装裱店,记得叫上我,我拍点细节素材。”

奶奶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个竹编的小簸箕:“你们看看这个还能用不?当年周老根磨完面,总用这个给我筛细面,说筛过的面蒸馒头更软和。”簸箕边缘的竹条已经有些发黑,但编得紧实,看不出松动的痕迹。

张叔接过簸箕翻来覆去地看:“这可是好东西!当年家家户户都有这物件,现在少见喽。正好跟陶瓮摆在一起,都是周老根用过的,能凑成一组‘磨坊老物件’展品。”

林晚赶紧拿出速写本,把陶瓮和簸箕的样子画下来,边画边说:“等会儿我列个展品清单,把每个物件的故事都写清楚。张叔,您还记得周爷爷当年用的磨面杖是什么样的吗?要是能找到,展品就更全了。”

“磨面杖啊……”张叔皱着眉想了想,“好像是根枣木的,比普通擀面杖粗点,当年他总用它捅磨眼里的麦秸。我记得周凯家的旧木箱子里好像有,你问问他。”

周凯刚给装裱店打完电话,闻言立刻点头:“对!我上次翻账本的时候见过,就在蓝布褂子旁边。明天送账本的时候我一并找出来,说不定还能看见上面沾的麦麸呢。”

第二天一早,周凯揣着账本,拎着刚找到的枣木磨面杖,和林晚一起往装裱店走。磨面杖上果然还沾着星星点点的麦麸,摸上去粗糙的纹路里全是岁月的痕迹。

“老板,这账本的复制品要做得一模一样,连边角的卷毛都得仿出来。”周凯把账本递给店主,又指了指磨面杖,“这个能不能做个展示架?最好是木质的,跟老物件搭调。”

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老花镜仔细翻看账本:“放心吧,我们做过不少老文书复制品,保证细节到位。这磨面杖的展示架三天就能做好,到时候跟复制品一起给你们送过去。”

从装裱店出来,两人顺路去了文化馆。王馆长正对着展览平面图发愁,看见他们进来立刻迎上去:“你们可来了!这展区的布局我总觉得差点意思,你们帮着看看。”

平面图上,“老巷记忆”展区被设在展厅的东南角,旁边是“城市变迁”展区。林晚指着平面图说:“王馆长,能不能把咱们的展区和‘城市变迁’展区挨得再近点?老磨盘歇了是因为电动磨面机进来,这正好能体现变迁,也能突出‘人心不歇’的主题。”

周凯也跟着补充:“对!我们还想在展区中间放个屏幕,循环播放纪录片,屏幕旁边摆迷你磨盘模型,让参观者既能看又能体验。”

王馆长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马上让设计部改图。对了,你们的故事注解什么时候能交?我们得提前印在展品牌上。”

“后天就能给您!”林晚立刻答应,“我们已经分工了,我写插画和文创产品的注解,张叔和赵爷爷讲老物件的故事,苏晴负责整理成文字。”

回到老巷时,陈屿正蹲在磨坊门口拍磨盘上的刻痕,苏晴举着录音笔在旁边记录。“你们可回来了!”苏晴看见他们赶紧招手,“赵爷爷正讲陶瓮的故事呢,说得可详细了,连周爷爷当年说的话都记着。”

赵爷爷坐在磨坊的石凳上,手里摩挲着陶瓮:“当年周老根把麦仁倒进瓮里的时候,总说‘这麦仁得晾透了才耐放,给你留的都是最饱满的’。现在每次看见这瓮,我就想起他说这话的样子。”

林晚赶紧拿出本子记下来:“这些细节太珍贵了,注解里要是加上,参观者肯定能感同身受。”她转头看向陈屿,“磨盘的素材拍得怎么样了?”

陈屿举起相机展示:“拍了不少特写,有磨齿的纹路,还有轴杆上的锈迹,连当年周爷爷刻的‘根’字都拍清楚了。等会儿再去拍奶奶的簸箕,凑齐老物件的素材。”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着筹备展览。苏晴把整理好的故事注解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念给街坊们听,确保每个细节都准确无误。“张叔,您说周爷爷当年给李家嫂子添半瓢面,是用哪个瓢?注解里要不要写清楚?”

张叔想了想:“就是磨坊里那个葫芦瓢,把儿上还裂了个小口。当年他总用那个瓢,说称得准。你加上‘葫芦瓢’三个字,更真实。”

李茉则带着设计师来老巷采风,想给展品牌设计点特色。“林老师,咱们把槐花图案印在展品牌的边角怎么样?跟文创产品呼应,也符合老巷的气质。”设计师拿出样品,淡绿色的卡片上印着细小的槐花,看起来清新又雅致。

“太好看了!”林晚立刻点头,“再把字体换成手写体,就像账本上的字迹一样,更有年代感。”

周凯则忙着和文化馆对接展品运输的事,每天都要打好几个电话。“王馆长,老磨盘的照片墙我们打算自己装,怕师傅们不小心弄坏照片。”“运输的时候陶瓮得用泡沫包严实,千万别磕着。”

离开展览还有一周的时候,装裱店把账本复制品和磨面杖的展示架送来了。复制品做得跟原账本一模一样,连墨迹的暗沉程度都分毫不差,周凯捧着复制品看了半天,眼眶都红了:“跟我爷爷当年的账本简直没区别,好像他昨天还在用它记账似的。”

赵爷爷也凑过来,指着复制品上的槐花图案:“这画得真像,当年周老根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一笔一笔可认真了。”

陈屿的纪录片也剪得差不多了,晚上大家聚在李家院,围着电脑看成片。片头是老槐树的特写,槐花在风中飘落,紧接着是老磨盘转动的画面,伴随着张叔哼的《打靶归来》。中间穿插着街坊们讲的故事,赵爷爷的哽咽、奶奶的笑声,还有孩子们推迷你磨盘的欢闹声,最后定格在“磨盘歇了,人心不歇”八个字上。

片子放完,院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奶奶擦了擦眼角:“真好,把周老根的样子都记下来了。以后就算我们不在了,孩子们也能知道当年的事儿。”

“明天我把片子刻成光盘,送几张给街坊们,”陈屿说,“文化馆那边也要准备高清版,到时候在展厅循环播放。”

展览前一天,大家一起去文化馆布置展区。周凯和陈屿小心翼翼地把账本复制品放进玻璃罩,林晚和李茉贴着展品牌,张叔则在调试迷你磨盘模型,确保它能顺畅转动。

“陶瓮放在这儿正好,”林晚指挥着,“旁边摆上赵爷爷的麦仁袋,再挂张‘槐花开了,留麦仁一把’的明信片,故事线就清晰了。”

赵爷爷拄着拐杖在展区里转来转去,时不时伸手摸摸展品:“要是周老根能来看看就好了,他这辈子都没进过文化馆,没想到老了还能以这种方式‘来’。”

张叔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肯定能‘看见’,你看这展区多热闹,来的人都在听他的故事呢。”

正说着,王馆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展架:“给你们加了个惊喜!这是我们馆里收藏的老巷1980年的航拍图,正好能放在照片墙旁边,对比现在的老巷,更有年代感。”

航拍图上,老巷的青石板路像条青丝带,巷尾的磨坊清晰可见,旁边还有棵小小的槐树。“这槐树就是现在的老槐树吧?”周凯指着图上的小树,“没想到当年这么细,现在都枝繁叶茂了。”

林晚赶紧拿出速写本,把航拍图里的老槐树画下来,旁边对比着画了现在的槐树枝桠:“明天展览开幕,我把这张画也挂上去,叫‘槐树的成长’。”

布置完展区已经是傍晚,夕阳透过展厅的窗户照在展品上,账本复制品上的字迹泛着柔和的光,陶瓮的影子拉得很长,迷你磨盘的轴杆在灯光下闪着微光。林晚站在展区中央,看着这些老物件和新文创,忽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

“明天肯定能顺利,”苏晴笑着说,“我已经通知了所有街坊,他们都说要早点来,给参观者讲老故事。”

周凯点头:“我还带了点麦仁,明天煮成粥放在体验区,让大家尝尝当年的味道。”

离开文化馆的时候,巷口的老槐树在风中轻摇,仿佛在为他们鼓劲。林晚知道,明天的展览不仅是老巷故事的展示,更是时光的接力——那些藏在旧物里的情谊,那些融在故事里的温暖,会通过这个展览,传到更远的地方。

展览开幕当天,文化馆里挤满了人。赵爷爷穿着崭新的蓝布褂子,正给一群年轻人讲陶瓮的故事;张叔站在照片墙旁,指着老磨坊的黑白照回忆当年的热闹;周凯在体验区教孩子们推磨,笑声此起彼伏;林晚则拿着速写本,把参观者的笑脸一一画下来。

王馆长走过来,递给林晚一杯茶:“没想到反响这么好,好多人都问能不能把文创产品放在馆里的商店卖,还有学校想组织学生来参观学习呢。”

林晚看着展区里涌动的人群,笑着说:“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老故事有人听,老情谊有人记,老时光永远鲜活。”

她抬头看向展厅的窗户,阳光正好照在“磨盘歇了,人心不歇”的展品牌上,那八个字在光影里格外清晰。窗外的槐花开得正盛,香气顺着窗户飘进来,与展厅里的墨香、麦香混在一起,成了时光最动人的味道。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本姑娘体重二百八花见花开人人夸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搞笑捉鬼秘籍纪元残骸综漫:开局就让折纸湿身怼姐的七零爽辣人生琦缘雪镜双兽伴歌行之雪域灵契篇从前有个忘川郡重生将门女与纨绔夫君的乱世逆袭系统攻略?我要自己掌握工凤天下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我,废莲种?却握万莲本源!穿越清宫,我在胤禑身边当咸鱼叶罗丽:开局穿成恶毒女配的妹妹龙魂抗战上海滩谍影恋与深空同人文:魔女行动计划重生之他的救赎是我的第三世盗墓:虔诚夙愿港综:我的拳头就是道理砚之爽意六零:太奶奶带巨额家产千里寻夫鸮与鸠的共生处方名媛教母19岁,恶女单挑全豪门逆爱之糖郎回到过去勇追蛇夫70年代的村花苏茉莉高嫁啦一天循环999年她没死,无敌了旋风少女第三季季雅风武道绝世唐门,兽神神医她用手术刀震惊六宫八零疯女已上线,重生女滚远远点残碑熔炉:我靠三修无敌了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规则怪谈游戏:从小偷身份开始鲤鱼王逆袭记:华夏宝可梦之旅星落屿间橘子甜末世经营,疯子丧尸暗恋我穿越斗破成了萧炎的好大哥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又是配角活着的一天世子请自重,我乃状元妻协议婚约:厉总的格斗女王又掉马穿越古代带着全家去捡垃圾科学证道:我在洪荒悟宇宙罪域图鉴十二生肖密案盗墓笔记之花与影摸尸人:恶水之源山海共生之御灵之主玄骨传之逆天之路刚穿回来我就撞上了国运战场凡人历仙记